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無法巡演能幹嘛?伍佰、周杰倫樂手組出跨國爵士大樂隊|天下雜誌

疫情無法巡演能幹嘛?伍佰、周杰倫樂手組出跨國爵士大樂隊

去年因為疫情,許多旅外音樂家紛紛回台,過去跟著伍佰、陳綺貞、周杰倫等歌手在各地巡演的外國樂手也被滯留在台灣,沒工作、沒演出能幹嘛呢?他們組了TPO爵士大樂隊,讓樂迷秒回40年代的黃金歲月。

TPO-爵士樂-大樂隊-big band-疫情 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其他

星期二下午一點半,離預定排練的時間還有半小時,小號組、長號組、薩克斯風組、節奏組陸續抵達音樂餐廳整理樂器。

兩點一到,銀白髮的作曲家安迪.賈菲(Andy Jaffe)雙手一提,「準備好了嗎?」18位團員同時深吸一口氣,薩克斯風手高杰(Jim Geddes)有默契地用眼神和樂手們下指令,氣一吐,管樂齊奏的聲響震耳欲聾。

(邱劍英攝)

在米蘭威爾第音樂院博士班主修作曲的默默(趙默涵)興奮地說,「國外因為疫情很久沒有演出,過去一年只能在線上聽音樂,TPO讓我再次聽到『有肉』的聲音。」

因疫情滯留台灣的各國好手,組爵士大樂隊

去年橫空出世的「TPO 踢霹歐爵士大樂隊」(Taipei Professional Orchestra Big Band),裡頭的成員有過去在海外定居的台裔音樂家、長年跟著台灣流行歌手在亞洲各地巡迴演出的外國樂手,他們全都因為疫情而停留在台灣。當中包括曾和周杰倫、伍佰、史提夫.汪達合作的小號手Daniel Deysher、瑞士小號手雅尼克(Yannick Barman)、紐約知名爵士大樂隊Mingus的長號手王于維、薩克斯風手周泰明等。

爵士大樂隊(Big Band)流行於美國1930年至1950年代,通常由17個樂手組成,5支薩克斯風、4支小喇叭、4支伸縮喇叭、4個節奏樂器。電影《樂來樂愛你》、《芝加哥》的配樂都以爵士大樂隊為主。台灣人對大樂隊應該也不陌生,從最早三台年代就有大樂隊的存在。1970年代,台視、中視、華視都有自己專屬的大樂隊,當時就是仿造美國爵士大樂隊的形式成立,可惜當時都以伴奏為主,掩蓋了大樂隊的文化性。「大樂隊的特色在於音樂張力很大,多人一起演奏的聲音震撼且迷人,」東華大學音樂學系專案助理教授魏廣晧解釋。

廣告

來台灣定居5年的高杰,37歲的他,音樂職涯已有20年,過去曾在百老匯當樂手,跟著劇團在世界各地巡演,也曾跟著美國知名爵士大樂隊Harry James Orchestra巡迴。來台後,他一直忙於演唱會、婚宴等商業演出,想在台灣組大樂隊卻沒機會實現。去年因為疫情,演出全被取消、時間空出來,也發現許多頂尖的樂手都聚集在台灣,「覺得不可以放棄這個機會。」他四處約樂手們喝酒、吃飯聊天,邀請好手們一起組大樂隊。

去年原本計畫要跟著陳綺貞到中國、東南亞巡迴演出的鼓手白克迪(Cody Byassee),因為疫情取消30多場演出,身為台灣女婿的他,在美國讀高中、大學都曾加入大樂隊,他認同高杰的想法,

「之前,因為跟台灣歌手合作,都是台灣人告訴我怎麼做才會像台灣音樂。現在反過來,我可以把台灣比較少接觸到的big band文化帶過來,分享自己的文化。」

廣告

走過1940黃金年代的爵士老樂手,就在台北

爵士大樂隊的文化,不僅僅是音樂。

高杰說,大學時,為了賺錢付學費,每年暑假都到遊輪打工當樂手。每到休息時間,老樂手和老船長們便會聚在一起聊爵士樂,那時不到20歲的高杰坐在一旁,聽著歷經過30、40年代的前輩們談論某個傳奇樂手的solo有多厲害,哪個樂手曾經在遊輪上演奏,是一種家的感覺。30、40年代是美國爵士大樂隊的興盛時期,同時也對搖擺樂(swing)產生影響,培養一批在商業、藝術上都獲得極大成就的爵士樂手。

高杰認為,台灣很多有潛力的音樂家,卻沒有機會跟頂尖樂手合作,他藉由TPO爵士大樂隊把資深樂手和年輕樂手聚集,原本只有固定每週二下午團練,團員們又自發性的小組練習,「每練習一次就成長一次。」

廣告

(邱劍英攝)

近年到台灣定居的編曲家安迪.賈菲,曾是歌手王力宏赴紐約的爵士樂教授,他在美國走過爵士樂黃金年代,採訪當天安迪.賈菲,就在現場和團員分享樂譜背後的小故事,「音符該怎麼吹?哪一段Solo是錄音室才生出來,全都是第一手資訊。」低音提琴手、貝斯手林克安興奮地說著。

為此,高杰還找出1930、1940年代美國大樂隊的手稿樂譜,有些樂句寫得太潦草,大家還看不懂,但他還是要求團員看原版樂譜演出,「這樣能了解作曲家的原意,才能回到那個年代。」

曾有觀眾聽完感動地跟他說,「好像進入到1940年。」高杰得意地笑說:「這就是我要的。」

(邱劍英攝)

組樂隊不是為賺錢,是為了讓自己更好

為什麼如此投入TPO爵士大樂隊?「我在台灣沒有家人,只有一隻狗叫碧碧,現在TPO就是我的家人,」他說道,組TPO不賺錢,甚至賠上儲蓄。

參與的團員也不是為了錢,由於演出時頂多只有車馬費,車馬費甚至還不夠付停車費,近三個月才加入的小號手李福海說,「想要賺錢的人不會來,這邊(TPO)的人不只是喜歡音樂,還想要讓自己進步。」

年輕一輩的小號手李廷芳提到,TPO的樂手不會因為很資深而遲到,反而都提早到場做準備。卡內基音樂廳錄音製作人孫紹庭說,「在紐約音樂圈流行一句行話:On time is late。」原文「Early is on time, on time is late and late is unacceptable.」,出自美國作家艾瑞克.迪奇(Eric Jerome Dickey),意味著「早是準時,準時是遲到,遲到是不可接受的。」

高杰也樂見台灣年輕樂手加入,「需要有年輕人刺激老樂手,老樂手也可以把經驗傳承給年輕人,相互影響。」林克安說,「音樂家跟運動員一樣,如果因為疫情沒工作就停滯,久了就會失去手感,」只要有舞台,無論資深或資淺,音樂家不會錯過有演出的機會。

廣告

(邱劍英攝)

「台灣除了會防疫,音樂也很強」

隨著疫苗開打,疫情逐漸解封,高杰不怕這些音樂好手未來生活回歸正常後而離開台灣,他陸續招募成員,各組樂手可以相互輪替,每個月固定在音樂餐廳演出,打破觀眾對爵士樂的「高消費」標籤,讓大樂隊走進日常。

四月下旬,TPO受邀參加美國威斯康辛州歐克雷爾國際爵士節,這群來自「國際」的音樂人將在台灣的玉成戲院錄音室,透過預錄視訊播放他們的演出,

「想讓美國人知道台灣除了會防疫,音樂也很強。」高杰自信地說著。

(責任編輯:吳廷勻)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