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青岛|澡堂和锅贴,木器一条街——博山路上的老字号天德塘和十乐坊_腾讯新闻

人文青岛|澡堂和锅贴,木器一条街——博山路上的老字号天德塘和十乐坊

图片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高密路开街,老街改造初具规模。
行走街道之间,总能遇到前来怀旧的老住户。天德塘门前,不时会驻足几位老人,上前询问,曰:这可是当年青岛最红火的澡堂。笑意蔓延,童年的记忆再现。本期,踏上博山路,翻阅旧档案,寻找老字号的沧桑,一条路是一种生活的代表,对住户如是,对城市如是。
档案记载
木器玻璃店,商号林立
天主教堂广场,每日游人如织,几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告别热闹,沿肥城路过德县路,就可以看到博山路了。一条弯曲的南北道路,几乎与潍县路相遇。过了平度路,便与大鲍岛街区的其他南北道路平行了。
博山路的得名,是山东商人在大鲍岛落脚的写照。谁也没有想到,大鲍岛在上世纪初的青岛,能够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们。山东人的勤俭耐劳,在这片商业舞台上也尽情展现。饱经沧桑的里院内,上演了一幕幕商界悲喜剧。留在档案里的老字号,是舞台上的主角、配角们。
图片
博山路有过木器一条街的名号,博山路8号,苏义唐1937年开设的成记棕床店,以及赵天俊于1944年在博山路26号开设的义记棕床店,算是这一行业的代表。不过,木器店主要集中在了博山路的北端,店铺不大且集中,有10多家,主要是打造和销售家具,店铺将特制的木家具、木盆、马桶摆在了人行道上,犹如比赛一般,展现各自的手艺,吸引顾客。
踏入博山路,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黑砖清水墙的一排建筑——天主堂医院旧址。博山路3号,不同于周围的黄墙红瓦大理石基西式建筑,这栋建筑显得庄重、硬朗。建筑始建于1898年,是早期青岛规模较大的医院。据悉,医院设内外、妇产、小儿科,有病床12张,业务由方济各女修会圣神修女院承办。该院在青岛的踪迹较多,在海泊村159号房产,购地建孤儿院,于1932年10月,借西镇贵州路21号天主堂房屋创办私立钦真小学。
图片
天主堂医院由德籍修女刘约翰任院长,副院长为意籍修女赛卡地纳。医药器械主要从德国进口。青岛解放后的1952年,青岛市卫生局接办成立青岛市立中医院。医院迁址以后,居民拥入,一栋新的大杂院由此诞生。
老街改造,住户星散。如今,迟暮中的建筑更显沧桑,正等待新生的到来。
图片
31号,天德塘的对面,是新康永记玻璃镜子店,1937年开业,经理董本善。始建于1903年的中西合璧里院,到1941改建,并曾作为青岛市油漆涂料公会办公地点。
木器、玻璃,油漆涂料,可见,这条街是置办新家的必逛之路。
在博山路53号,有一家义德栈,主业是土产棉纱杂货运输,是成立比较早的商号,1909年就在大鲍岛出现,仓库设在冠县路49号,作为潍县闯青岛的商人,经理王寿臣留下了一定的名望。王寿臣住在博山路31号,与同乡丁锡桓等一起闯荡大鲍岛。
博山路50号,为“万”字号企业,万泰祥主业食品杂货,万聚祥、万聚茂主业棉纱,经理都是昌邑人姜子盈,他也是青岛点心公会的主席,带领家族中的姜瀛洲、董锡九、姜振芝、姜艳华,成为食品点心、棉纱业的重要一员。他名下还有位于无棣一路11号的积善堂。
图片
即墨人在博山路上开设了多家商号,即墨帮在老街区有着地理和实力的优势。青岛村的胡存约、青岛总商会的副会长张鸣銮等都是商界的头面人物。博山路70号的皞如书社,早在1933年开业,经理邓皞如是即墨人,店内员工达35人之多,背后是小型印刷工厂,在当时小有名气。还有46号的福增德油店,经理孙绪桃是即墨人,55号的丰盛永油店,经理金静斋也是即墨人。
