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驛打親子牌 爛尾樓鍍金超人氣飯店

兩岸有50多家連鎖飯店的富驛,在北台灣重新熱起來的風景區野柳,開了集團首座度假酒店,原本不被看好,卻在開業第一個月就獲利,房產價值也翻倍,寫下最經典的爛尾樓翻身黃金屋的故事。

從前,新北市野柳是大多數台北小學生必去的戶外教學景點,2008年後,地質公園裡優雅的女王頭,成為來台觀光客們都甘願耐心排隊拍照的地標。

現在,多了一個到野柳的理由,即使你不想進地質公園人擠人,也會專程到去年開始營運的泊逸度假酒店,吃一頓豐盛的海陸饗宴,或來個一日設施體驗。

2013年,野柳風景區遊客突破278萬人次,超過阿里山的200萬,和2008年相比,成長235%,一四年持續創新高,野柳成為北台灣最熱門的風景區。

野柳地質公園的停車場,停了50多部遊覽車,打扮時髦的韓國年輕人、一對對日本老夫婦,還有總是不吝展示聲量的濃濃北京腔,人聲鼎沸。但一直以來,野柳風景區附近沒有因遊客增加而變得更繁榮,遊覽車總是來了又匆匆走了。

  • 買爛尾樓蓋飯店 一房難求 第一個月就獲利

在中國大陸直營加上加盟店已有50多家連鎖飯店的富驛(FX),董事長侯尊中常常陪中國客戶到野柳一遊,連續來了幾個月,他觀察,即使正值東北季風強盛的冬天,仍是滿滿的遊客,顛覆了侯尊中小時候對野柳的印象。但他心裡想的是,這裡有美麗的海景,在全球都應該是熱門度假勝地的野柳,竟然找不到觀光飯店,甚至連一家具規模或精緻的餐廳都沒有。

所以當有人打電話給侯尊中,詢問有無意願買下位於地質公園旁的兩棟荒廢多年建物時,接到電話的當天深夜12點,侯尊中就直接衝到野柳查訪。野柳當地人說,這兩棟建築蓋好後就因產權問題,10多年來沒有使用過。

雖然身邊的人認為,離台北近、晚上卻無處可玩的野柳,不會有觀光客願意停留一晚,而持反對意見;但侯尊中仍執意花半年多處理產權,以不到10億元買下,再花6億多元拉皮裝潢,掛上富驛酒店集團旗下的高階精品度假品牌「泊逸」。

事實上,過去富驛在中國大陸的經營模式,都是向房東承租建物,或由物業擁有者加盟品牌,一向強調輕資產的經營。因此,野柳這兩棟房地產是侯尊中以私人、也是富驛股東的中聯資本購買,再由富驛擔任飯店管理顧問。開業一年,平均住房率超過7成,假日則是1房難求,自第一個月就開始獲利,去年,富驛就從野柳泊逸收到800萬元的管顧費用。

132-800

  • 主打親子娛樂風 設施好玩、時尚強吸人潮

侯尊中透露,才營運不到1年,價值立即翻倍,已有人出價28億元向他購買,再回租給他們持續經營,野柳泊逸寫下最經典的爛尾樓翻身黃金屋的故事。

侯尊中有2個孩子,年齡分別是9歲和5歲,他和身邊的朋友總是在討論哪裡適合全家度假,因為台灣幾乎找不到頂級品質的親子度假飯店,不是房間太老舊,就是小孩能玩的設施太少。

20多年來,有一半時間都在各地住飯店的侯尊中,直覺想將野柳泊逸規畫成國際連鎖度假村Club Med,但考量到泊逸的量體,侯尊中縮小規模,設計成適合2天1夜或3天2夜的度假酒店。

侯尊中開始朝向親子娛樂作為野柳泊逸的主軸,因為飯店有兩棟建物,他將其中一棟設計成小孩的天地,不只將一樓規畫為游泳池,還奢侈地將一整層頂樓規畫為兒童的Fun House。而另一棟則是大人的世界,有著能看海景的時尚Lounge Bar、Live Band,以設施彌補野柳一入夜就有如無人漁村的缺點。「一定有辦法把遊客吸引過來,」侯尊中很有信心。

泊逸另一個金雞母,就是由這些設施延伸出來的商機。為了提高設施的使用率,泊逸推出包含餐飲的一日遊專案。飯店成為野柳精緻餐廳的代表,現在泊逸一家餐廳的營業額,已經等於住房收入。一般觀光飯店的回收期至少15年,但侯尊中預估,野柳泊逸約10年就能回本。

過去一直在中國大陸耕耘中階飯店市場的侯尊中,其實是為開拓台灣市場而回台上櫃,因上市櫃是最快建立知名度的方法。而今,他在台灣的第一個據點——向華航承租的台北市南京東路上的富驛時尚酒店,是兩岸富驛中生意最好的,平均住房率98%,3年來累積貢獻1億7000多萬元獲利。

  • 瞄準兩岸度假商機 循野柳模式 前進金門布局

野柳泊逸雖是侯尊中第一家真正的度假飯店。但有了野柳的成功經驗,侯尊中積極擴展,包括已動工、和金門縣政府合作的休閒度假園區BOT(興建、營運、移轉)案,而全球人壽將在宜蘭礁溪興建溫泉飯店,也將由富驛經營。

台開董事長邱復生也一直有在金門經營商務飯店的計畫,曾和侯尊中接觸,希望由富驛經營。但最後侯尊中卻在金門蓋起在邱復生眼中沒有條件經營的度假飯店。循野柳模式,侯尊中將在園區內打造水樂園、騎馬場、樹屋等設施,希望掌握兩岸的家庭度假商機。只是金門的BOT案也遭遇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的爭議。

而已相當飽和的礁溪,他還想到要引進韓式汗蒸房等,對台灣來說算新鮮的設施,以做出區隔。

侯尊中要繼續以風景、以創意,印出更多鈔票

延伸閱讀:【2015旅行新目標】來去新七大「奇蹟」城市吧!

(合作媒體:《財訊》授權,首圖來源:jiashiang, CC Licensed;未經生活報橘同意轉授權,不得轉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