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春瑩堅拒形容俄國「侵略」烏克蘭 狠批西方國家渲染戰爭

全球多國齊聲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時則拒絕將有關行動形容為「侵略」,又批評西方國家「推高緊張」、「火上燒油」及「渲染戰爭」。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woman Hua Chunying speaks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Beijing on July 15, 2020. (Kyodo via AP Images) ==Kyodo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woman Hua Chunying speaks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Beijing. Source: Kydpl Kyodo

俄羅斯在當地時間星期四(2 月 24 日)清晨對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展開「特別軍事行動」,聲稱僅以軍事設備及基礎設施為目標,但據報烏克蘭全國多個城市被導彈擊中、多處被炸毀甚至有人命傷亡;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傳出連串爆炸聲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促請各方克制,但強調有關軍事行動不應被形容為「侵略」,認為有關字眼帶有「偏見」。

她在會上被多次問及北京會否譴責俄羅斯的行為。她表示,中方密切關注最新事態發展,又指烏克蘭問題演變到今天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與新明斯克協議遲遲未能得到有效執行密切相關」。

她說:「局勢走到今天,我們依然希望各方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協商緩和事態,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渲染戰爭」

當被中央電視台記者問及中方在為解決烏克蘭問題上發揮了甚麼作用時,華春瑩強調中方一向致力「勸和促談,為推動和平解決地區熱點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並藉機批評美國及其西方盟國近數星期「炒作」烏克蘭危機、「推高緊張」氣氛,甚至「渲染戰爭」。

華春瑩說:「在烏克蘭問題上,同近段時間以來美方不斷向烏輸送武器、推高緊張、製造恐慌甚至渲染戰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方始終呼籲各方尊重和重視彼此的合理安全關切,努力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問題,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近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通過視頻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國專場時也強調,各方應該切實負起責任,為和平而努力,而不是一味推高緊張、製造恐慌、甚至渲染戰爭。」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作為當前烏克蘭局勢緊張的始作俑者,美方在這場危機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發揮了什麼作用?如果有人一邊火上澆油,一邊指責別人救火不力,這種行為是不負責任的,也是不道德的。」

「反對非法單邊制裁」

她亦表明,中方將不會就事件採取制裁行動,強調中國一貫反對「任何非法單邊制裁」。

她說:「中方一貫認為制裁重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有效途徑。根據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數據,在過去 20 年裡,美國實施的制裁數量增長了 10 倍。」

「2011 年以來,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就超過了 100 多次。但是,美方的制裁解決問題了嗎?世界因為美方的制裁變得更好了嗎?烏克蘭問題會由於美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而自然解決嗎?歐洲安全將由於美方對俄制裁而變得更有保障嗎?」

「我還想指出,美國等一些國家的非法單邊制裁,已經給相關國家經濟和民生造成嚴重困難。美方在處理烏克蘭問題和對俄關係時,不得損害中方和其他方面正當權益。」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Source: Pool Sputnik Kremlin

「將大國逼到絕地」

當被問及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表態,是否與一貫奉行尊重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的原則互相矛盾,華春瑩強調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沒有變化」。

她說:「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站在和平正義的一邊,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身立場,主張各國都要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個別人指責中方有關烏克蘭問題的立場違背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這要麼是別有用心,要麼是故意歪曲誤解。」

「一些國家應該想一想,在美方違背同俄羅斯的協議五次將北約東擴至俄家門口並部署大量先進進攻性戰略武器時,他們有沒有想過把一個大國逼到絕地的後果?」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或訂閱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


分享
Published 24 February 2022 10:15pm
Updated 12 August 2022 2:54pm
By SBS News, Winmas Yu
Source: AFP,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