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敦道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目录
正在收听 :
【秒懂百科】一分钟了解弥敦道 13.8万 51"
弥敦道

弥敦道,位于中国香港九龙半岛,是中国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道路南至梳士巴利道,北接长沙湾道,经过佐敦油麻地一带,是九龙区最主要的干道。 2008年5月2日上午,北京奥运圣火在香港传递开始,在香港本土特色很浓的弥敦道,塞满了各方前来的“圣火团”,沿着弥敦道可以从旺角一直走到尖沙咀,沿途有许许多多的世界品牌店铺,还有许许多多的药妆以及护肤品店铺,女士最爱喔。每到晚上的时候,这里都会显得非常耀眼,穿梭其中的人群交织着,一幅繁荣的场景,沿街也有许多的小吃店铺,转累了可以选择一家坐下休息一下,街边无数的创意广告层出不穷,还有许许多多的路人乐队在此处演奏,唱功都是相当不错的,也算是香港繁华街道之一。

  • 中文名
    弥敦道
  • 外文名
    Nathan Road
  • 地理位置
    香港九龙油尖旺区
  • 长度
    3.6 km
  • 起点
    梳士巴利道
  • 终点
    长沙湾道

历史沿革

弥敦道早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之时已开始兴建。道路原名罗便臣道,以纪念当时港督罗便臣。1887年,弥敦道的范围只是南至中间道,北至柯士甸道。1904年,港督弥敦爵士大力发展九龙半岛,扩阔弥敦道成为一条主要大道,并延长至窝打老道。在1909年3月19日,为避免此路与香港岛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决定把该道路更名为弥敦道,以纪念扩建该路的港督弥敦爵士。
1911年,英国皇储乔治五世加冕为英皇。为纪念此事,香港政府将刚落成由窝打老道亚皆老街的新路命名为加冕道。1926年,加冕道延长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决定将加冕道和弥敦道合并为弥敦道。
最初将弥敦道扩阔成一条可作六线行车的大道,并在路的两旁种满大树时,九龙半岛仍然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当时的人称弥敦道为愚蠢的弥敦(Nathan's Foo)。但事实证明了弥敦爵士的远见。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弥敦道是两旁种满大树的林荫大道。后来大部份的树木因为阻碍双层巴士行走而被锯去,只剩下九龙公园一小段仍然留有当年种下的大树。

现状

地下铁路荃湾线及观塘线太子至尖沙咀站一段就在弥敦地道底。
由于弥敦道一带是人流密集的地区,该处由早到晚都是车水马龙,亦经常发生交通意外,因此香港政府除了设立交通黑点警告牌,提醒途人及驾驶者注意交通安全外,亦在沿路兴建行人天桥和行人隧道。
2005年10月31日,香港运输署建议改善弥敦道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出3个方案,包括扩大部分行人路及实施部分特别交通管制措施;限制电单车、私家车及货车使用该段道路,及扩阔部分行人路;或设立巴士专用线,将整段弥敦道由三线改为两线行车,以扩大两边行人路。运输署将展开公众咨询。

交通信息

深圳机场出发,可以乘机场往尖沙咀的直通巴士,到佐敦龙堡国际宾馆,然后走5分钟就到弥敦道。 或乘中港通,过深圳湾口岸(过关较快),到终点九龙机铁站,换小巴77M,到弥敦道。 或在深圳机场乘K568到火车站,过罗湖关换东铁到终点红磡,换6号小巴可经过弥敦道。 如在香港,在旺角站下。

交汇道路

由北至南
(西)长沙湾道
(东)界限街
正在加载 展开全文
正在加载 加载更多
查看更多
打开百度App阅读全文
猜你关注
广告
猜你关注
广告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誉V保障计划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词条目录
  1. 百科名片
  2. 历史沿革
  3. 现状
  4. 交通信息
  5. 交汇道路
  6. 两旁建筑物
  7. 评价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参考资料详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