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品牌YanYan、Ponder.er與YMDH創辦人: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 ELLE HK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品牌YanYan、Ponder.er與YMDH創辦人:重新定義香港時裝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品牌YanYan、Ponder.er與YMDH創辦人: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FRANCIS WONG; photo assistant KITTY HO; stylist ALEX NG; styling assistant SUKI SHUM; hair & makeup ANNIE KWOK & CHILI FONG; model KAT CHENG at PRIMO MODEL; text & coordination TOMMY WAN.
READ MORE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品牌YanYan、Ponder.er與YMDH創辦人: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香港時裝對你來說有怎樣的意義?快時尚和國際大品牌盛行的年代,彷彿服裝上的標籤就 已經定義了衣物的價值,還有沒有人會去深思設計師希望透過服裝述說的故事,本地時裝品牌又該如何自處?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今期《 ELLE 》找來三個香港本地時裝品牌的創辦人,分別是 YanYan 的 Phyllis 和 Suzzie、Ponder.er 的 Alex 和 Derek,以及 YMDH 的 Jason,分享他們的設計理 念,以及如何透過設計反映香港文化,讓我們以他們的視角重新欣賞香港時裝。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城市的色彩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香港素來被形容為石屎森林,人口密度高,數之不清的摩天大樓,感覺就是個充滿商業價值且缺少人情味的城市。本地時裝品牌 YanYan 卻以「人」為本,從被忽略的街道以及城市角落裡,找回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編織成一套又一套充滿人情味的服裝。「我們的文化很特別,有很多東西混合的元素,同時包含了快和慢的感覺;有懷舊,也有追逐潮流;既有固執,也有豁達( 笑 ), 真的很難解釋。」品牌創辦人Phyllis 和 Suzzie 如是說,也許這種充滿矛盾的個性,正是屬於香港人性化的一面。

每一件衣服的價值

品牌名稱 YanYan 的「YY」,倒過來看就是中文字的「人人」,也是品牌的核心價值所在。「最主要想表達的理念就是我們的衣服是由人類所製作的!將整個製作過程變得人性化很重要,購買服裝的客人可以了解在設計和生產服裝時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同時我們也希望藉此向自身的文化和傳統致敬,並在設計中加入我們的個人特質,令設計變得更特別和真實。」她們認為,即使現時大部分的服裝製作都充滿自動化的生產過程,「人」的價值依然不可或缺。「我們應該欣賞服裝生產中涉及的不同身份和技能,讓客人了解一件衣服背後的價值。所以我們添加了很多明顯和微妙的細節,讓穿着服裝的人能夠體會到我們在每件作品上投入了多少愛和努力。

香港時裝不應該是被遺忘的過去,全球時裝產業發展興盛的時代,Phyllis 和 Suzzie 選擇為屬於自己的文化發聲。「我們城市的服裝製造歷史悠久而深厚,但有時卻被忽視了。我們仍然有一個由設計師、代理商和採購商組成的龐大行業,為海外的客人生產精美的產品。香港的設計師其實非常多元化,他們有很多強烈而清晰的觀點,並通過作品很好地表達出來。」在她們的設計上,我們可以找到現今快時尚所缺乏的人性,將傳統的懷舊元素以年輕人的視野重新演繹,告訴大家何謂新一代的香港設計。

街頭角落的靈感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Phyllis 和 Suzzie 的青少年時期都是在旺角和銅鑼灣的小商場和漫畫書店,加上西貢的海灘度過,這種城市裡俏皮、青春的海灘女孩氛圍正是組成她們審美的重要因素。「我們喜歡分享香港文化中可愛的部分,像是百子圖就在其他地方並不常見,希望讓更多人能欣賞我們的文化,從而減少文化挪用。」每個微妙的細節,比如建築物的色彩、茶餐廳的瓷磚,也是構成香港城市色調的一部分。將這種色彩投射到設計上,你可以在衣服上找到屬於自己身處的角落,找到我們獨特的歸屬感。

「我們從小事中找到很多靈感,所以當我們構思新系列的時候,通常會從參觀深水埗開始,然後到處走走看看裝飾和布料,直至找到一些可能激發該系列想要講述的故事。我們也喜歡老人家對自我表達和舒適那種無憂無慮的態度,所以這樣的地方很有趣。」對她們來說,表達自我的最理想方式就是穿着讓自己快樂和舒適的衣服,不用在意他人的想法。Phyllis和Suzzie 每天散步在香港的街道上,觀察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拉起連結人們的絲線,編織成「人人」都可以穿着的服裝。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流動時裝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社會上總是給予我們形形色色的規限,到底我們應該要活成甚麼模樣?本地時裝品牌 Ponder.er 的名字本身已經帶有沉思及平衡的意思,更包含兩位創辦人 Alex 和 Derek 對美學的見解。雖然二人意見未必永遠一致,但這樣的考驗正好讓他們能從多角度看待品牌發展的方向,共通點就是他們都希望打破男裝界別的框架。「品牌名字同時亦想表達我們很多思考的過程不需要答案,邀請觀眾與我們一起思考關於性別和社會上的議題。」

