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闯进已经变成废墟的 TVB 电视城,寻找香港造梦产业的遗骸_邵氏
评论

我闯进已经变成废墟的 TVB 电视城,寻找香港造梦产业的遗骸

在新界西贡区清水湾半岛,坐落着已成为废墟的无线电视城和邵氏片场,这里曾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的第二代总部。

1957 年,邵逸夫回到香港,以32万元买下“父子公司”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至1987年,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1988年,TVB 租用这里,兴建电视城。经过了五级大火、原址重建,和 TVB 集团的集体搬迁,2003年9月,这座大楼完成了15年的使命,而在它身后,香港电视也将燃尽最后一簇余晖。

我之所以会探寻这里,是因为好奇 TVB 到底是如何让香港拥有了 “东方好莱坞” 的 title,又是如何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逐渐陨落。刘德华、王晶、周星驰、古惑仔都曾是大众记忆中最鲜活的名词戳,但无可否认的是,最近几年已经鲜少再有话题性的港剧,连香港的朋友都说,在香港,早已没有人看 TVB 了。

2016年4月,TVB 的友台亚洲电视(ATV)播出了倒闭之前最后一条谢幕播报。在童年,亚洲电视台的前身丽的电视,曾拥有着可跟 TVB 比肩的江湖地位。广东一带的学生,小学时期应该没有落下过这两个电视台播的动画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如果你想跟看港剧长大的年轻人套近乎,聊聊 “Laughing 哥”,瞬间就能拉近人际关系的物理距离。但现在,除了偶尔怀念,我们已经不剩太多唏嘘。

收拾行李、设定闹钟,第二天的6点不到,我就赶去乘坐香港的早班车,由于 TVB 旧址离市区较远,需要接连换乘几趟地铁加公交,到达时已经接近晌午。

邵氏大楼的正门入口矗立着 “SHAW STUDIO” 字样的门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疏于维护,显得破旧不堪,大楼也爬满了藤蔓和爬山虎。

邵氏大楼正门

邵氏大楼后的邵氏别墅

拐道爬上一路小坡,往上走到尽头,眼前便是 TVB HOUSE 电视广播大楼,我们试图从门卫室进入内部,没想到竟触发了感应警报。

一行人只好转向另一侧的邵氏宿舍,那里曾闹出过许多与灵异鬼怪有关的传闻,但一些房间仍有住户,目前处于半废弃状态。

TVB 最高峰时有4500多名员工,大多数技术人员被安排就近居住在宿舍,“明星训练班” 的选手也被安排住在此处。多起闹鬼、自杀事件传闻成就了邵氏宿舍的坊间名声,这些灵异事件情节之惊悚曲折甚至可媲美邵氏电影。

遗留下来的画册及书籍

正当我们从宿舍楼的室外疏散楼梯下来时,却被一位大伯叫住,眼带怒气地盯着我们:

“你哋系做乜嘎?呢度系私人地方,唔該你哋即刻出去,如果唔系就報警啦!

(你们是干什么的?这里是私人用地,请你们即刻出去!不然报警了!

大伯边说边做出驱散手势,并从兜里拿出手机,一副不容解释的势头。

我们忙举手示意:“對唔住,對唔住!我哋係遊客,唔知道呢度唔可以隨便入嚟,無心打擾你哋。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是游客,不知道这里不能随便进来。实在无意要麻烦你们。

说罢转身准备离开,但没走出20米,这位喷发的火山突然降温,前一秒的凶神恶煞请勿靠近,后一秒就变成和蔼可亲:

“呢度平時都唔比玩噶,不過嚟影吓相都無問題,只要唔好搞其它嘢。

(这里一般不给玩的,其实来看看拍拍照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搞其他的。

回来后我才知悉,曾有几位女演员就在最里面的5层宿舍为情自杀,撇去那些真假莫辩的坊间传说,邵氏宿舍楼也是真正的凶宅 —— 这位大伯可能就是因为这事,才会这么反感带着猎奇目的的外来人士吧。

上海商业银行 TVB 办事处

曾经的无线电台柱曾在此合影

穿过 TVB 大楼后侧布满裂痕、杂草丛生的水泥道路,大楼的入口赫然出现。“上海商业银行电视城办事处” 几个字在阳光下映射出不再锋利的反光。我们从一层开始向上搜索,大楼内部采光极差,好在我们都带有强光手电,不至于完全摸黑。

在地下意外发现的废弃的直播间和两处废弃影院

每一层散落的物品好似解谜游戏,拼成极为丰富的线索,当年熙熙攘攘的鼎盛情形在眼前好似再度浮现。我把大量图片放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其中有不少意想不到。

从大楼出来已是下午五点,再想逛其他的办公楼已经来不及,我们按计划来到了邵氏厂房的旧址。厂房附近也有人居住,居民们跟我们隔着距离相互打量,四目相对后又刻意躲避,气氛一度被搞得微妙又紧张。再走几步,又碰到另一截然不同的住户,那人压根不在意我们,只是自顾自地在空旷中大声讲着电话。

化妆间

服装保管间

1964年,邵氏影城全面落成时,建有6个独立的摄影棚和2条布景街道,图中是摄影棚之一

摄影棚的建筑立面

厂房旁的轨道

90年代, TVB 和邵氏影业交相辉映,那是香港文化向整个内地辐射的最辉煌的时期。所有的梦想都选择在这里攒动,以寄望于这片土地造梦产业的神奇:不少内地艺人接踵而至来到香港,努力学习粤语、融入当地,比如那时取名 “王靖雯” 的天后王菲。

我还记得第一次到香港时,来到拍《重庆森林》的重庆大厦门口,坚持拉着死活都不肯进去的朋友,冲破团团围着我们推销自家餐厅的印度人,在大厦 lobby 里面转了一个圈。但无论如何我又必须承认,眼前的景象,实在无法与我脑中的王家卫相重合。

我认识的每一个内地朋友第一次去香港时,都在找寻自己心目中的这座城市,但最后大概也像我一样,发现除了买东西再没什么可做。《志明与春娇》中烟火氤氲的暧昧气息已经褪尽,渐渐显露出的是《天水围的日与夜》里那种略显局促的生活真相。

走出电视城的香港街头

大楼内办公室的墙上用黑胶布贴着“明天” 和 “昨天”

从《无间道》的尖沙咀、《重庆森林》的重庆大厦,到《古惑仔》的铜锣湾街头,坐着 “叮叮车” 路过布满灯箱招牌的街道和细长的楼宇,当看到当年无线花旦的合照地时,我突然想起了电影《甜蜜蜜》中的一幕:

黎小军(黎明饰)初来乍到香港,李翘(张曼玉饰)在中环川流不息的人群里对他说:“哩度系香港喔,有咩唔可能啊。”(“这里是香港喔,有什么不可能啊。”),憨厚老实的黎小军笑着点头,他无条件地相信李翘,也无来由地充满希望。

下拉看更多 TVB 电视城内部遗迹:

艺人化妆服装通知单

办公室一角被贴“秦煌扮女装”的杂志

张学友《爱与交响曲》海报

散落的色情漫画

一些3.5寸软盘

2002年版的《蜘蛛俠》

《食神》海报

带墨镜和耳机的可乐罐音箱

形似“哦?”嘴型的插座

废弃的娃娃

散落的磁盘

邵氏武侠片的奠基之作,一部是胡金铨的《大醉侠》,一部便是张彻的《独臂刀》

王菲主演的《千岁情人》

古装剧配乐卡

楼道转角处的假人人头

2002年韩日世界杯分组

散落的杂志

照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作者豆瓣主页@张一方

// 作者:一方 // 编辑:蔡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