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時淡定不用怕,最安全的地方有這9個! – MamaClub HK | 媽媽嘅專屬資訊平台
貼士輕鬆生活

地震時淡定不用怕,最安全的地方有這9個!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最近關於地震傳言好驚啊!上班上到一半、或是在家中就突然一陣搖晃,尤其是住在高樓層的我們更是覺得膽顫心驚!每次看到臉書動態上,一堆人發出的地震貼文,往往別的地方感覺到的搖晃程度又更大,實在覺得不得不提早防範。每次地震一來、或頻繁地出現,總是會令我們惴惴不安!小編便為大家整理出幾個地震時最安全與最危險的地方,來看看平時你是否也做好準備了嗎?

地震時最安全的9個地方(絕大部分人們能存活的處所)

① 站在堅固建築物的頂端
② 站在戶外空曠地區的正中央,確保沒有任何東西能壓到你
③ 躲在兩個大型物體的中間(兩頂床的中間、兩輛車的中間、兩排桌子的中間),並壓低蜷縮身體
④ 蜷縮在辦公室金庫旁或紙堆的旁邊
⑤ 在屋內時,緊靠著體積巨大的物體(如堅實的大型家具旁、蹲在爐灶旁、蜷縮在沙發旁邊的地上)
⑥ 在房間時,蜷縮在床角下或櫥櫃旁
⑦ 在外面商店的時候,蜷縮在櫃台旁或吧台旁
⑧ 緊靠在直樑的旁邊
⑨ 位於建築物地下室時,緊靠外牆邊緣,是安全的

地震時最安全的9個地方

在地震發生時,9處最容易致命的場所(絕大部分死者被發現的處所)

① 在電梯內與樓梯上
② 在壓扁的物體內外(如桌子底下、車內)
③ 天花板橫樑的下方
④ 倒塌建築物的門口
⑤ 建築物的底層中央
⑥ 地震時待在建築物底層中央,且距離外牆3公尺以上遠
⑦ 待在『磚砌』建築物內,且距離外牆不到3公尺的距離
⑧ 倒塌後失火的場所
⑨ 高架橋的路面中間

推薦閱讀:花蓮強震:面對地表最狂暴力量,我們如何求生?

地震時,在好幾層樓高的建築物內,該怎麼辦?

請冷靜,躺下,以胎兒般蜷縮的姿勢,緊靠在床的旁邊或沙發的旁邊。當地震停了、建築物沒有倒塌時,不要立刻移動,更不要急著衝下樓梯。等所有驚恐逃命的人們全都逃下樓後,你再跟在後面即可。如果樓梯在承受一群驚恐逃命人群的重量下,沒有因過重而坍塌,此時對你而言,才是安全可以走的樓梯。

地震時,在地下室該怎麼辦?

只要你緊靠著地下室的外牆周圍,地下室是相對安全的。但地下室的中間是非常不安全的。以美國世界貿易中心的事件為例,建築物裏的外牆周圍形成很大生存空間,讓貼近外牆的數以千計民眾安全存活了,但是建築物中央區域則嚴重粉碎,並把整個地下鐵火車壓扁成只有一吋的厚度。

地震時,在開車該怎麼辦?

把車子停在路旁,但不能停放在橋下或任何可能壓到車子的物體下。

地震時,是否會遭受玻璃碎片波及?

基本上,如果是在室內的人,不用太擔心玻璃破掉的問題。當建築物空氣壓力增加、空間減少時,玻璃碎片是向屋外噴的。反而是在建築物外面的人,應該要跑到街道中間,避免被破裂玻璃砸到。

地震時,若學校倒塌,會發生什麼事?

當天花板墜落在桌面上時,所有課桌椅的桌腳均會斷掉。天花板因為有許多支撐點,不會破裂,掉下來時整片完整無缺,但整片天花板的重量會壓斷所有課桌椅的桌腳。地震來時,若能躲在一排排課桌椅間的走道、身體壓低,則是安全的,而且可以沿著課桌椅間的走道縫隙爬出去。

地震時最安全的9個地方

地震中的自救要領

◆貓、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自然地蜷縮起身體。地震時,你也應這麼做。這是一種安全的本能,而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便可做到。靠近一個物體,一個沙發,或一個大物体,結果它僅受到輕微的擠壓。

◆如果晚上發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簡單地滾下床。床的周圍便是一個安全的空間。

◆如果地震發生,你正在看電視,不能迅速地從門或窗口逃離,那就在靠近沙發、或椅子的旁邊躺下,然後蜷縮起來。

推薦閱讀:消防署:地震沒桌子往外跑?抗震保命三步驟

◆地震時,在車內的人會被路邊墜落的物體砸傷。建議離開車輛,靠近車輛坐下,或躺在車子旁邊就可以了。所有被壓垮的車輛旁邊都有一定的空間,除非車輛是被物體垂直落下。

◆在報社或辦公室裡堆有很多報紙的地方,因為紙張不容易受擠壓,在紙堆旁可找到一個比較大的空間掩護。

在地震中,木質建築物最牢固。木頭具有彈性,並且與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動。如果木質建築物倒塌了,會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間,而且,木質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磚塊材料則會破碎成一塊塊更小的磚。磚塊會造成人員受傷,但是,被磚塊壓傷的人遠比被水泥壓傷的人數要少得多。

◆大樓倒塌時,被發現很多人在門口死亡。這是怎麼回事?如你站在門框下,當門框向前或向後倒下時,你會被頭頂上的屋頂砸傷。如門框向側面倒下,你會被壓在當中,所以,不管怎麼樣,你都會受到致命傷害!

千萬不要走樓梯,因樓梯與建築物搖晃頻率不同,樓梯和大樓的結構物會不斷發生個別碰撞。人在樓梯上時,會被樓梯的台階割斷,會造成很恐怖的毀傷!就算樓梯沒有倒塌,也要遠離樓梯,哪怕不是因為地震而斷裂,還會因為承受過多的人群而坍塌。

儘量靠近建築物的外牆或離開建築物,靠近牆的外側遠比內側要好。你越靠近建築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徑被阻擋的可能性就越大。

Tags

MamaClub

媽媽最關心嘅食、衣、住、行、育、樂嘅大小資訊,無論妳喺邊個階段嘅媽媽、媳婦或者婆婆都可以喺度揾到妳需要嘅精彩內容。歡迎加入MamaClub我哋一齊分享「湊仔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