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要安裝車cam?(連使用小貼士)

為甚麼要安裝車cam?(連使用小貼士)

dashboard camera

讓我們再來談談行車記錄儀(車Cam)吧!不記得了?上次,我們講解過車cam是甚麼,它如何運作和有甚麼功能,以及最重要的一點 - 我們的推介產品。如果你仍然未能決定安裝車cam是否值得,這篇文章中所提及在本港發生的恐怖故事,應該會讓你改變主意吧!

警告:以下某部份連結會將你的瀏覽器轉至其他博客網站,當中有與汽車意外相關的相片或影片,請閣下自行決定是否要觀看。

貼士一:避免無辜被責

在意外發生後,警方與保險商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查出誰應負上責任。對於警方來說,他們需要知道有沒有人違法,引致意外發生;而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他們則希望知道是否需要根據保險單支付賠償金。但是,如果你根本就不是涉事的司機呢?

這名司機差一點就成為了無辜受害者 - 他因為警方的誤解,而被錯指為在過海隧道一宗意外的嫌疑犯。當他正要駛入隧道時,他被一名身上染滿血,且一臉迷茫的受傷外籍人士截住。雖然那人最終移開讓司機駛進隧道,但他就在這個時候遇上了隧道管理人員和警察。

警方懷疑他危險駕駛,導致那名外籍人士受傷。他是怎樣沉冤得雪的呢?就是車cam救了他!他向有關當局展示車cam所拍得的片段,證明他在進入隧道前,截住他的那人身上已經受傷。這名來自澳洲的外籍人士後來說他是先受到襲擊,然後才沿著這條繁忙的道路走到涉事的隧道。

貼士二:避免成為欺騙案的受害者

在南華早報的這篇報導中,一名年長人士企圖欺詐一名裝有車cam的駕駛者。

這名騙徒假裝在講電話,走到涉事車輛前面,於是司機便慢車等待他走過。當司機駛近他,著他快點過路時,這名騙徒突然有如職業足球員那樣飛身插水,跌倒在地上。幸好車cam拍得他在跌倒之前,根本就沒有被車輛觸到,而且段片還錄得得一名途人笑稱他「扮嘢!」

貼士三:免讓肇事者不顧而去,逃避法律制裁

欖球球員一般來說都很壯健。然而,這個故事中所發生的意外,就真正考驗了該名受害外籍人士有多強壯。這段影片由跟隨在涉案汽車之後的司機所拍得 - 在片段中,一名醉酒駕駛的司機在僅僅避過與迎面巴士相撞後,碰到匯合行車線上的電單車司機,把他從車上撞跌。涉案司機在撞埋牆後,急急逃離現場,留下受傷的香港欖球代表隧球員不顧而去。

我們曾說過,在發生交通意外後,你不應立即 「say sorry」, 但那亦不代表你能不顧傷者死活自行離去。因為那不單止沒有禮貌,而且也是犯法的。幸運地,該名電單車司機在事後,從社交網絡上收到這段影片,並成功與拍片者取得聯絡,以用作呈堂證供。

使用車cam影片須知

在駕駛時記錄行車狀況並沒有任何問題,但你必須知道何時,以及如何使用所錄的的影片。現時有關車cam的官方資料很有限;之不過,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的這份指引,解釋了使用車cam的人士在甚麼情況下,可能會觸犯個人私隱條例。

基本上,你可以在半公共/公共地方內,使用和在網上發佈任何有關行車狀況的影片。不過,如果片段內有任何能被識別的個人資料 (例如容貌或車牌),那就有可能侵犯了該名被識別人士的私隱。一般來說,當你的車cam記錄了道路上所發生的意外或罪行時,請向警方提供片段以供查證。

如果你希望非惡意地發佈車cam所錄得的片段,你應該先把片段內任何可識別的面孔、車牌或其他特徵糢糊掉,才能確保你並未洩露他人的隱私。如有任何懷疑,請跟警方或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查詢。

使用車cam片段作證據

如果你是車cam片段的擁有人,或知道該片段由誰拍得,要使用作證據應沒甚麼問題。有時候,警方會收到由公眾人士所提供的片段,以供破案;有時候,則是由嫌疑犯自行提供片段,以求洗雪沉冤。

但是,如果你打算使用在社交媒體上所找到的片段,但又未獲得片段擁有者的同意時,情況便有點棘手了。就如以上所提到那宗電單車意外那樣,警方在確認車cam擁有人之前,並不能使用該片段作證據。於是,意外中的傷者便只好自行從社交媒體上搜尋片段擁有者。

如果你希望知道車cam片段會對你和你的汽車保險有甚麼影響,請跟快而保的保險顧問團隊聯絡。我們鼓勵香港車主們安裝車cam,以保障個人安全和避免爭拗。我們很樂意為你提供資訊,如果你並未購買汽車保險,歡迎你跟我們聯絡,我們將會為你找尋最合乎預算的保險計劃,並給你一點有關車cam的建議!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個別保險計劃的保障範圍、賠償方式、賠償額及保費等,均以個別保單的條款為準。快而保並不會就上述資訊任何部份的準確性及是否適時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