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署經常開支10年翻倍 運署增7倍 各部門劃一須削1% 議員憂「平均主義」反損社福服務 - 20240124 - 港聞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港聞

港聞一

社署經常開支10年翻倍 運署增7倍 各部門劃一須削1% 議員憂「平均主義」反損社福服務

【明報專訊】政府開支較收入多造成近年赤字,本報統計各局、部門或公營機構等帳目開支,開支最多的部門依次為社署、醫務衛生局、教育局等(見表),與10年前(2014/15年度)的帳目相比,各部門均有增幅,其中財庫局庫務科因負責消費券計劃,開支增加17倍,運輸署則因近年推出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2元乘車優惠計劃,同期總開支及「經常開支」亦增約7倍。針對政府提出各局及部門在2024/25年度削1%經常開支,有學者指醫療、老人福利等開支連年增加,與人口老化問題有關,建議政府加大投入預防慢性疾病,長遠減公共醫療負擔。

明報記者 鄭律銘

殘老津貼個案增六成 達136萬宗

本年度(2023/24年度)政府總開支預算為6389億元。開支最多的社會福利署本年度預算支出1121.6億元,其中經常開支佔1090億元,與2014/15年度相比,整體開支10年間翻近一倍,與本系列日前報道政府近10年開支增長92%的增幅相若。向嚴重殘疾人士及高齡人士提供津貼的「公共福利金計劃」佔社署經常開支比例最多,本年度預算開支509億元,10年間處理個案增加六成,達136萬宗。至於安老服務開支,10年間增近1.5倍至150億元;康復及醫務社會服務則同期增1.2倍至112億元。

至於本年度預算支出第二多的醫務衛生局,支持醫院管理局營運的資助金佔整體開支96%,最新預算支出為909億元,10年間增82.4%。

十大支出最多的部門中,「經常開支」增幅最多為運輸署,10年間增6.7倍,由19.6億元增至本年度預算的150億元。翻查帳目,2012年起為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提供的2元乘車優惠及2019年1月起推出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是運輸署開支增加的主因,兩項開支本年度預算分別70.6億元及42.4億元,共佔該署總支出逾六成。

學者指開支增涉人口老化 倡撥款防病

歐洲研究及投資教育公司Orientis首席經濟師徐家健向本報表示,醫療、老人福利等多個範疇開支連年增加,與人口老化問題有關,長遠要依靠引入移民等政策增加勞動人口。因應醫療開支增加,他建議政府增加撥款預防慢性疾病,以助長遠減公共醫療負擔。

針對支出連年遞增,政府推行「資源效率優化計劃」,目標在2024/25及2025/26年度逐年減少政策局及部門的經常開支1%。對於幅度是否足夠,會計界議員黃俊碩認為政府是想以循序漸進方式縮減開支,而非一刀切。

狄志遠促院舍資助不減 政府:會考慮弱勢

社福佔整體開支最多,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關注,扣減開支會影響資助機構的員工士氣及服務質素,又指當局採取每部門劃一減1%經常開支的做法,是以「平均主義」處理,並非合理分配資源,質疑是以「最懶的做法」處理。他強調社福開支增長不是對社福界優待,而是社會對服務有需求,促當局至少確保老人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資助不減。

政府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稱,「資源效率優化計劃」經常開支扣減包括員工薪酬及津貼、部門一般日常運作開支及其他費用,政府會小心考慮和兼顧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顧及社會最弱勢、最有需要市民的情况。

(預算案前瞻系列.三)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相關字詞﹕預算案 預算案2024 預算案前瞻系列 財政預算案前瞻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