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威权主义_百度百科

新威权主义

政治概念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新威权主义是由权威主义向自由民主阶段过渡的必经阶段,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权威主义”。 [1]
新威权主义的政治发展模式在初始阶段属于一种客观情势逼迫下无奈的选择,但在一些地区如拉美获得了成功以后,遂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政治发展的目标模式。随后许多国家纷纷选择了威权主义政体模式,比较典型的国家如20世纪60、70年代拉美的巴西、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秘鲁、墨西哥等,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以及许多非洲国家。 [2]
中文名
新威权主义
所属学科
政治学

主要特点

播报
编辑
在经济上强调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导向,政治上倡导官僚体制与政府能力,文化上采取开放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威权主义模式一度被其他一些历经民主失败的国家奉为圭臬,成为这些国家建构体制的指导思想。从政权形态来看,二战后在后发展国家出现的一种威权主义的政权类型,其本身不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目标,而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目标进程中伴随而来的,这就决定了新威权主义政权形态具有存在必然性与历史局限性的两重性。 [3]

具体表现

播报
编辑
新权威主义一方面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以便较快地推行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措施。新权威主义政体往往实行比较彻底的社会改革。虽然政府在政治领城的专制性措施压制了人民对民主政治的要求,但这种极权政治没有影响反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专制统治对社会政治环境稳定的作用是有限的,新权威主义虽然推进了现代化,但其进步也付出了相当的有时是高昂的代价。它不仅表现在制度化建设方面的迟钝而固执,而且往往用高压手段限制政治参与,削弱政治体系的力量,随着现代化的进展,群众的参与要求如果一直遭到压制,最终会以激烈的方式爆发,损及政治稳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