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月入逾10萬單身工程師 想置業過獨居生活 專家︰資產太過集中有風險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博客 - D240214

理財個案|月入逾10萬單身工程師 想置業過獨居生活 專家︰資產太過集中有風險

博客

發布時間: 2024/02/14 13:39

最後更新: 2024/02/14 13:39

分享:

分享:

理財個案|月入逾10萬單身工程師 想置業過獨居生活 專家︰資產太過集中有風險

香港有不少單身高薪一族,但對準備退休生活未有完善概念。今年44歲的Nixon,是位年輕工程師,月入逾10萬元。他在這幾年事業發展順利,進入了一間具規模的工程公司工作。以往的工作是參加強積金計劃的,但目前的工作合資格員工可以選擇參加職業退休計劃,參加員工除了毋須供款,將來55至60歲退休時,退休金會按年資及當時人工計算,完全不用擔心投資市場狀況,保證到退休前都能夠穩步增加。

雖然目前他的職業退休計劃只有60萬元,但按他估計,11年後55歲時可以有450萬元,60歲才退休的話更會有600萬元。目前Nixon和家人同住,未有穩定伴侶,希望能夠在能力容許下提升生活質素。現時居住地方距離工作地點很遙遠,所以他正在考慮是否應該買樓獨立居住,改善每天的生活質素,而心儀地方可能是在家人居住及工作地點中間。由於置業是牽涉大額金錢的決定,所以他想知道應否置業。

考慮買入人壽保障

我和Nixon從幾方面考慮理財計劃,首先,他作為家庭經濟支柱,是否已經有足夠的保障呢?而他的工作狀況如何?是否能夠穩定地賺取入息,為供樓及將來退休打算。牽涉到退休規劃必然要確保有足夠醫療保障,避免難以控制的問題導致大額支出而影響現有財富組合及生活,他又是否安排好呢?

我和Nixon先從保障開始分析。目前他所安排的人壽保單都是以儲蓄為主,真正人壽保障不多,當然他目前的財富水平不俗,萬一不幸遇到任何問題而導致早逝,父母的生活需要應該亦沒有問題,但為了減少這方面的風險,我亦鼓勵他購買足夠的人壽保障。他可以考慮沒有儲蓄成分的定期壽險,重點是保障未來10至15年,保障額大概等同預期要照顧家人的年份和每年支出的累積,估計約400萬元,可以考慮以保費便宜的定期壽險及有儲蓄成份的終身壽險組合形式安排。

他的危疾保障額只有10萬元,並不足夠。所以我鼓勵他起碼要有100萬元保障額,亦要趁目前年齡及健康狀況盡早安排,因為用途是作為收入儲備,最需要的時間亦是在職時,可以考慮在保障初期5至10年能有較高保障額的危疾產品。他工作的跨國公司有很不錯的醫療保險,同事說有些已退休的舊同事仍然能夠購買及享用公司安排的團體保險,為他們提供門診及住院保障。衡量過所需保費,我亦認同Nixon退休時應該購買公司安排的醫療保險,不過他要明白未來11年公司可能會有政策改變,到他退休時未必有現時安排,始終是自願性安排,會存在不確定性。所以他不能夠單憑公司未來的安排而今天沒有準備。

他目前都有一份醫療保險,每年保障賠償上限500萬元,終身保障2,000萬元,算是不錯的計劃。我建議他可以考慮增加墊底費及終生保障上限的計劃,這做法可以減少每年支出及善用公司團體保障,亦能夠減少到未來退休後因多次賠償而令保單出現提早終止的風險。商討完保障安排之後便開始討論居住及退休規劃。

資產過於集中在股票

從Nixon的資產組合來說,是過度集中在包括港股及美股的股票。他自己亦概嘆說這幾年損失不菲,但實際多少他便不清楚。幸好組合中包括美股,所以減少了損失。他目前的財富組合必須認真檢視。由於股票佔比超過七成,而以他年齡來說,屬於偏高,加上距離退休時間只餘下11至16年,萬一所持有的股票價格出現明顯跌幅,未必能夠在這段時間內追回失地。尤其是他打算購買物業自住,物業有關的支出龐大,加上需要供樓的責任,萬一現有儲備波動性高,很容易影響了所有安排,我認為進取資產在他組合中佔比應該降至約55%,而到未來購買物業後,金額亦必須進一步下降,原因是物業只屬於居住需要,而並非可投資資產。扣除物業價值後,初期他的可投資資產價值將會大幅下降,所以現時便要為到時的轉變而規劃。

