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1/24 

生活

因應氣候變遷 水庫改採高水位操作
 1月的石門水庫,處於高水位狀態。(中央社)

記者古可絜/綜合報導

 氣候變遷步步逼近,因應水資源日益珍貴,經濟部水利署對於水庫控制改採「高水位操作」模式,兼顧防洪與水資源概念,並讓人工增雨計畫成常態,期望能藉由這些措施,留住更多水資源。

 極端氣候肆虐,水資源愈趨稀缺,因此,水利署自109年改變水庫操作策略,改採「高水位操作」方式,拉高夏季水位歸線,透過和氣象局密切合作,交換颱風路徑、降雨預報資訊,等到颱風真的接近再放水。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解釋,臺灣5至9月是豐水期,過去為讓水庫發揮防洪功能,水庫不能蓄滿,須預留防洪空間,由水庫人員操作控制,讓水庫維持在固定水位歸線,但若夏天沒有颱風、豪雨,預留的空間變相等於水資源的浪費。

 此外,水利署委託臺大團隊進行天氣預測,若條件適合,就會請各水庫單位發動人工增雨作業、施放增雨焰劑。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