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研可降解乒乓球 減輕地球負擔 - 20240506 - 經濟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經濟

新經濟新天地

初創研可降解乒乓球 減輕地球負擔

【明報專訊】近幾屆奧運,主辦國都喜歡以「綠色奧運」作宣傳口號。但諷刺的是,奧運主辦國通常都只在運動場館、奧運村等採用一些節能技術,球類用品卻仍然普遍由不能降解塑膠和橡膠製造。有本地初創企業研製可以生物降解的乒乓球,力爭在今年底取得國際乒聯的認可及量產,同時計劃在香港舉行全球首個環保乒乓球大賽。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馮凱鍵

超越乒乓球訓練中心總監兼總教練楊炳昭表示,該公司有兩個乒乓球訓練中心。其中,筲箕灣訓練中心每日平均損耗約30個乒乓球,暑假更達40至50個。將軍澳訓練中心的面積較大,每日平均損耗40至50個乒乓球,暑假可能超過100個。

之所以會損耗,是因為乒乓球被來回抽擊易出現破裂,或被學員不小心踩凹。以他所知,香港大約有130至140個私營乒乓球訓練中心。參考該公司數據,估計每日平均合共損耗至少數千個乒乓球。

乒乓球易破裂 每年料損耗數億個

乒乓球雖然很輕很小,但楊炳昭也覺得,香港每日有這麼多不能降解的損耗乒乓球送去堆填區,會加重後者負擔。若說到中國大陸以至全世界的乒乓球損耗量,就更加難以想像。資料顯示,內地乒乓球愛好者大約8300萬人,其中3萬多人是乒乓球院校業餘選手,2000多人是職業選手。2019年內地出口乒乓球6.5485億個,進口乒乓球487萬個。2019年出口量是近幾年最高,但其他年份出口量也約達3億個。這還未計內地本土銷售的乒乓球數量。因此,若說全球每年損耗數億個乒乓球,也是合理推測。

奧運會非使用可降解球類用品

Ballecho Hong Kong Limited共同創辦人鄧英杰表示,雖然很多國際運動會都自稱「綠色運動會」,但其實不少只是在場館等設施用了一些節能技術,又或使用電動車接載運動員,各種球類用品仍然由不能降解塑膠和橡膠製造(只有東南亞的藤球例外),即使奧運會也不例外。大約一年前,他開始構思使用可降解材料和3D打印機研製各種球類用品。但由於籃球設計比較複雜,共有三四層,所以他決定先研發可降解乒乓球。

現時國際乒乓球標準稱為40+。其直徑在40至40.6毫米範圍內,不同位置物料厚度要一致,重量介乎2.7至2.9克。回彈亦有要求,由30厘米的高度跌落乒乓球枱後,反彈高度要在24至26厘米之間。

至於製造乒乓球的物料,以往曾長期使用「賽璐珞」(Celluloid,商標名稱),即是硝酸纖維素塑膠,在硝酸纖維素中加入大約20%樟腦作增塑劑製成。但「賽璐珞」乒乓球遇明火容易燃燒,還會釋出大量有毒氣體;生產過程也會產生大量毒性粉塵,可能危害工人健康,引致肺癌,歐洲早已停產。

2013年5月國際乒聯決議,由2014年7月1日起,包括奧運、世錦賽、世界盃及國際乒聯公開賽及總決賽等使用的乒乓球,都要改用相對安全的高分子聚合物製造。可是這些高分子聚合物仍然不能降解。

微生物合成材料 3至4個月完全降解

Ballecho最初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為主要原材料來研製可降解乒乓球。PLA是由植物澱粉質發酵成為乳酸,再加以聚合製成,曾經被稱為可以生物降解的塑膠。但日本學者的研究發現,PLA要在厭氧的環境,具有較高濕度,兼且溫度達到攝氏55度以上,才可以在60日後分解90%。因此,PLA在堆填區其實很難完全降解。

所以,該公司最近已改為使用「聚羥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為主要原材料來研製可降解乒乓球。PHA是由很多微生物合成的一種細胞內聚酯,是一種天然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其優點比PLA容易降解得多,不論在土壤還是在海水中,都可以自然降解。

Ballecho早前已造出PHA乒乓球的原型,並交給超越乒乓球訓練中心試用。楊炳昭和其他教練覺得效果不錯,在打球過程中感覺不到明顯分別,而且PHA乒乓球原型還較堅固,破裂大大減少。

鄧英杰透露,PHA乒乓球是以PHA為主要材料,加上環保無毒膠水及小量屬於商業秘密的合成材料製成。根據初步測試,若放在泥土中堆肥,大約3至4個月後可以完全降解PHA乒乓球原型的直徑和回彈力,亦符合40+標準的要求,唯一問題是重量超過5克。他計劃將PHA乒乓球造得薄一點,同時微調物料配方,以及改良接合工藝減重。他希望趕及在今年底研發出來,以「綠球科技」(GreenBaLLLL)的品牌推出。但在量產之前,將需要完成減重設計,取得國際乒聯的認可,以及委託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完成降解測試。

[新經濟新天地]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