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網民熱議糯米雞/糭有乜分別?糯米雞有雞翼/糭多數冇雞翼

端午節|網民熱議糯米雞/糭有乜分別?糯米雞有雞翼/糭多數冇雞翼

撰文:尹嘉蔚
出版:更新:

端午節,有網民問起糭與糯米雞的分別。

簡單的話題,引起了眾多留言及關注。趁節日,看看網民對糭與糯米雞的印象會有那些區別,大家輕鬆笑笑。從留言當中,發現有些網民非常在行!對於兩者食法、外型有獨到見解。

按圖睇糯米雞vs糭比較▼▼

+7

糯米雞用荷葉包 「日日有係平時食」

👉🏽糯米雞有雞翼
👉🏽糯米雞無綠豆
👉🏽糯米雞主要係食入面啲餸
👉🏽糯米雞用荷葉包
👉🏽糯米雞給人食
👉🏽糯米雞唔會點嘢(糖/豉油)就咁食
👉🏽糯米雞係平時食
👉🏽糯米雞=大點/特點
👉🏽糯米雞日日都有
👉🏽糯米雞得一種
👉🏽糯米雞用熟飯去包,溝啲汁,蒸完就食得,技術性低。
👉🏽糯米雞就咁蒸

細細隻糯米雞即是珍珠雞(尹嘉蔚攝)

按圖睇糯米雞vs糭比較▼▼

糭(粽)用竹葉包 「要點鼓油或糖」

👉🏽糭多數冇雞翼
👉🏽鹹肉糭好少餸,主要係食糯米。
👉🏽糭用竹葉包
👉🏽糭給屈原啲魚食
👉🏽一定要點豉油或糖
👉🏽糭係端午節食
👉🏽糭低俗迷信
👉🏽一年得幾日先有糭食
👉🏽糭有好多種
👉🏽糭係包生米煮,傳統要煲幾粒鐘,預備材料醃肉前後要兩三日。
👉🏽要用水煮就食得

糭(資料圖片)

👉👉👉好食玩飛Instagram官方帳號開咗喇!請Follow我哋:https://bit.ly/38tlS4l

糯米雞起源 本來沒有荷葉

糯米雞起源自廣東,是特色點心之一種,屬於粵菜菜系。最初是以碗蓋著蒸熟而成,後來小販為方便肩挑出售,改為以荷葉包裹。普遍製法是在糯米裡面放入雞肉、叉燒肉、排骨、鹹蛋黃、冬菇等餡料,然後以荷葉包實放到器皿蒸熟。糯米雞入口充滿荷葉清香,咀嚼時糯米黏牙並帶有雞肉的肉香。傳統的糯米雞的份量大,吃一個糯米雞已差不多是半餐飯量。因此1980年代起廣東酒樓推出材料相同,但體積細一半的「珍珠雞」。

(圖片︰小紅書)

糭起源又叫角黍 從春秋至現代

糭,好多人聽過屈源的故事,在此不重複。糭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 《說文解字》,《說文新附•米部》謂「糭,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集韻•送韻》:「糭,角黍也。或作粽。」糭最早記載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享用角黍」明清以後,糭多用糯米包裹 ,這時不叫角黍,稱糭子了。糭經歷春秋時期、東漢、晉代、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至現代,歷史源遠流長。

糭(尹嘉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