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科学11:有人的身体居然会自动酿酒!彻底实现饮酒自由,这是好事吗?_腾讯新闻

酒的科学11:有人的身体居然会自动酿酒!彻底实现饮酒自由,这是好事吗?

1. 酿酒的原料与会酿酒的微生物
酿造的工匠们都知道,一些酵母菌(如酿酒酵母)和霉菌(如米曲霉)能够把水果、谷物和高淀粉薯类(如红薯、土豆和木薯)发酵成酒,这也是酿酒的主要原理。这些酿酒的原料实际上也是人类最常食用的食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们普遍认为吃饭仅是为了自身的身体发育成长,实际上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同时喂养了肚子中的肠道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进食优先级甚至在人类之上,它们分解食物中大分子的能力远超人类自身,经过微生物初步分解成安全的食物才能作为营养代谢物被人体进一步消化分解吸收。
这不可撼动的事实听上去可能有些“伤人自尊”,却是人类数万年进化而来的生存智慧。食物中的很多大分子比如麸蛋白和酪蛋白,直接接触肠道上皮细胞时可能诱发免疫反应,让人出现过敏或不耐受反应,但如果这些食物中的大分子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再食用,就不会引起不当的免疫反应。很多人出现麸质不耐受和牛奶不耐受的重要原因,就是吃下去的食物中未经发酵的麸蛋白和酪蛋白数量太多,而肚子里的肠道微生物数量太少,加之肠漏,让这些不该进入到血液中和体内的蛋白渗入了,导致免疫攻击。
图片
人类肠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以上,基因数是人体基因数量的成百上千倍。这些微生物有些能分解麸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等蛋白质,也能谷物坚果中的肌醇6磷酸转化为不会过敏的肌糖,有些能分解人体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有些能分解一些人类不耐受的乳糖或果糖……。
不过食与心本期关注的是酿酒微生物的近亲,那些同样能发酵糖类和淀粉的微生物,它们不在发酵罐里,而是把人体肠道当成“酿酒缸/酿酒桶”,用人吃下去的糖类和淀粉类食物发酵出含酒精的产物。
2. 自动酿酒综合征与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
自动酿酒综合征(Auto-Brewery Syndrome,简称ABS),也叫肠道发酵综合征。起因是肠道中的假丝酵母菌或酿酒酵母等真菌数量增加。这些真菌以人吃下去的高淀粉食物和糖类食物为食,就像在“发酵缸/发酵桶”中酿酒一样,在肠道中把这些食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酒精,当这些酒精不断产生进入血液时,就会让它们的主人出现与喝了酒一样的结果,血液酒精浓度升高,表现出与饮酒者一样的生理、行为、心理和认知变化。
图片
在人的肠道微生物中,细菌占主体(除病毒外),真菌比重很少,通常不到微生物总量的0.1%。酵母菌,是人类肠道真菌中非常常见的一类,数量稀少时会不引起什么危害。只有肠道细菌被抑制时,真菌才会才会大肆增殖,而当酵母菌过度生长时,就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国外经常能在食品商店里看到酵母抑制剂(yeast inhibitor)这样的食物。
图片
目前发现与酿酒综合征有关的酵母菌主要有酿酒酵母、白色念珠菌(也叫白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光滑念珠菌(也叫光滑假丝酵母)、克鲁斯假丝酵母、乳酒念珠菌(也叫乳酒假丝酵母)。另外,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粪肠球菌也被发现不无影响。
3. 自动酿酒综合征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吗
表面上看,当人体拥有了“自动酿酒”的能力后,免费体验喝酒的感觉,自给自足,多么幸福啊!