他個人對購買物業亦很忐忑,因為想提升生活質素同時,又眼見近年物業表現不濟,不少朋友都損手。我和他解釋購買物業的動機可以是投資和滿足需要。而他應以需要先行,他的財政狀況及生活需要實際有置業的迫切性。他的擔心包括會否因擁有物業而最後導致退休出現問題。

我向他解釋他目前的資產狀況並未能夠完全反映退休時的財富水平,尤其是他有一個非常理想的退休金計劃。

只要公司沒有出現任何危機,他11年後便有450萬退休金,而經了解他期望的每月生活費估計約3萬元,所以他只要到55歲退休時善用這450萬退休金,便能夠為退休製造安穩生活費。退休組合應是以能夠派發收益為主的資產,包括年金、儲蓄保單、派息股票及基金等。如果他想運用政府年金作為基本收入安排,便要到60歲才能開始。如果要提早到55歲退休,他的選項包括私人保險公司年金、儲蓄保險及派息基金或股票等,而到60歲時他亦能夠將部分資產轉為政府年金,製造更高保證收益。

目前資料顯示,60歲時購買政府年金,每100萬便能夠製造每月保證入息5,100元,如果是女性便是4,700元。所以如他在60歲退休,3萬元生活費的大部分可以由政府年金提供,如在55歲退休,亦能夠利用私人保險公司年金達成目標。政府年金及私人保險公司年金各具特色,購買前必須了解是否能夠配合個人需要。而且現時亦應該考慮透過扣稅年金增加未來穩定被動收入的同時,減少稅務支出,增加可投資資金。

安穩退休應不成問題

購買物業自住的安排上,Nixon仍然有其他問題。他身邊有些朋友跟他說,退休時不要負債,因可以減少支出。而我並不完全贊同這說法,我反而鼓勵他可以將還款年期盡量延長,令每月還款負擔減少,因為以他目前的需要來看,他亦要享受人生,上一年他已多次到日本旅行,所以當目前環境改善,而他亦很享受單身生活的時間,不妨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多花費,這正配合他提升生活質素的需要。

而且目前選定的供樓還款年期並不是不能改變的。到他退休時,若然有足夠儲備及不希望仍然負債,便能夠一筆過清還按揭貸款。甚至他可以最早55歲時申請安老按揭,到時提取一筆資金用作支付未償還按揭貸款亦無不可,這同樣能夠減輕退休後的生活負擔及增加現金流,所以目前無需過度擔心。但是在資產管理上,Nixon有幾方面需要認真處理。

他每月盈餘有5.8萬元,假若收支不變,11年時間便可以累積多766萬元,但要置業的話,如預算在800萬元以內樓價,支付一成首期及以25年還款期計算,每月還款約3.8萬元,換句話說,未來11年可累積盈餘會減少至約264萬元。

如定期供款計劃能達到5%年回報,這筆資本可增長至約350萬元,對退休或支付按揭貸款都有很大幫助。

另一方面,為了令資產更能達到退休的需要,他亦要考慮降低目前佔比超過七成的股票比例,及增加在11年後預算退休時能夠有確定收益的資產,包括年金及儲蓄保單等。而現有股票組合亦要詳細了解用途,是為長綫增值,還是要製造合理收益。

因為要達到期望目前便要有配合需要的資產配置,Nixon應以不同階段製造收益為主要目標,持有風險較高的股票並不一定可以配合這目標。

他亦擔心到將來若然累積財富未如預計理想,到時又應否到海外退休呢?我解釋他是過度憂慮了,原因是工作上提供給他的退休金計劃,可說是「天下無敵」,而他亦相信公司能夠穩健發展,所以這部分是他最大的退休儲備基石,擁有這筆未來資金,再加上退休前安排好養老的住所,留在香港退休不會有問題,除非他所想的是其他因素,例如要更大生活空間,要有自己的花園等,這並非金錢問題,而是他個人追求的問題了。

【原文刊於《iMoney》(收費文章)】

【關於作者】林昶恆(Alvin)在金融服務機構累積了近30年工作經驗,現時是一名獨立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為不同機構提供正向理財教育,講座演說和培訓課程,亦提供個人理財人生諮詢,每年獲邀出席各類活動超過200場。Alvin出版多本個人理財書籍,《四桶金富足退休指南》已發行到第四版。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取經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林昶恆 香港第一代認可財務策劃師(CFP®)、香港大學輔導學碩士及中文大學金融學碩士

欄名 : 你財策劃師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