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知多少 (二):治疗方法 (打针/手术)

The eye

Macular degeneration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legal blindness in Australia. (AAP) Source: AAP

下载SBS Audio应用程序

其他收听方式

近年来,血管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眼中风所造成的黄斑部水肿,都可以透过在眼内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剂来治疗,以降低视力严重受损(失明)的机会,尽可能延长可用视力的时间。


随着医学的进步,新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性黄斑部病变患者,可以达到视力改善的效果。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延续探讨黄斑病,究竟打针和动手术治疗的分别。 
黄斑病的黄金治疗期为病发的首3个月,透过打针入眼,收干渗漏情况。愈早发现并治疗,成效就愈好。当中七至八成病人视力退化的情况可回复稳定,并有好转并回复正常视力水平。

「干性老年黄斑病发」暂时未有标准的治疗方法。但「湿性」患者则可靠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Anti-VEGF,常见的药物有三种:Avastin、Lucentis、Eylea,还有一种为长效型类固醇Ozurdex) 去改善病情。纵使「干性」老年黄斑病变未有治疗方案,但因「干性」可演变成「湿性」,病人仍可靠覆诊和检查来控制病情恶化。若忽视处理,病发后半年才求医,有机会黄斑点下已增生血管,亦反覆出现渗漏,出血、出水的情况使黄斑点起疤,使感光细胞死亡的话,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力损失。大部分「湿性」老年黄斑病变患者会先打3针,大约每隔4至6星期一次。过程先会做局部麻醉并进行消毒,其后,放入眼皮扩张器固定位置,以小针头进行头内注射,期望阻止新增血管生长,改善视力。经注射3针药物后,只要血液散去,重拾视力机会大增!

需手术治疗的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初期的病征,只有中心视力模糊,物体扭曲变形,辨色力下降等。但除了血管相关黄斑病变之外,有另外一种的黄斑病变,与眼球的玻璃体退化或剥离有关。常见的包括:黄斑皱折、黄斑裂孔、黄斑板层裂孔、黄斑劈裂及近视性黄斑裂孔合并视网膜剥离。这些非血管性黄斑病变,必须透过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来治疗。

黄斑皱折

「黄斑皱折」通常发生在玻璃体后剥离之后,在黄斑部前形成一层增生膜,进而影响视力。当两眼视差过大,阅读困难或工作及生活受影响时就应该考虑动手术。手术时,医生通常会将黄斑前膜及内限膜一并移除,以避免再复发。手术后的视力,通常跟手术前视力有关,手术前视力愈好者,术后恢复视力通常较佳。由于手术并无紧急性,但到达需要手术程度时,也不要拖延,以免影响视力复原。视网膜剥离、发炎、血管性疾病、眼球手术后也易引起「黄斑皱折」。

黄斑裂孔

「黄斑裂孔」也是与眼球的玻璃体退化有关,疾病可以分为四期。第一期,也许有些许机会会自行愈合。但二至四期,就只能靠手术治疗。通常也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再将牵引的玻璃体及内限膜移除。如果裂孔过大,可以保留部份内限膜覆盖或填塞裂孔,再灌入长效气体,通常需要俯卧3-10天,依病情状况而定,初次手术成功率可以达九成以上,算是成功率高的手术。

黄斑板层裂孔

「黄斑板层裂孔」分为牵引性及退化性两种。通常牵引性的治疗效果较好,退化性则较差。但当在追踪过程中视力逐渐下降时,手术也是治疗的选择之一。高度近视患者在玻璃体退化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黄斑劈裂,当黄斑部中心凹剥离时,就应该考虑手术,以免进一步造成黄斑裂孔甚至变成「近视性黄斑裂孔合并视网膜剥离」。如果遇上这情况还是不要放弃,目前手术成功率也相当高,还是对视力维持有一定成效。

黄斑病变经手术后视力可进步,不要讳疾忌医延误治疗

手术之后,短期要依照医生指示的姿势俯卧。手术后,极少机会可能会感染、出血、眼压高视、视网膜剥离。最常见的后遗症是白内障,通常3-6个月之后需进一步检查。黄斑病变经接受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免延误治疗黄金时机。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或订阅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