天德塘
内设电梯,服务一条龙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塘,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
虽然“洗澡”这一项有的说法里没有,但在泡澡堂子的年代,能够进入天德塘洗澡是既有面子又非常享受的事儿。
图片
王垿写牌匾,澡堂有电梯
博山路56号,天德塘门前,石头门匾“天德塘”三个红色大字非常清晰,牌匾出自王垿的手笔。王垿(1858~1933年),清朝法部右侍郎、书法家。晚年定居青岛。“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这是清末京城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垿”是指王垿,“谭”是京剧大师谭鑫培。
1912年定居青岛后,王垿不闻政事,整日研习书法,登门求书者众多,而他有求必应,所书匾额遍布青岛,尤其是青岛商号牌匾,多出自他手。据王垿后人王衍彬回忆说:“姑母王世棽曾讲,曾祖父每晨5时必起,至家人早饭时,所写对联匾额,已墨迹淋漓,悬满室中。”
“天德塘”是王垿晚年所写,一度被用洋灰遮盖,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后才重见天日。两侧的对联“天德永继,水乐无穷”是1993年由青岛著名的左手书法家王永顺写的。
每次路过天德塘,都能看到有老人驻足观望。一对老年夫妻在门前讨论,半岛全媒体记者上前询问,得知他们小时候曾跟父母进去洗澡,“当年很热闹,有修脚的,有理发的,旁边还有锅贴小吃,特别怀念”。
这栋里院外的大楼,在1930年由高学志(高五)修建加高后,四层楼里安装了难得一见的电梯,成为老街区里高且时髦的建筑。天德塘1933年开业,经理高宗正是平度人,受过私塾教育,曾任青岛市澡塘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而公会的办公地点就设在天德塘的四楼。
在许多文史专家和老青岛人的记忆里,天德塘是印象最深刻的。3000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在当年的澡堂中是最大的,而且天德塘最早开设了女子部。鲁海先生就曾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他童年坐电梯的记忆就来源于天德塘。从他记事时起,到天德塘洗澡就成了一件乐事,因为有电梯,“我和大人一起去,即使在二楼洗澡,也要先坐电梯到四楼,然后再坐到二楼。”
1935年5月29日的《青岛平民报》上,就刊载了博山路天德塘的广告:“建筑最新,电梯上下,本塘为最新式之浴室,共有浴室140余间,房间宽大、空气清鲜,浴具之清洁鲜明,应伺之格外周到,尤为其他浴室之所不能及。”语气透露着自豪。
图片
服务一条龙,曾经出事故
当年的澡堂,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场所。不仅供客人洗澡,还提供搓背、修脚、理发等一条龙服务,天德塘分单间盆浴、大池子单间和大屋三等,还配有床铺。入池洗了第一遍后,都是泡一壶茶,有的看报休息,有的睡上一觉,有的与朋友聊天,澡堂里小贩不断,大多卖报纸和各样食品,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甚至有人在这里谈生意。
天德塘早期的营业价格在档案中有记载:一楼池座8分,大房间5角,二楼雅座1角5分,如果洗药水盆外加2角,三楼官座2角,大房间5角,男女盆都是3角。
