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進化(4)分析基因選擇最佳療法 日經中文網

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癌症治療進化(4)分析基因選擇最佳療法

癌症治療進化(4)分析基因選擇最佳療法

2023/02/27

PRINT

       在日本,各種癌症中患者最多的是大腸癌,每年約有16萬人發病。按現在的標準治療方式,為了抑制手術後復發,要使用抗癌藥。患者每天都要與副作用鬥爭。

 

大腸癌術後一般要使用抗癌藥(照片由日本九州大學提供)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抗癌藥僅在有限的患者身上産生效果。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東醫院副院長吉野孝之表示,「20人中有19人並未受益於抗癌藥」。九州大學準教授衝英次目睹了很多抗癌藥的副作用導致手腳麻木、受後遺症困擾的患,他表示「經常感到著急和遺憾」。

 

       如果提前弄清抗癌藥對其無效的患者,應該能盡可能減少副作用造成的痛苦——出於這樣的問題意識,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和九州大學啟動了數千人規模的研究。

 

       分析手術後的大腸癌患者的血液,結果發現,源自癌症的基因呈陽性的患者使用抗癌藥後,復發風險下降。另一方面,對呈陰性的患者而言,抗癌藥使用與否不會給復發風險造成顯著差異。現階段將進一步進行驗證,不過衝英次表示「給陰性患者使用抗癌藥可能沒有效果」。

 

       在通過基因分析尋找最佳療法的「癌症基因組醫療」領域領跑的是海外。

 

       美國總統拜登提出,「今後25年內將癌症死亡率至少降低50%。將癌症從宣告死亡變為可治療的疾病」。這一充滿野心的目標被稱為「癌症登月計劃(Cancer Moonshot)」。在達成這一目標方面,受到關注的是血液檢測的運用。

 

       美國在通過血液中的基因同時檢測多種癌症的多癌種早期檢測(MCED)領域具有優勢。美國企業已實現實用化的檢測産品「Galleri」能一次性檢測超過50種癌症。正在加強根據診斷結果推動早期治療和預防的良性循環。

 

       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從日本人在一生中被診斷為癌症的概率來看,男性達到6成多,女性達到5成多。在每2人中就有1人患癌症的情況下,兼顧日常生活和治療的需求異常地強烈。如果儘快發現最佳療法,「受副作用困擾的患者將減少,生活質量將大幅改善」(衝英次),正因此,癌症基因組醫療的普及值得期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田倫志、草鹽拓郎、高城裕太、齋藤萌、滿武里奈、藤井寬子
 

        (本連載完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

二維碼

日經中文網
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38202.37-632.7305/08close
日經亞洲300i1731.724.8205/08close
美元/日元155.541.4305/0902:10
美元/人民元7.22430.005905/0818:01
道瓊斯指數38970.4586.1905/0813:05
富時1008354.05040.38005/0816:35
上海綜合3128.4798-19.258205/08close
恒生指數18313.86-165.5105/08close
紐約黃金2315.2-6.405/07close

關於日經指數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