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身的天才,殞落的天才:三澤光晴 - 格鬥/摔角 | 運動視界 Sports Vision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8/08/11

受身的天才,殞落的天才:三澤光晴

摔角的藝術,在於如何把摔角手扮演的角色,用身體或是其他方式把要鋪陳的故事,確實傳達給觀眾。 台灣青年小說家林育德寫了一本<擂台旁邊>,那是一本既精彩又感人的小說,他用摔角串起...

作者:Alonetogether

Shawn Liang

看著三澤的影片,裡面都是名勝負場景!小時候一無聊就會轉檯到53台看Z頻道,雖然裡面都不是最新的摔角內容,但也才有機會看到全日四大天王 新日武藤蝶野藤波 甚至是 UWF(?忘記名字了,就是有桓原賢人 vadar 高田延彥 的那個聯盟)。三澤非我最愛的摔角手,但是他的比賽卻很難忘記,像是對川田的91虎式坐擊 對小橋的綠寶石 他遭受的烈焰槌,都是場場震撼

單單單

請問 「摔角手並不是為了『傷害對手』,或者『殺了對手』而戰。但是,如果你的心中沒有抱持著『可能會發生上述兩點』的覺悟的話,你是沒有辦法超越自己心中的恐怖感、進而使出各式各樣的摔角招式。」的來源為何??
*僅作為學術文章之用。

Alonetogether

您好,
三澤光晴自傳《船出》,其中小橋回憶三澤段落。
希望對您有幫助。

sluggerwaldo

我從當年VHS還有小帶跟大帶的年代就開使開啟看摔角了,不知作者是否跟我年代相近,呵呵..
尤其最愛看全日本時期,三澤 、川田、 小橋 還有鶴田 的對抗,個個耐力都很好,尤其是小橋每次握拳準備上柱後空翻那表情,實在太有戲了...

Alonetogether

哈哈,我們年代一定是相近的!

摔角的藝術,在於如何把摔角手扮演的角色,用身體或是其他方式把要鋪陳的故事,確實傳達給觀眾。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青年小說家林育德寫了一本<擂台旁邊>,那是一本既精彩又感人的小說,他用摔角串起了各個故事。在其中許多的段落中,林育德都寫到了三澤光晴,他是這樣描述這位日本摔角王者的:

穿著綠色褲子的三澤光晴。他有點像年輕一點,又更帥一點的藝人白雲,其實三澤身材並不算好,肚子肉肉的,可是體力非常驚人

他的出場曲響起,穿著綠色緊身褲的他,披著綠色的大衣,延著花道進場,緩緩走入擂台。先由一段只有鋼琴的緩慢旋律開頭,然後轉入反覆出現的旋律,電吉他隨著鼓聲出現,節奏愈來愈大聲,這時會場所有人都會大喊:Misawa(三澤)! Misawa! Misawa!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三澤光晴最著名的是他的肘擊,他可是有著「肘擊貴公子」外號的摔角手,除了普通的肘擊,還有左右開弓肘擊,以及旋轉肘擊。肘擊幾乎是三澤的代名詞,網路上的摔迷都用L棒來稱護,你聽L棒(elbow)連打,就是肘擊連發的意思…

三澤光晴被稱為「受身的天才」,受身來自柔道,簡單來說就是被摔時降低傷害的方法,三澤光晴在業界被傳說可以用任何地方受身,包括最脆弱的脖子…

他的比賽有一種魅力,他非常耐打,好像永遠不會輸,如果輸掉,一定是那種你知道他真的已經完全盡力到不行的,那種輸法而且三澤的眼神,總是非常慎重,他的眼神好像在告訴你,他在做的,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

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自身看日摔的經驗,先是從VHS錄影帶開始看起,錄影帶的標題通常會寫著日本摔角或者是豬木馬場組,大約1.5小時,先播新日本摔角,再播全日本摔角。透過這些錄影帶,除了可以了解日本摔角外,還可以順道跟著巡迴賽了解日本地理。錄影帶的時代結束了,接下來就開始看Z頻道,這是一個讓人猜不透播放順序的頻道(介於賣壯陽藥的和老和尚講道的電視台中間),偏偏又是台灣唯一播日本摔角的頻道。據說有很多日本摔角選手來台比賽,也都喜歡看Z頻道,因為年輕選手可以看到許多連在日本都看不到的古老比賽,而資深選手還可以看到自己年輕時打的比賽。而在筆者瘋魔日摔的那段日子裡,三澤更是一名極其活躍的選手,他與金臂勾漢森、巨無霸鶴田,與三澤並稱四大天王的其他三位選手小橋建太、川田利明與田上明等精彩無比的對戰,讓一個人在深夜看一大堆壯漢裸著上身互相擊打的畫面,有了某種祥和之感。

 

在三澤光晴的自傳中,他自道國中二年級就立定了此生要成為摔角手的願望。高中時他加入以角力聞名的足利大附屬高校,但是他覺得角力實在是很枯燥,因為對三澤來說,他其實是為了當職業摔角手,所以才忍耐著辛苦來學角力。後來練了大約一年左右,他實在是受不了,於是他就偷偷的溜出宿舍、然後自己一個人跑到全日本摔角的事務所去請求入門,後來因為年紀實在太輕而被拒絕。直到1981年3月27日,三澤在後樂園會館的選手休息室裡頭接受巨人馬場的親自面試。馬場答應了三澤的入門請求,三澤也隨即搬進全日摔位於世田谷區的宿舍展開了練習生的訓練生活。
 

而後全日摔更安排三澤光晴和越中詩郎(擂台上相當有戲,以屁股功著名的選手)一同遠征墨西哥。墨西哥是一個對摔角相當著迷的國家,墨西哥摔角的風格(一群戴著面具的人在空中飛來飛去)帶給三澤很大的衝擊和震撼。

 

而在墨西哥遠征後,三澤被召回日本,先以二代虎面重新出道。但三澤自陳自己並不喜歡二代虎面的角色,因為那只是在模仿初代虎面佐三聰,於是在1990年5月14日,東京體育館大會.三澤光晴在搭擋川田利明的協助之下脫掉了虎面面具!而從那時起,三澤光晴將以他自己的身份,打出一場又一場的精彩比賽,一步一步地邁向高鋒,並以此形象留存在廣大摔角迷的記憶之中。
 

三澤光晴曾經說過:摔角手並不是為了「傷害對手」,或者「殺了對手」而戰。但是,如果你的心中沒有抱持著「可能會發生上述兩點」的覺悟的話,你是沒有辦法超越自己心中的恐怖感、進而使出各式各樣的摔角招式。而令人惋惜的是,說出這些話的三澤,居然在2009年6月13日廣島縣立綜合體育館的賽事中,承受了一記由齋藤彰俊使出的岩石落下技,而倒在擂台上無法起身,進而昏迷失去意識,送進醫院後,晚上十點十分醫院宣告了三澤光晴的死訊,享年46歲。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