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上市眼科公司上半年经营横向对比 这六家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对比十天前已作笔记,今天搬至雪球。 截至8月31日,眼科行业上市公司 爱尔眼科 、 何氏眼科 、... - 雪球

六家上市眼科公司上半年经营横向对比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1喜欢:8

        这六家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对比十天前已作笔记,今天搬至雪球。

        截至8月31日,眼科行业上市公司爱尔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普瑞眼科、希玛、德视佳均已公布了半年报。六家公司目前爱尔眼科布局亚洲及欧美、其他前三家都在国内布局,希玛、德视佳香港有布局,从公司所在区域对比经营成果和竞争力更直观。

       从业绩增长表现的角度看,爱尔眼科成为上半年上市眼科行业公司”最亮眼的仔”。2022年上半年,六家公司一共实现了营业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7%左右,实现净利润13.63亿元,同比增长1.51%。从数据上看,整个行业的增长趋势不显著,但还是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但从具体公司来看,爱尔眼科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07亿元,同比增长10.34%;实现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增长15.73%。公司业绩处于稳步提升的阶段。除爱尔眼科之外的另外六家公司在业绩上却不容乐观。在营收增长方面,何氏眼镜仅取得0.75%的增长,普瑞眼科也仅获得了5.08%的增长,光正眼科同比直接下滑35.38%,希玛营收同比增长69%,德视佳应收同比下滑1.3%。有的公司江湖地位得以稳固,有的则出现净利润大崩溃。

     在净利润方面,五家公司均出现了净利润的下滑,其中,光正眼科的下降幅度达到了203.90%,直接导致公司出现了6367.68万元的净利润亏损;而普瑞眼科何氏眼科的净利润表现同样糟糕,均出现了超过20%的下滑,希玛营收同比下降72%,德视佳应收同比下滑33.7%。爱尔眼科是眼科上市公司服务行业中唯一“双正收益”,在此次中报之后,公司的行业地位得以进一步稳固。爱尔眼科的营收占四家公司营收总和的比例达到83%,较2021年同期增长了2.9个百分点;净利润占四家公司总和的比例更是达到了98%,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38个百分点。

行业发展现“降速”趋势 爱尔眼科凸显“韧性”,在二季度,眼科服务行业似乎遭遇增长困境,龙头爱尔眼科在逆境下表现出“韧性”。据Frost & Sullivan此前统计,2021年中国眼科药物市场约为37亿美元,并将在2026年达到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8%,远超过全球同期4.9%的增速。眼科药物的快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眼科市场需求的旺盛,从中不难看出眼科服务公司的发展前景。从中报来看,疫情对于眼科服务公司的影响似乎超过了市场预期。在疫情高压下,不同公司的表现则折射出了各自的“韧性”。

       2022年一季度,爱尔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普瑞眼科四家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2%、14.94%、-2.91%、20.75%,而在半年报中,六家公司的净利润下降分别为10.34%、-20%、-203.9%、-20%、-70%、-33.7%。相较于何氏眼科、光正眼科、普瑞眼科、希玛、德视佳的大幅下滑,爱尔眼科作为绝对龙头,体现出足够的增长“韧性”。事实上,在2022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在面临疫情影响下依旧实现门诊量554.10万人次,同比增长 15.67%;手术量44.49万例,同比增长 9.74%。在主要财务数据之外,普瑞眼科、何氏眼科还有一些细节变化需要注意。普瑞眼科,于2022年7月正式登陆A股市场,但首份半年报就表现出业绩反转后的进一步恶化。2018-2020年期间,普瑞眼科分别实现净利润增长333.65%、56.60%、122.06%,到了2021年就转变为净利润亏损13.81%。何氏眼科于2022年3月登陆创业板,从中报来看,公司的营销效率有待提高。比较四家公司财务数据可见,何氏眼科的销售费用增长了20.44%,增速高居第一。但是这样的投入却仅仅取得0.75%的营收增长,就销售费用与营收的增长同步性而言,何氏眼科排名字六家公司之末。

      营销投入短期换不回营收增长,这是行业特性决定,并不是烧钱就可提升净利润。

       最后总结一句,医院经营极富信誉度,生活习惯的改变电子屏幕类设备大行其道,眼疾大部分病种不可逆,眼科医疗需求短期或许会延后但绝不消失。 


$爱尔眼科(SZ300015)$ 

全部讨论

2022-09-06 16:25

朝聚眼科,营收利润双增长,未纳入统计

2022-09-09 12:36

如果说信誉度 德视佳是最好的

2022-09-06 18:30

图片评论

2022-09-06 15:27

图片评论

2022-09-07 14:16

图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