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300億?廈門衝出一隻儲能獨角獸,即將IPO! - SL886 日誌

估值300億?廈門衝出一隻儲能獨角獸,即將IPO!

By admin
2023-07-25

儲能領域迎來今年最大的一筆融資項目。

近日,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辰儲能)完成C輪融資,融資規模超45億元,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產能擴建、先進設備採購、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業務佈局。

據公開信息,公司本次投後估值約300億人民幣,背後聚焦了一批豪華投資方,包括國壽股權和金融街資本、中銀資產、金石投資、國投招商、中金資本、經緯創投等。

海辰儲能歷次融資情況,圖片來源:企查查)

同時,公司的A股IPO輔導也在7月正式開啟,華泰聯合證券為其輔導機構。

圖片來源:證監會官網

01

 儲能黑馬“雙第一”有水分?

海辰儲能成立於2019年,由王鵬程、吳祖鈺聯合創立。

據悉,吳祖鈺曾就職於寧德時代,目前是海辰儲能的董事長,王鵬程為總經理。

(海辰儲能聯合創始人、總經理王鵬程,圖片來源:海辰儲能公眾號)

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核心材料、磷酸鐵鋰儲能電池及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雖然公司創立不足4年,卻在儲能領域嶄露頭角,成為該賽道的一匹黑馬。

據瞭解,海辰儲能的首批產品於2021年量產,2022年電池出貨量就已達到5GWh

目前公司的產品包括方形電池、圓形電池、電池模組和電池簇,可廣泛應用於户儲、基站、光伏、風電、電網側、工商業儲能等場景。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過去幾年,國內電力儲能的標品為71173尺寸規格的儲能電池。海辰儲能便是基於71173標準規格進行產品迭代。

於2021年,公司成為國內最早實現280Ah電池量產的企業之一。

2022年8月,海辰儲能推出了首款300Ah電力儲能專用電池和大圓柱户用儲能專用電池。

據官網介紹,這款300Ah電力儲能專用電池在與280Ah電池尺寸規格不變的情況下,可實現前三年“零”衰減(前1000次循環,容量/能量衰減率≤2%),循環壽命可達12000次(可滿足15-20年應用場景需求)。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而大圓柱户用儲能專用電池不僅循環壽命突破了5000次,還採用了雙防爆閥設計,使其在安全性方面比傳統圓柱電池更有優勢。

2023年4月,公司進一步推出320Ah新一代電力儲能專用電池,其能量密度≥175Wh/kg,循環壽命達10000cls。

圖片來源:海辰儲能公眾號

事實上,截至2022年底,280Ah大容量方形電芯在電力儲能市場迅速獲得超80%的新增滲透率,而超300Ah的大容量儲能電芯成為頭部電池企業競逐的焦點,目前正在佈局研發的企業不在少數。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海辰儲能產品的“零衰減”宣傳詞,一度引起市場的質疑,畢竟公司成立時間尚短,其推出的300Ah電力儲能電芯產品是否有足夠的實證數據支撐,確實值得推敲。

況且,從化學反應的角度來看,電池充放電循環勢必會導致電池容量衰減,“前三年”這個前提條件有種“玩文字遊戲”的意味。

行業競爭方面,根據SNE Research的數據,2022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中,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分別以53GWh、14GWh和9.5GWh位列前三。

而海辰儲能在中國電池出貨量達到2GWh及以上的儲能電池企業中,以超4000%的出貨量增速,獲得2022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增速榜第一名,併成為中國電力儲能電池交付量項目數量的第一名。

當然,對於這兩個“第一”的“含金量”要打個問號。畢竟交付“項目數量”不代表“容量(GWh)”,實際上2022年海辰儲能的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排名第六;另一方面,“增速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公司2021年交付量基數較小

海辰儲能計劃在2024年實現年產能突破100GWh,並在2025年達到年產135GWh的高產能

這對公司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要知道,2022年全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總計約130GWh,而2021年這一數值僅為48GWh。

(公司產能規劃情況,圖片來源:官網介紹)

02

 資本加持,業績“狂奔”

當然,海辰儲能快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廈門當地政府的支持。

公司成立伊始,就是福建省和廈門市雙重點建設項目,併入選廈門市“三高”、市重點工業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22年5月,其位於廈門的鋰電一期項目M1智慧工廠竣工交付並正式投產,規劃年產能達15GWh。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10月,海辰儲能宣佈完成B輪融資,總募資金額超過20億元,由農銀國際和建信資本聯合領投,還有經緯創投、朝希資本、盛屯集團、峯和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參與。

在資本的加持下,公司於2022年12月又完成了廈門鋰電二期項目的銀團貸款簽約,銀團融資總額超過25億元,由多家銀團成員參與,該項目規劃了30GWh的產能。

今年以來,公司繼續與各大銀行簽署合作協議的活動。其中,在2月28日,海辰儲能與交通銀行廈門分行簽署了總額100億元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圖片來源:海辰儲能公眾號

今年一季度,公司總共拿下近700億元銀行授信,已經不能光説儲能產業行情太火爆,公司背後的資本力量也不容小覷。

當然,最終還是靠業績説話。據公開信息,今年以來海辰儲能已簽訂和中標的訂單累計容量超過20GWh,訂單價值總額超過百億元。

海辰儲能相關人士曾在採訪時表示,預計2023年將維持較高的增速,預期全年出貨量突破25GWh,旨在保持中國電力儲能電池交付量第一,並爭取在出貨量排名中躋身前三。

03

 結語

現階段,隨着市場需求不斷提高,儲能賽道羣雄逐鹿,率先突破行業技術瓶頸並實現量產交付的玩家,才能真正在儲能電池領域實現“快人一步”。

對於海辰儲能而言,在這場排位賽中,公司很明顯是想“以快取勝”,藉助資本的力量快速投建產能,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如今走到IPO的關口,公司即將直面市場的檢驗,到底造血能力有幾分?考卷正在一頁一頁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