【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生活中或工作上,身邊總有很多「挑刺狂魔」,不管你怎麼做總被他們嫌得體無完膚。其實了解這類人的心理狀態,你會發現有些狀態根本與你無關,你無須必苛責自己。先看看身邊朋友是不是經常這樣對你。

(責任編輯:黃彩玲)

文/科普心理學家 海苔熊(程威銓)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1.他經常貶低你、對你挑三揀四。
2.口頭禪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你聽不聽隨便你!」
3.喜歡幫忙你或者是給你意見,當你不聽的時候他就會森七七(生氣)
4.無法忍受別人的拒絕。當他的好意被別人婉拒時,他就會開始酸那個人(他以為他是誰呀,要不是……)

反覆出現「踐踏場景」

年輕的時候(講到好像很老一樣) ,我就曾經遇過這樣的一個朋友,常常和我合作,卻一邊不斷地貶低我、嫌棄東嫌棄西,我怎麼做都沒有辦法讓他感到滿意。

「你覺得你這樣做對嗎?」
「你最好去問清楚,這種東西不是這樣做的!」

每次跟他討論事情,都覺得很挫折,覺得自己就像是門口的地毯,反覆地被踐踏。很悶,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而且更讓我感到納悶的是,如果我這麼不好為何還要找我一起合作?

後來遇到了一個諮商師,我們談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問我一個問題:他這樣對待你的時候,你的感覺是什麼?

「我覺得我怎麼做都不對。」
「那這樣的感覺熟悉嗎?」諮商師說。

再來的劇情我想大概大家都猜到了,在我青少年的時候,我也試著尋求其他人的認同、同樣經歷了「怎麼做都不對」的這種感覺……,童年創傷什麼的啦布拉布拉。

投射性認同,完畢。

透過「貶低」別人「墊高自己」

上面這個解釋並沒有不對,只是總覺得還少了點什麼。直到我今天準備直播的時候看到了《情緒的解剖圖鑑》上面的一段話,突然恍然大悟!

「有時候習慣輕視別人的人,是透過貶低別人,來提升自己的價值。由於貶低自己太痛苦了,所以只好轉過來,貶低他人。」(大意)

對他們來說,『低劣的自己』、『廢物』是他們所習慣的,也是他們的舒適圈。

他們內心常常有兩種想法:
1.變成厲害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對我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2.既然我沒辦法變好,就讓別人變差吧!(這樣我相形之下就變好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自卑、討厭自己的人,都會做這件事情,只是如果他們選擇做這件事情,就可以不用面對自己的自卑、不需要改變自己,甚至不需要設定目標。

質感提案都在這!追蹤 👉 生活報橘 IG,朝理想生活邁進

三個願望,一次滿足。某種程度上面,還可以獲得那種「你看,我比你有遠見」的優越感,並且有些時候,他們是無意識地在做這件事情,所以就算你指出他是這樣的人,他也會見笑轉生氣!

事隔這麼多年之後,我才發現自己中了那個朋友的招。當年總覺得不知道該怎麼做,他才能夠看得起我,沒想到他真正看不起的是他自己。

(本文經合作夥伴 愛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海苔熊:總是貶低別人的人,其實真正厭惡的–是自己〉。更多相關文章都在 「愛心理」粉絲專頁。首圖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