有趣的是,老青岛的澡堂是消闲场所、社会交往场所,往往泡澡堂要几个小时,洗浴、理发全要给小费。定价全带零头,如单洗3.5角,一般小费加一,给4角,许多人给5角,伙计说一声“谢谢!”有人充“大头”,摔上一块钱,伙计笑着送出门外,再加一句:“您再来!”这是一种社会风情。
不过,天德塘一度取消理发,原因是一场纠纷。
1947年7月17日的《平民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理发师大打出手,天德塘取消理发》,原来青岛市理发业职业工会周年纪念上,全体会员前往市场一路开会,天德塘的伙友倪德福因理发者多,未能前往。这引起了其他会员的不满,数十人来到天德塘质问倪,双方为此发生口角,进而殴打在了一起,经理一气之下取消了理发部。
除此之外,天德塘还曾发生过一次意外,1949年4月27日的《青联报》刊发了这样一条新闻:《天德堂澡塘少妇坠楼殒命,幼子跌下幸告无恙》。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天德塘工人杨宗友,年38岁,胶县人,家住湛山佛涛路五号,妻子曹秀兰年32岁,两人八年前结婚,三个月前生有一男孩。因为26日早晨房东催缴房租,曹秀兰带着孩子到天德塘找丈夫商量,丈夫正在上班,曹秀兰便带着孩子到楼顶等着,谁知发生意外,曹秀兰将孩子放在靠街的石栏上,一手抱着,一不小心孩子掉落,正好掉在便宜坊包子铺的摊棚上,曹氏情急之下伸手挽救,结果一脚踩空,掉到街道上,当场死亡,幸好孩子没事。真是人间惨剧。
后来,天德塘又加盖了两层,兼具宾馆的功能。
20世纪80年代是青岛洗浴业鼎盛时期。“四大塘”“八大浴池”赫赫有名,“四大塘”指的是博山路天德塘、平度路玉生池、益都路新华池和河北路建新池,加上保定路三新楼、西镇建生池、台东新华楼、四方浴池就成了“八大浴池”。天德塘一位老职工徐希军回忆说,“1993年至1997年是鼎盛时期,那时候洗个桑拿浴很新潮,洗过的都很有面子。”他还记得,1998年春节前几天,一天营业额能达到7万元。天德塘生意一直红红火火,直到家用热水器开始普及,才逐渐衰落。
十乐坊
锅贴满口香,吸引京剧名伶
天德塘对面,已有甜点店入驻,就在天德塘旧址楼下,是一家饺子馆。人来人往的澡堂,一度带火了周边的商铺,尤其是小吃店。
而一家锅贴店,就因此而驰名,它就是十乐坊锅贴店,当年与天德塘一样,也曾火遍青岛。
图片
档案中记载,十乐坊是一家专门经营锅贴的大众饭店。上世纪30年代始建于博山路35号,专门经营青岛特色小吃——锅贴,并不供应酒菜等,锅贴品种多达30多个,有三鲜锅贴、牛肉锅贴、扇贝锅贴、虾仁锅贴等,口味纯正鲜美,为大众所喜爱。鲁海先生回忆说:“十乐坊的三鲜锅贴满口香”。店堂很小,但名气很大,老青岛虽没有对此进行过评比,却是公认的青岛著名小吃。
锅贴店最初是在天德塘的一楼,只有一间房,名为十乐坊。十乐坊原名“拾乐坊”,意为“捡拾快乐”,后简化为“十乐坊”。十乐坊的锅贴肉鲜味美,顾客需要排队购买。十乐坊的对面有一家饭店名叫“便宜坊”,也就是上文曹氏幼子跌落的那家,以烤鸭著称,店堂很大,也是一家老店,因后期生意不好,青岛解放后不久停业,十乐坊搬进了便宜坊经营。
天德塘的浴客也是它的顾客,许多浴客叫上一盘三鲜锅贴,伙计立即送了上来,有的洗完之后,从楼下买上两盘带回家去和家人分享。
十乐坊凭借美味的锅贴驰名,再加上地处青岛最繁华的大鲍岛商业区,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演艺、洗浴、美发等各种行当中赫赫有名。那时,凡是来青岛平度路大舞台(后称永安大戏院)演出的戏曲名家,如梅兰芳、程砚秋、言菊朋、袁世海等,都曾在十乐坊叫过“夜餐”。
图片
