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開的是火車但不開車──《愛上火車-Pure Station》 初次遊玩心得(圖片待補) - mondream1222的創作 - 巴哈姆特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雖然開的是火車但不開車──《愛上火車-Pure Station》 初次遊玩心得(圖片待補)

懵夢 | 2020-10-16 20:06:30 | 巴幣 1016 | 人氣 866





 
遊戲類型:視覺小說

售價:470元

遊戲時長:總計約38小時(共通線約8小時+八六線約10小時+日日姬線約8小時+波萊特線約8小時+真闇線約1小時+稀咲線約1小時+凪&深美線約0.5小時+玲奈線約0.5小時+總集線約1小時)


前言


上次的遊戲心得有那麼多人看我倒是蠻意外的,因為那只是體驗版啊XD

先不說這個了,進入今天的主題吧。

本作就是這個月新番的《鐵路浪漫譚》的原作遊戲。基本上知道這點就好,因為我個人看第一集後的觀感覺得──應該只是共用世界觀。

當然也可以理解成要給在月底出的續作《愛上火車-Last Run!!-》 打廣告。 畢竟稍微去看了一下,的確有續作的角色在動畫中登場。

不過這邊就不談動畫,就只談遊戲。個人就是因為續作要出了,所以想要趕快先把本傳通關,反正也積累太久了

這款遊戲是18禁遊戲,不過steam上是全年鈴向。然後雖然有非官方補丁,不過個人沒有使用就是了。

所以不要問我使用度高不高、去哪裡找,這個問題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是說好久沒有寫這類型遊戲的心得了,這次嘗試看看用每條路線來區分吧。

哦,忘記說一點了。這款遊戲自帶繁體中文。


正文


各方面都很能幹的鐵路人形──八六線


因為共通線跟八六線是一年前通關的路線,所以有很多東西可能忘記了還請見諒。

鐵路人形如果要簡單來理解的話,就是在開車的時候會有人坐在副駕駛座,提醒你注意車速、保持安全距離、紅綠燈等大小事,遇到緊急狀況也能第一時間給予適當處理的建議。

可以理解成輔助開車的智能輔助系統,只不過並非是冰冷的機器而是能自由活動的自動人形──而且還都是蘿莉。


說實話我個人會買這款遊戲真的是為了八六買的,因為預覽圖感覺沒有那麼明顯。但直到她跟其他人類角色站在一起時,才非常明確的體悟到原來是小蘿莉啊

我不是蘿莉控的說……

不過為什麼外表要設計成蘿莉,印象中遊戲倒是有給出非常有說服力的解釋──因為駕駛室窄、空間不大的緣故,所以體型才會設計很小。

當初看到這設定,我竟無言以對──因為還挺有道理的啊XD

所以,只要看到這個角色是「鐵路人形」,不用說這人一定是小蘿莉。

我好像誤上了賊船啊XD


回到劇情吧,單就大綱來看的話其實是非常吸引人的。

我們的男主角曾經遭遇的鐵路意外便是由八六所駕駛的火車,所以兩人之間的關係就我不用多說了吧。

這種帶著衝突與矛盾,自己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的劇情戲碼,如果運用得當著實非常吸引人注意。