矛盾之間的平衡

Alex和Derek自認不是很男性化的男生,因此成長過程中身邊的人一直對他們給予有趣的評價;他們希望透過自身經歷,讓人們了解社會對我們所制定的不合理指標。「就像社會對女性會有固定的期望,男生也可能不敢穿粉紅色,所以品牌對衣服的改動也是拋出問題讓觀眾去思考時裝與性別之間的關係。」透過模糊化男女裝的界限,品牌會運用比較柔和的布料去製作平常男裝的版型,即使是西裝也會做到軟硬適中和舒適的感覺,加上於女裝比較常用的smocking(縮褶)手法,從而創造出全新的時尚觀念。

「我們一直在香港成長,來自傳統的家庭,卻在比較七彩繽紛的倫敦學習時裝設計,所以回到香港成立品牌時希望設立一個平衡點,讓大家能很舒適地欣賞到多姿多采的設計。」他們認為香港文化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充滿衝突和矛盾點,大家都很喜歡罵香港,但正是愛這個地方才會有很多不滿想要宣洩。「而香港人說話的方式,像茶餐廳的職員,感覺不太友善,卻是一種另類的人情味,這種愛恨交纏的感覺是香港不言而喻的特色。」Alex和Derek就把這種矛盾轉化到衣服上,設計中有着很多透視的元素卻不是張牙舞爪的性感,在常見的服裝版型上加入小細節令它們處於可穿着與不可穿着之間,變得像香港一樣充滿挑戰。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多元化美學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作為香港設計師,Alex和Derek認為要做出具本土文化的服裝,重點同樣是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以生活經歷作寫照。「我們品牌之前也有製作過一段影片,訪問了香港七位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者,他們對香港的想法是甚麼,以及他們穿着我們的衣服會有怎樣的感覺。」香港不但是中西合璧的地方,更充滿不同經歷和背景的人,因此不同的設計師會表達出不一樣的方向。「大家的設計都充滿着多樣性,共同的影響就是香港充滿着不同的顏色和質感,另外就是香港以前80、90年代巨星穿着的風格,如張國榮和梅艷芳等等,亦影響着不少品牌的美學。」

「我們每次設計的靈感主要也是來自日常生活,看看街上行人的穿搭,不一定是特別顯眼的衣着,甚至可能是深水埗伯伯的懷舊衣物,也是日常的寫照。」Alex和Derek也會把品牌的衣服交給朋友們試穿,從反饋中觀察工藝上的可塑性,根據這些經驗以及身邊人的故事,找出新設計的靈感。「每一季的主題也是和性別觀念有關,以往的男性觀念在現今的年代以我們的手法演繹會是如何。」就像藝術在傳統觀念中可能被認為是不重要和不值錢的,打破這些固有的觀念,從生活入手,讓Ponder.er以流動時裝為香港帶來一絲改變的漣漪。

玩味街頭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人生在世,看似很長的一輩子,倘若勞勞碌碌地生活,驀然回首,一切在眨眼間就已經過去。何不把握這個只有一次的機會,發揮創意玩到盡?本地時裝品牌YMDH單從品牌名字就已經開始玩,「You Make Daddy Happy」的名字在女兒出生前原有另一個更反叛的意思,但創辦人Jason在與女兒的相處之間,悟出更多的人生樂趣,希望把對人生的玩樂態度透過設計融合香港本土元素反映出來。「因為女兒沒有受到很多的規範,所以擁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有時候我也會和棗棗(女兒)一起研究衣着穿搭。」

