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常見護眼食物葉黃素、枸杞怎麼選?怎麼吃才正確?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45,466

8種護眼食物拯救視力!葉黃素吃多傷胃?枸杞要避開1藥物?怎麼吃才正確?

現代社會生活離不開3C,國人視力問題愈趨惡化,國人8成以上普遍有屈光不正如近遠視、散光、老花等,乾眼症,白內障等問題,如何預防眼疾、保護視力?林佑彥中醫師教你善用食療護眼。

「吃了葉黃素想要保護眼睛,不僅沒效果,還覺得不舒服?」、「魚油到底可不可以吃?」、「枸杞菊花茶有效嗎?決明子茶為什麼有人喝了會拉肚子?」

我的門診患者約有7成以上是因眼病來求診,上述問題經常出現在門診中。這幾年發現,護眼食品也有中醫證型的區分,但用錯會讓疾病更惡化。(推薦閱讀:6大營養素,吃出好視力

葉黃素、蝦紅素從食物攝取即可

1.葉黃素

性味苦寒,主要能瀉火,現代藥理認為可作用在黃斑部,吸收自由基,防止紫外線傷害黃斑部。臨床上發現可改善用眼過度造成的痠澀疲勞,但對已損傷的視網膜與黃斑部效果不多。葉黃素本身太寒,吃愈多愈冷,容易傷陽氣。如果1天服用超過10mg有效葉黃素或超過15mg的游離性葉黃素就容易過寒,會出現鼻癢想打噴嚏;如果脾胃虛弱容易先出現上腹悶痛、腹瀉,時間長則腸胃受寒過重,會反覆胃痛,甚至傷陽氣。

食材──大部分深綠色蔬果與黃色蔬果都含葉黃素,如玉米、酪梨、奇異果、南瓜、橘子、柳丁、綠花椰菜等,尤以菠菜、芥菜、地瓜葉更合適。雞蛋的蛋黃也含有豐富葉黃素,是一味很特別的中藥材,具有養陰寧心補脾胃的效果。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葉黃素食物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2.花青素

性味酸寒,現代研究指出,可以預防視網膜被氧化壓力破壞,防止細胞凋亡,抗血管新生。我臨床上發現,可增加視網膜氣血供應量。不過據我的觀察,山桑子(又稱歐洲藍莓)會使心氣不易順利走出來,反而讓心脈變緊繃;藍莓則沒那麼鎖,也更滋潤一些。

食材──藍黑色的莓果如藍莓、草莓、蔓越莓及紫色植物如茄子、葡萄、桑葚、紫色甘藍菜;紅色植物如蘋果、枸杞等,皆是從天然食物中可以攝取到花青素的食物。

花青素食物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3.蝦紅素(蝦青素)

性質偏寒,研究指出,除了身體其他各處外,也可以在眼底毛細血管達到抗氧化,作用類似葉黃素但效果較強效。但就中醫臨床來看,類似刷除眼底的代謝廢物,雖然沒像葉黃素那麼寒,但因為作用太強烈,反而讓眼底氣機不順暢,以平常人的狀況並不太需要使用蝦紅素,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食材──大多存在於藻類與海洋生物裡,主要由雨生紅球藻生成,鮭魚、蟹類、甲殼類體內也有,如果體質沒過寒或過敏,吃一些蝦也能得到效果。

4.魚油

油脂類本身比較黏滯,現代研究指出,魚油裡面的成分只有DHA 可以進入眼底,防止感光細胞損傷。魚油類似中醫所說的「痰濕」,是人體的病理產物,大多是人體不要的東西,容易使氣血循環不順暢。

食材──DHA大多存在深海魚類,金槍魚、鮪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或是含有Omega3的食物也可以補充到DHA,如奇亞籽、酪梨、豆腐、核桃、橄欖油等。

枸杞、決明子 腸胃虛弱者勿過量食用

5.枸杞子

性味甘平,現代研究發現,可以延緩青光眼造成的視神經損傷,亦有神經保護作用。中醫認為可補肝腎明目,臨床上通常不會單獨使用,搭配菊花可緩解眼睛疲勞,對右眼的效果比左眼好。有潤腸效果,搭配菊花吃多容易軟便甚至腹瀉,腸胃虛弱者要小心使用。此外,枸杞子與西藥的Warfarin(可邁丁、可化凝等)有交互作用,可能增加凝血時間(INR值),有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使用前請先由醫師診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護眼食物桑葚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6.桑葚

性味甘寒,較枸杞來得涼,可以補肝腎而明目。新鮮的桑葚為佳,乾燥的果實效果比較沒那麼明顯;紫色的成熟果實最有效,紅色效果就沒那麼好,甚至不建議。果汁、果醬、果醋都可以,但不要用酒。與枸杞使用上的區别在於枸杞補得比較深在眼底,桑葚比較淺涵蓋眼球後2/3。

桑葚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及透明質酸,不宜過量食用,否則易發生血性腸炎。1天最多10餘顆已經極限。

7.決明子

性味甘苦鹹寒,主瀉肝火,防止火熱損傷陰血,一般臨床上是用在肝火旺所造成的眼病,僅能少量煎煮服用,1天使用量不超過10~15克。氣虛不宜使用,孕婦也要小心。若長期使用需由專業合格中醫師評估。

8.桂圓

性味甘溫,主要不是治療眼睛,而是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因為臨床上眼睛問題一半與血液循有關,又有一部分是血液供應不足,所以在補心脾之後營養眼睛。因過於燥熱且太甜,量多容易便秘、乾、嘴破,陰虛有火患者不建議單獨使用。正常人一天吃3~5顆也容易上火,請由醫師評估使用。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本文節錄自《眼癒力:中醫眼科診治照護,治療+保健一次看明白》,作者為台中市祥峻中醫診所副院長林佑彥。由原水文化出版授權康健雜誌原文轉載,圖文經編輯並增訂小標。)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