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不到中國錢沒關係】中國營收減少近 10%,但新興市場可能讓蘋果用低價策略搶市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賺不到中國錢沒關係】中國營收減少近 10%,但新興市場可能讓蘋果用低價策略搶市

根據蘋果近日公開的財報顯示,該公司 iPhone 銷售量年減達 10% ,獲利從 513.3 億美元降至 459.6 億美元,尤其中國市場營收下降 8% 被外界認為是最大主因,只不過蘋果財務長 Luca Maestri 卻駁斥了這種說法,指出外界太過關注蘋果於中國的銷售數字,新興市場反而才是公司接下來的主力目標。

Luca Maestri 在蘋果財報會議上表示,公司現在十分關注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墨西哥、土耳其、巴西和印尼等新興市場的發展潛力,財報上看見了這些地區銷售量的成長,但不可否認蘋果於新興國家的佔有率仍然偏低。

Luca Maestri 特別指出,新興市場人口數量龐大且不斷增長,蘋果產品於這些地方的銷售已經開始取得進展,只不過科技媒體《TechCrunch》調閱蘋果財報資料後發現,即便 Luca Maestri 確實點出了人口成長的事實,但實際數據或許並不像她所表現得如此樂觀。

掌握 AI 趨勢 & 活動資訊一點都不難!訂閱電子報,每週四一起《AI TOgether》

感謝訂閱!隨時注意信箱的最新資訊

蘋果 2024 財年第二財季的業績報告顯示,美洲(包括巴西和墨西哥等地)的淨銷售額,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從 378 億美元下降至 373 億美元;截至 3 月 31 日,亞太其他地區(包括印度和越南等新興市場)的銷售額,則從 2023 年第二季的 81 億美元砍到僅剩 67 億美元,下降幅度亦有 17%。

雖然表面上新興市場與中國相同,獲利都呈現出下降趨勢,但只看單一數字也許會造成誤解,畢竟於新興國家所銷售的蘋果裝置和服務,其產品定價本來就會較成熟的已開發地區來得更低。

蘋果主動降低負擔能力門檻

對此 Luca Maestri 表示,蘋果試圖透過多種解決方案,例如以舊換新計劃或分期優惠等等,促進新興市場消費者購買蘋果裝置的意願,官方也會於未來主動降低負擔能力門檻,讓客戶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入手蘋果推出的各項產品。

儘管蘋果不斷強調新興國家對於公司業務的重要性,但中國畢竟還是蘋果現時的第三大市場,跟 OPPO、小米等中國企業持續性的激烈廝殺,顯然並不能讓投資人感到安心,同時另一項不穩定因素,即中國朝令夕改的國家政策,對於蘋果而言也是個麻煩。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資料,在遭到美國制裁且完全邊緣化之後,華為於中國的手機銷量較前一年增長了近 70%,但蘋果手機銷量卻下降了 19%。2023 年 9 月,中國開始禁止政府官員於工作場所使用 iPhone,作為反制美國針對華為禁售行動的回應。

【延伸閱讀】

◆一文掌握蘋果財報:Mac 和服務事業為亮點、大中華表現優預期、本季營收料重返成長

◆【我們在等平價版啦】蘋果 Vision Pro 一週已經賣不出幾台,消費者抱怨 4 大缺點!

◆AI PC 熱戰還沒人拿到全部好牌!一文拆解微軟、Google、蘋果為首的觀賽重點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TechCrunch》《Apple》。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