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強制冷靜期或致半數美容公司結業 業界促港府擱置立法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 - 新聞 - 社會 - D190505

合約強制冷靜期或致半數美容公司結業 業界促港府擱置立法

社會

發布時間: 2019/05/05 13:52

最後更新: 2019/05/05 19:25

分享:

分享:

「美容業界冷靜期立法關注組」反對政府設美容業強制性冷靜期。(程志遠攝)

政府擬設美容及健身業強制性冷靜期,希望消費者能於冷靜期內退款,保障消費者權益。「美容業界冷靜期立法關注組(關注組)」今日(5日)發表問卷調查報告,指立法設強制性冷靜期後,近半美容公司會考慮結業。關注組要求政府擱置立法建議,又指業界會推行自願性冷靜期。

調查結果指出,美容業界憂慮立法令營商環境變差。在1,068份業界有效問卷中,93.8%擔心顧客濫用強制性冷靜期索償、67.9%會在立法後減少折扣,以維持足夠流動資金、47.4%指會考慮結業。關注組引用職訓局2016年數據指,全港約有1.2萬間美容及相關公司,如政府立法,將有約6千間公司結業。

關注組發言人梁美英指,立法扼殺業界與顧客之間的調解空間,有違調解優先的原則。梁又憂慮,部份顧客會濫用機制,無理向美容公司索償,「就好像買衫,有些人會穿一兩日就退款。」。梁又表示,業內近9成企業屬10人以下的中小企,根本無力應付龐大的行政工作。

關注組另一發言人何紹忠指,業界一直致力改進,他引述調查結果指,約20%美容公司已設自願性冷靜期,76.6%美容公司同意設自願性冷靜期。何指出,自願性冷靜期,比強制性冷靜期更有彈性,如可調整冷靜期日數,亦比強制性冷靜期更有調解空間。

關注組又指明白市民憂慮,業界自行處理冷靜期會出現良莠不齊的情況,所以未來會設立《美容院約章》,為業界提供指引,調查亦指66.5%美容院同意遵守《約章》。

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指,一刀切立法對美容業界極不公平,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執法,例如增加放蛇行動。他又指業界承諾推出自願性冷靜期,有助維持香港的自由締結合約精神,值得支持。

調查在今年3月21日至4月30日進行,共收集到2,177份有效問卷,包括1,068份業界有效問卷,以及1,109份顧客有效問卷。

消委會強調,無單一方案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要杜絕不良銷售手法,必須多管齊下包括訂立法例、加強規管、業界自律和嚴守法規、加強消費者教育等。

美容業的高壓銷售手法一直為人詬病,設立强制性冷靜期可增加對不良商戶的阻嚇作用,提升消費權益的保障,長遠重建業界形象和消費者的信心。

業界推行的自願性冷靜期多年來成效不彰,一般都受不同的條款細則所約束,不能達致設立冷靜期的目的。引入強制性冷靜期可助消費者在遇到高壓銷售時,無須提出理由盡快取消交易,取回付款,直接維護消費者權益。

至於濫用等執法問題,消委會認為政府的建議已作允份考慮和作出平衡,亦希望業界持開放態度提出意見,讓強制性冷靜期的立法工作盡快得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