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腦細」:《摘星廚神》

以醫院急症室為題材的美國電視劇《仁心仁術》(ER),以及看名字就會知道內容的《白宮群英》(The West Wing)的製作人約翰威爾斯(John Wells),近年轉戰電影界。新作《摘星廚神》(Burnt)雖然以頂級烹飪為主題,但有心人總可以看到這影片和那兩套劇集的關係,廚房也可以像急症室及橢圓辦公室,由領袖帶領團隊作出爭分奪秒的決定,爭取勝利。

先吸引筆者的是卡士,廚神阿當(Adam Jones)一角由畢列谷巴(Bradley Cooper)飾演,他已在不少作品展現出能文能武的特質,而總廚阿當的角色正是混合文武,走進廚房的他像武將驍勇善戰,走出廚房的他就是大情聖。女主角海倫(Helene)一角由施安娜米娜(Sienna Miller)飾演,這對組合正是在奇連伊士活(Clint Eastwood)導演的《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中飾演夫妻,想不到在種類完全不同的《摘星廚神》也可以成為一對。

阿當少年時從美國到巴黎高級餐廳學藝,憑天賦及毅力令餐廳獲得米芝蓮兩星榮譽。不過成功令他迷失,他酗酒濫藥濫交,傷盡師傅的心,阿當明白自己既害人又害己之後,他扔下巴黎的一切,置身於美國南部的一間蠔吧,罰自己要將一百萬隻生蠔剝殼。在幾年間,他戒掉酒毒色,剝完一百萬隻生蠔,「刑滿出獄」。他去到倫敦想東山再起,他亦找到了新目標:贏取米芝蓮的最高三星榮譽。

失敗又如何

阿當在巴黎的糗事仍令人記憶猶新,不過他當日在巴黎傷害過的人,包括自立門戶時被阿當惡意報復的米修(Michel),由奧瑪施(Omar Sy)飾演;管理餐廳的酒店家族傳人東尼(Tony),由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uhl)飾演,都願意助他一臂之力。負責醬汁的是單親母親海倫,她對阿當起初印象極差,阿當耍點手段,令海倫至少願意為錢效力。海倫和阿當愈走愈近,她發現事業及家庭開始難以妥協。阿當愈走愈順遂,但路上仍有障礙,除了他的死對頭,最麻煩的對手正是阿當自己。

影片一個重要伏線是阿當的救贖,他自己的心魔,以及他在過去所欠下的「債」(心債及錢債)是他今天能否東山再起的關鍵。片中一個關鍵情節就是和「還債」有關,影片令觀眾太想阿當成功,所以我們很希望阿當沒有被打倒。不過真的失敗了又如何,誠如法國女歌手Edith Piaf《我不後悔》(Non,je ne regrette rien)的歌詞所言:「欠的我付了,掃到一邊了,過去與我無干」,付出了代價後,拋掉過去才是最心安理得。另外,影片結尾阿當有一句重要對白「We Do What We Do」,中文字幕譯成「我們做到最好」,大有可能令觀眾得到錯誤的訊息。

真人騷氣氛

在美國電影公司的網上宣傳片段,有「地獄廚神」之稱的英國名廚Gordon Ramsay說影片將廚房的動態拍得非常傳神。不過在片頭字幕,即見Ramsay是影片監製之一,無論是有監製實務還是純掛名,總之宣傳片上他說的話,就沒有想像般客觀。說他扮客觀又好,實話實說又好,《摘星廚神》就是想拍Ramsay真人騷電視節目那種氣氛。

阿當這種總廚無疑是一個獨裁者,他不只是發施號令,更是「微管理」那一種領袖。廚房人人都很忙,總廚看來也很忙,但實際上他並不是親手做些什麼,只是滿場飛看別人做些什麼。去到這裏,你或會覺得領袖不用自己落手並無不妥,不過阿當給指示的方式,恍如所有廚師都是第一次煮這道菜一般。阿當會走向一個煎牛扒的廚師的旁邊,說這個煎五分鐘,再走向一個煮醬汁的廚師,說醬汁不夠稠。好像煎牛扒的不懂判斷時間,而煮醬汁的更加可憐,醬汁還未煮好,當然不夠稠,你這個英明領袖這刻走過來,說醬汁不夠稠又有什麼意義?

病態領袖崇拜

阿當或Ramsay這種領袖,表面上是將所有細節都扛在身上,所以他對下屬做每一個工序都要作出明確及嚴格的指示。但實際上,這種「微管理」非但不是領袖負全責,而是把責任完全向下壓:我叫你煎五分鐘,你無論有什麼理由,包括是我自己耽誤了你,總之煎多一秒煎少一秒都是你錯,是你要負責任,我可以把整盤牛扒在你眼前扔掉,並辱罵你全家。

雖然自古以來,上司與下屬的關係都是對立,但去到廿一世紀,這種「微管理」心態愈趨嚴重,網上用語「腦細」(粵語「老細」即是老闆)一詞的出現不是偶然。當然不能要求《摘星廚神》去質疑這種歪風,但片中的總廚,確實反映出現今社會,對上司或領袖有一種愈趨病態的偶像崇拜。「腦細」口中的「團隊精神」,只不過是「你們照我說話做」。

作者: 
刊物: 
Year: 
Month: 
Day: 
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