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先生多次来到青岛,青岛文艺评论家吕铭康先生说,程砚秋1927年首次来到青岛,连演三天,给广大票友留下深刻印象。1939年,应青岛“和声社”票友的邀约,再次来到青岛,演出《荒山泪》等剧目,盛况空前。1942年、1950年,程砚秋再来青岛,研究切磋,演出经典剧目。而在青期间,让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十乐坊锅贴。几乎每次戏班加“夜餐”,他都是指定叫三鲜锅贴,和“馅饼粥”的粥。
当年的十乐坊,一般上午11点开门纳客,晚上一直要营业到凌晨才上门板。除了天德塘的老板和顾客,四方路上的瑞芬茶庄、各里院的店家和老板们,也常来十乐坊叫餐。
1952年,公私合营后,十乐坊划归广东饭店,又先后推出了扇贝锅贴和豆沙锅贴,扇贝锅贴成为十乐坊的招牌产品。后来十乐坊又交给青岛长城饭店管理,成为长城饭店的一家分店。后来,长城饭店消失,锅贴店也就跟着经营惨淡了,加上餐饮业花样越来越多,十乐坊的经营理念又十分落后,顾客热情不再,最终关门停业。
博山路上还有两家较大的老字号:51号东祥号是一家棉布店,1931年开业,经理刘述五是黄县人,而股东陈元之、陈甄九等4人是仙家寨人,他们都居住在博山路、潍县路周边,其中一个投资人王寿山是即墨人,也是北京路立诚银号的经理,他们一起投资10万元,在博山路棉布业挣得一桶金。106号内的新兴利杂货店,是掖县商帮的代表商号之一,经理陈贯一和股东黄绍百、李蔼卿都来自掖县,他们互相抱团取暖。
名人事
《光华日报》内外的作家们
博山路62号,有两家商号,霍俊铭开设的铭记钟表店,和社长马起栋创办的光华日报旧址。
《光华日报》创刊于1926年7月,初名《中华商报》,是四开四版的小报,1933年改称《光华日报》,社长马起栋,日出对开2大张,在青岛有一定影响。
1934年,郁达夫来青,马起栋拜访并宴请了郁达夫,郁达夫写诗以赠。在与郁达夫来往的人群中,有一位经常为《光华日报》投稿的年轻作家:李同愈。李同愈是青岛土生土长的作家,以写小说为主。他早年喜爱新文学,王统照定居青岛后,在王统照的指导下开始写作,1929年已在《青潮》月刊发表小说《父子》,后又在《民报》、《光华日报》发表作品,出版了小说集《忘情草》。
图片
李同愈是江苏常熟人,1927年调入青岛电报局。他爱好文艺,曾参加青岛第一个业余话剧团体光明剧社,演出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卞昆冈》,轰动一时。青岛的文学氛围感染着他,让他下决心尝试写作,于是各大报端上,出现了李同愈的文章。新人崭露头角,得到了沈从文的青睐,沈从文撰文称:“高植、谢冰季、王坟、李同愈……莫不以最诚实的几乎也是严肃的态度,使整个的生命放在创作上”,他坚信,李同愈“将来成就为优”。果然,李同愈后来佳作不断,短篇小说集《忘情草》得到追捧,也印证了沈从文的慧眼识人。
来青岛的作家,还有一位经常光顾大鲍岛街区老字号的老舍,他在青岛住了三年,结交了不少朋友,除了山东大学的同仁外,青岛的本土作家杜宇、李同愈也都成为他的至交。他是早已成名的作家,但却不以老资格自居,和当时在青岛的洪深、王统照等,与杜宇、李同愈一起,创办了同人刊物《避暑录话》,12人都是来自各地的作家,杜宇是《民报》总编辑。老舍还写过一篇《文人》(致李同愈)的书信体散文,发表在1935年8月17日的南京《中央日报》副刊《文学周刊》第21期。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作家中,李同愈边学习边创作,既受到前辈的影响,也曾模仿沈从文。
抗日战争期间后,《光华日报》停刊。李同愈也去了中国香港,病逝于他乡。抗战胜利后《光华日报》曾复刊,发行量极少……
往事已远,人也星散,老字号承载了青岛人的快乐记忆,也是这座城市深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