其实事与愿违!患有自动酿酒综合征的人常常因为酒精对认知能力的损害影响工作和学习表现,甚至被人认为粗俗没礼貌;也有人被家人朋友同事老师认为不诚实、爱说谎,因为一般人的观念里血液酒精含量高那一定是喝酒了,让患者百口莫辩;甚至还有人因为“平白无故”血液酒精浓度高被按照酒驾罪名受法律制裁。
国外有研究报道,一位13岁的女孩因为经常表现出醉酒样行为症状且一直不承认有喝酒,被认为患有青春期行为障碍,直到在康复中心确认没有喝酒时血液酒精浓度依然很高时,周围人才相信她没有饮酒的说法。
一位46岁的美国男子由于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2%(相当于200毫克/100毫升,是醉驾标准的2.5倍)被控醉驾,在受处罚数年后,才被医生确诊出他患有自动酿酒综合征。
4. 自动酿酒综合征的症状
自动酿酒综合征症状与醉酒有差别,患者往往最早表现出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种:
脑雾
疲劳
眩晕
口齿不清
心理情绪改变
精神错乱
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
身体协调性降低
图片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比如
头疼
打嗝
腹胀
疼痛
恶心
呕吐
流鼻涕
嗜糖
5. 什么人会出现自动酿酒综合征
虽然健康人也可能发生自动酿酒综合征,但一般情况下,有以下情况的人罹患自动酿酒综合征的风险更高:
图片
克罗恩病
肠易激综合征
小肠细菌过度增殖
短肠综合征
糖尿病
肥胖
免疫力低下
自免疫疾病
长期抗生素治疗或频繁使用抗生素
长期偏爱高糖高碳水食物和加工食品
图片
6. 自动酿酒综合征能治好吗
自动酿酒综合征一直以来算是非常罕见的病症,而且目前确诊方面还存在一定争议。对于没有喝酒却发现血液酒精含量高的人,最好先排除下自动酿酒综合征的可能。
医生一般可通过肠道微生物培养,真菌检测,进食碳水或者葡萄糖后的血液酒精浓度变化检测等方法判断是否患病。不能不注意的是:随着饮食习惯大幅度的改变,细菌的减少,可能会上调真菌的数量,加之食不厌精的饮食习惯,可能这种疾病今后会不断增加。
对于已经罹患自动酿酒综合征的患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真菌药物和饮食调整。
有针对性的抗真菌药物可抑制肠道内酵母菌的生长,比如酵母抑制剂可以减少这些能产生酒精的微生物的数量。
饮食调整主要是避免淀粉类食物和含有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质食物和高膳食纤维类食物,以“饿死”酵母菌,并促进其他种类细菌生长。有报道称,轻微的自动酿酒综合征通过饮食调整就可恢复正常。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人开始尝试生酮饮食来解决一些不明原因和不明状态的不适症。
还有研究者通过补充益生菌或者粪便菌群移植,补充其他微生物与酵母菌展开生存竞争,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抗生素肯定也有一定作用,但是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通常会无选择地杀伤其它微生物,这种方法通常是一个不得已的下下策。
7. 没喝酒却查出酒驾的其他原因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样的报道:XXX并未喝酒,却检查出酒精浓度超标,被认定为酒驾。除了自动酿酒综合征,还可能有以下3个原因:
酒精代谢能力弱的人食用了添加有酒精的食物,比如烹饪过程中添加了料酒黄酒白酒的醉虾、醉蟹、啤酒鸭、醪糟汤圆等,已经开始发酵的水果(如葡萄、荔枝),配料中加了酒的豆腐乳、蛋黄派和巧克力等。
使用了含有酒精的日化产品,比如使用了含酒精漱口水、口腔清新剂的人;
使用了含有酒精的药品。比如使用了藿香正气水、正骨水(口服)、止咳糖浆、风湿跌打酒等含酒精药物的人;注射了含乙醇注射液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等含酒精注射液的人;
图片
8. 小结
虽然很多人喜爱饮酒,也享受酒后的感觉,但当身体会自动酿酒,身体中有源源不断的酒精供应时,这并不是天堂,而是地狱。自动酿酒综合征患者体验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图片
患者只要吃了比较多的主食或者含糖的食物,他们肠道里的酵母菌就能在这个生物反应釜里“酿制”出酒精来,升高血液酒精浓度,影响患者大脑健康、行为表现、身体健康和工作表现,失眠健忘,头晕目眩等等无尽痛苦。只有有效干预治疗后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667719/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auto-brewery-syndrome#management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auto-brewery-syndrome-2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