這一代的香港情懷

第一眼看到YMDH的服裝,就會感受到濃烈的街頭風格,多元化的穿着方式、解構主義、結合傳統地道工藝與飾物配襯,每一件設計都是Jason為生活在混沌年代的年輕人發聲的途徑。「品牌最大的特點可說是幽默,具玩味性的設計作風。我平日會多留意生活日常的小細節,嘗試改變大眾對一些基本認知的看法。」他說到以往提及香港設計,很多設計師都喜歡把燒賣、蛋撻、紅白藍這些普遍具香港元素的事物放到設計上,就認為是「香港特色」,但其實還有更多的香港文化正在發酵。「大家都很認真地玩。只視乎你接觸得到與否。我喜歡香港這個地方,是我土生土長,也是講廣東話的地方。」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Jason和大部分90後一樣見證了香港的文化交融,每一季的系列當中雖然能感受到傳統的懷舊元素,卻又不會陳腔濫調地直接套用,只有仔細觀察才能發現那些讓你感到驚喜的香港地回憶。「香港原是個中西文化匯集的地方,加上從小看港產片,深受港式無厘頭的幽默感熏陶。更有幸在大學生涯中,參與了數次出訪西班牙、英國及歐洲等地的交流團,令我把中西文化結合的演繹手法,自創得別有一番風味。」

對所做之事的熱愛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我很多時候都在街頭尋找靈感,又或是閒時的一些無聊想法,最主要是當下所作出的一些探索。」問到每一次構思新系列的靈感,Jason認為自己也算是一個deadline fighter,對他來說要找到系列的方向並不困難,最難的往往在於實踐。「要把心裡的想法實行,需要花費我很多的勇氣、金錢和時間。打破心理關口後,通常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然後匆匆地創作,再製作一些想穿的衣服。」很多時候我們腦海裡都充斥着無數個想要實行的念頭,但往往想太多,到真正動手時才發現原來距離完成還要走很遠的路。不過也許正是這種拼死一搏的精神,才能激發出最多的創意,讓他製作出一個又一個充滿激情的系列。

獨立品牌在香港經營需要面對不少困難,資金、製作成本或是宣傳通通都沒有大公司在背後支撐,什麼是讓Jason堅持下去的動力?「有時靜下來,覺得品牌能在香港營運至今已經是很大的成就。最重要還是要感恩,只要靜下來想一想,其實品牌創立以來的每一刻都很深刻,讓我期待接下來的挑戰。」最後他亦寄予其他同樣在香港打拼的時裝設計師們,只有真心愛,並嘗試感受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原貌,了解和觀察這裏的人的生活,自然就能創作出具靈魂的設計。「我其實也沒有刻意表達香港文化在我的設計上,我只是在做愛做之事。」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香港時裝品牌前景

專訪香港本地時裝設計師:重新定義香港時裝

ELLE :現時香港的本土設計師面對着甚麼困難?你們又如何作出突破?

YanYan:最大的挑戰是試圖弄清楚銷售渠道、曝光策略應該是甚麼,然後如何將其付諸實踐。 國內外品牌眾多,想要脫穎而出確實很困難。尋找合適的零售合作夥伴,保持靈活性並願意與他們合作非常重要。香港人往往非常保守,不敢嘗試新品牌,但特別是對於像我們這樣的小品牌來說,客人的支持對於我們的生存和成長至關重要。

Ponder.er:香港比較缺少擁有技能的技術人員,例如製作服裝時的打版和縫紉師傅,以前香港是製衣業盛行的地方,但可能薪金和租金等的問題令這些工廠遷移到內地。經過整個疫情,不論在世界各地經營品牌也非常吃力,而香港人對本土時裝品牌的支持度依然偏低,要和其他地方市場接軌有一定難度,慶幸這種風氣在慢慢改變,本地的顧客也願意去嘗試香港的新品牌。

YMDH:我們都面對着空間和時間的問題,租金昂貴令設計師缺乏創作空間。作品亦需要多點時間去讓人感受,但往往香港的時裝潮流文化都是匆匆來匆匆去。

ELLE :除了品牌本身以外,香港的環境可以怎樣幫助到更多有潛力的本土設計師繼續發展?

YanYan:幸運地有一些非常忠實的客戶定期支持我們,其中一些人甚至向我們給予了善意的讚美和鼓勵。我們還得到了一些香港大型零售店的大力支持,令我們能接觸到新客戶。我們發現客人以及大型零售合作夥伴的直接支持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Ponder.er:香港其實有很多很好的平台去聚集有才華的設計師,不單是時裝界,也可以是珠寶、IT或應用程式等的行業,幫助有潛力的本土設計師繼續發展,透過不同的合作或是工作坊讓更多人認識他們,帶動更多創意文化崛起,讓大家發現設計對改變城市文化的力量。

YMDH:香港的環境實在是過於急促,所以要保持自己的節奏。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就能繼續支持走下去 。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立即登記接收
image with no details
ELLE MAGAZINE
全城最精采訂閱優惠
立即訂閱
image with no details
專享
COSMART 最新優惠
成為免費會員
立即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