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換牙刷!五個好習慣,給你好口氣!|天下雜誌

早晚換牙刷!五個好習慣,給你好口氣!

一說話,滿嘴臭氣,好不尷尬。若是羅列各種社交公敵,口臭恐怕榜上有名。 但口臭的成因百百種,並且因人而異,掌握五個好習慣,全面搶救壞口氣。

口臭-健康-身體保健-口腔疾病-刷牙-清潔-個人衛生 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tschiae/7951528298
    其他

你曾有此經驗嗎?別人跟你講話,對方一開口卻傳出嗆鼻臭味;或更糟的,你打個大呵欠,身邊的人卻紛紛掩鼻走避?

如果要表列尷尬情境,口臭恐怕榜上有名,尤其有口臭的人,通常不自覺,直到被別人告知,才恍然大悟。有多尷尬,就有多尷尬。

有趣的是,一般人常在手掌心哈一口氣,聞聞有無臭味,其實是無效的做法。

知名的美國「網路醫學博士」(WebMD)建議,可舔一下手背,等口水乾了再聞,才較可靠。

無論如何,當盛夏到來,惱人的「壞口氣」讓人難以忍受。為什麼會口臭?該怎麼解決?

台灣牙周病醫學會前任理事長、博世牙醫診所院長林保瑩指出,有些食物會引起短暫的口臭困擾,如蔥薑蒜、韭菜、奶與乳酪、酒精類飲料、肉類等。

衛生習慣欠佳,也會引起口臭,包括抽菸、沒有正確刷牙等。

疾病因素則會引起長時間的口臭,尤其,「九成以上是因為口腔疾病,」林保瑩說。

這也突顯台灣人想要有「好口氣」,其實並不容易。國民健康署曾調查發現,國人蛀牙盛行率逼近九成,罹患牙周病的比例甚至高達九九.二%,盛行率居亞洲之冠。

「不少牙周病病人來看診,其中一個主訴就是嘴巴有味道,」林保瑩觀察。

廣告

另外約一成的疾病肇因於胃食道逆流、肝、腎、糖尿病等內科疾病,或耳鼻喉科疾病、氣管疾病等。一些疾病或因感冒、過敏等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或服用抗憂鬱劑常伴隨口乾的症狀,也會增加口臭的機率。口臭遠比你想得複雜。「一般人以為是火氣大,這只是通俗的講法,」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部長何宗融指出。

從中醫的角度看,火氣大,又分實火、虛火,以及發生在哪個臟腑,因而口臭的症狀有虛實之分,並非一概而論。

但他觀察,不少有口臭的人,自認為胃火大、肝火大,就去喝椰子水、苦茶、青草茶,或吃西瓜、黃連等,想一消火氣。結果原本是虛火的病人,把胃都吃寒了,反而口臭更嚴重;或是剛開始有效,但後來卻逆轉變得更糟。

廣告

「還是要由專業的醫師來判斷,造成口臭的原因,」何宗融建議。

綜合專家的意見,想要有「好口氣」,你可以這樣做:

˙建立餐後刷牙的好習慣:除了牙刷外,也要用牙間刷、牙線,去除牙縫間的殘渣。

˙至少每三個月替換牙刷:牙刷也會累積細菌,林保瑩更同時有兩支牙刷交替使用,早上用一支牙刷,晚上再用另一支,讓兩支牙刷都各有足夠的時間晾乾。

˙別忘了刷舌頭,甚至可用刮舌板:因為舌頭會蓄積細菌,特別是愈接近咽喉處。

˙不抽菸、多喝水,避免口腔乾燥。避免容易引起口腔異味的飲食。

˙定期看牙醫,確保口腔健康。

-------------------------------------

口臭看診Dos & Don'ts

■ 預約早上看診,避免一天吃的食物干擾了檢查。

■ 看診前三小時不要進食、喝飲料、嚼口香糖或抽菸。

廣告

■ 不要噴香水,塗抹有香味的乳液、口紅、唇蜜等。

■ 如曾服用抗生素,應詢問醫師是否要把約診改期。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Ep.2】選對區域沙里掏金,讓投資收益「Jump!」跳起來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