至於實際如何呢,我就不劇透啦。我只能說,有點可惜。

或許是編劇想要給他們塑造一種身分,而這個身分造成了很多爆點都沒辦法正常的引爆──至少在我印象中還蠻和平的。


不過這也有好處啦至少不會有令人胃疼的劇情。

至於感情線呢,個人覺得……稍微差了一點點。

有點像是一直以來都相處在一起的青梅竹馬交往的感覺,兩人之間不只是互有好感更是那種習慣的依賴感。所以個人印象中會有「咦?怎麼突然就在一起」的感覺。

也有可能是內容被閹割過的關係吧,有些東西其實沒有講得很清楚就是了。而且最後結局其實有點為了表達依些事情而有些小刻意,不過瑕不掩瑜就是了。

不過整體來說,給了我蠻好的印象。

都過了一年,能寫那麼多已經算極限了好嗎XD


簡單來說就是妹妹──日日姬線


又稱兄妹線。沒有意外的是義妹,能幹的那種。

主線的部分個人到沒有什麼好說,就是很天真的那種。

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

只能說人與人之間的立場雖然會不同,但如果是為了同一個未來而努力的話,所帶來只會是驅使進步的正能量。

再來就是最後有小小惡作劇讓我感到錯愕一下,那一手真的漂亮XD


接下來是戀愛路線。通常兄妹線會是同類遊戲中數一數二精彩的路線,因為即使只是義妹,多少還是會受到旁人輿論的影響,而這也是導致兩人停滯不前的主因。

不過個人玩完這條線後,覺得最大的問題果然還是男主不懂什麼是「愛」吧。

印象中很少因為兩人是兄妹而有所阻攔,感覺只要認知到自己是抱著異性的喜歡後一切都好說。

整體而言,我覺得還行。


這才是戀愛嘛──波萊特線


這條線個人認為是最有戀愛氣氛的線。這邊不得不讚揚使用的「E-mote」技術。

這東西簡單解釋就是live-2D,不過是不同程式出來的產物就是了。個人沒有研究,有興趣自己去查吧。

因為採用了這個技術,立繪會動之類的很好的增加了「活躍感」;加上男友視角,真的很有女朋友的感覺。

加上一些事件好感度很穩定的上升,以及波萊特是三個女主角中最會刷好感度的女性。

該害羞的時候害羞,也不會耍小心機。

個人最喜歡的女主角應該就是她。也是個人唯一想看他們談戀愛,而不是解主線的唯一角色。


所以主線的部分我就不多說了。到最後在結論吧。



以上是本遊戲主推的三位女主角,也是共通線結束就能攻略的角色。

剩下的女主角雖然都各有自己的線,但是其篇幅明顯少了很多,就是個小短篇感覺。

而且要將上述三名角色都攻略完畢才能解鎖,不過我有點忘了解鎖順序就是了www


一切都交給姊姊吧──真闇線


日日姬是男主的妹妹,但她還有個姊姊,也就是真闇啦。

真闇是個蠻特別的存在。她的戲份雖然沒有說很少但沒有那種所謂的「名場面」,不過每件事情都讓我們感覺到無論發生什麼事情身邊都有個可靠的姐姐。

她就是標準可以打輔助但同時也能單幹的類型。在其他角色線不會搶掉女主的光彩,但到了自己的線同樣能夠綻放光彩。

原本我在想這樣姊姊的角色因為都在輔助所以篇幅不夠的話很難將感情線描寫出來,但我在通關過程中卻驚訝發現──姊姊的好感度無論是在共通線還是其他女主線都會默默累積上來,這個角色線只是提供了這個「可能性」。

劇情長度也恰到好處,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只可惜蘿莉角色太多,否則應該能推薦給姊控。

個人第二喜歡的角色。


只有可愛──稀咲線


稀咲線應該是我認為最可惜的一條線。

篇幅太短我只感覺到「哇,這人好可愛!」然後立刻就告白了,感覺中間過程應該在放慢一點會比較好。

雖然與姊姊線相同這人在其他線也有登場,但不同的是她更偏向站在對立的那方,所以好感度的增減還是有受局限的,以至於我頂多只會覺得她可愛,但故事就贏來結局。

總而言之,就是可惜。如果篇幅能拉長一點就好了。


……──凪&深美線


做為一個性向正常的普通人,這兩個人真心不是我的菜。

我這麼說吧,在續作《愛上火車-Last Run!!-》 官網中給出的人設圖,長大後的她們比較像18歲成年的樣子。

這什麼意思,我想應該大家都懂吧。

簡單來說呢,鋪陳不夠所以看上去有點像兒戲。


如果把戀愛要素拔掉,絕對是篇很好的故事。


忽然轉職成鬼父──玲奈線


玲奈是本作第二隻鐵路人形,而且比起八六更像是蘿莉。就是那種如果給對方棒棒糖就可能被警察先生抓走的那種。

鈴奈很長一段時間在我心中都是如同女兒的存在,所以這條路線我個人是看得非常非常痛苦的,當下真的很像快轉轉掉。

作為一個性向正常的男性,我真的沒辦法接受跟自己女兒談戀愛。

雖然我連女朋友也沒有。

而且從《愛上火車-Last Run!!-》的預購特典中,她、波萊特以及男主的女兒一同照相的樣子,怎麼看都是母親與兩女兒的合照啊……

冷靜來說劇情的話,其實有進行一些補充,但可惜……又是戀愛搞的鬼。


終於是最後一個──總集篇


在被玲奈線拉低不少好感後進到這線,這線可就是所謂的後宮線。小孩子才做選擇?這邊提供全部打包一次帶走(X)。

當然個人看起來比較偏搞笑就是了,畢竟很多情感是那人的角色線堆疊起來的,如今為了后宮強行洗掉一點,是真的讓我忍不住無奈的笑了。

不過看到每條線的東西一一加入其中並且串聯起來,還是有種「啊,完結了啊」的感嘆。

加上因為所有女主角都跟男主告白的緣故,所以就算是感覺自己莫名轉職成鬼父的玲奈,看上去也像是「我以後要跟爸爸結婚」這種感覺,完全不會有任何反感。

整體而言我覺得還算收了個不錯的結尾。


總結


我最喜歡這款遊戲的地方,就是「難題」。

它不是那種毫無阻攔就能達到目標的那種,而是會有一道又一道的難題擋在前方。而且也不是那種突然出現,會讓人感到「天要亡我」的那種感覺,而是很理所當然的就會遇上的問題。

然後主角們會一一的想辦法克服。

而且也不是用那種天降、王道式的解決方法,而是腳踏實地的用自己從過去累積下來的東西一一去克服然後最終實現目標。


再來就是以上說了那麼多女主角路線,就最後兩條,也就是「凪&深美線」跟「玲奈線」沒有之外,全部的女主角都有各自提出一條符合那名女主身分、能力的解決方法,這點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部分。


總而言之呢,雖然乍看很多蘿莉,實際上只會有更多蘿莉(因為續集會有更多鐵路人形登場),但如果不排斥的話著實是一款好作品。

不過因為個人不是蘿莉控以及有些角色線有種「為賦新辭強說愁的感覺」,所以個人有小小扣一點分數。

稍微注意一點,就是看我的通關時間就知道這部需要大量的耐心,整部作品還蠻平淡的,沒有那種很跌宕起伏的爆點,但我覺得就是這樣的特色才能更能品味出作品的味道。

然後到我全破為止有經歷5次左右的遊戲崩潰,原因沒有去找(因為重開就跟沒事一樣),算是不常發生的小BUG吧?



評分:8/10


終於結束啦!

圖片什麼的,之後有心情就會放

另外,這款遊戲史低已經在半價以下了,有興趣者建議打折時購買。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