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老2.0》:40歲後每10年大腦容量減少5%,這10件小事助你顧大腦防失智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慢老2.0》:40歲後每10年大腦容量減少5%,這10件小事助你顧大腦防失智

《慢老2.0》:40歲後每10年大腦容量減少5%,這10件小事助你顧大腦防失智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詹迪爾醫師建議多使用非慣用手。他形容大腦是個花園,必須灌溉和刺激,而且要照顧到每個角落,尤其是被忽視的角落。例如左手,當你不用或很少用,運動皮層會告訴右頂葉,那裡不太用到,可以削弱。詹迪爾醫師建議,簡單用左手拿手機或點滑鼠,就有效果。

文:黃惠如

十分鐘活化大腦的十種方法

神經科學家威勒米爾(Kristen Willeumier)說:「腦的構造非常複雜,但改變大腦卻非常簡單,而且無論幾歲都可以做到。」

威勒米爾在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完成博士後研究,之後任職於知名的亞曼診所(Amen Clinics)。此診所以提供精密的大腦影像著稱,威勒米爾在此看過無數病例和病人的腦部影像,得知改變生活習慣並持之以恆,就能大幅改善大腦的健康狀態。

她也曾治療並研究腦損傷的職業橄欖球員,發現只要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就能修復大腦功能。

威勒米爾在《大腦逆齡指南》(Biohack Your Brain)一書中指出,四十歲開始,平均每十年大腦容量減少五%。但這只是平均值,如果你從此開始保護大腦,並成為生活習慣,就有可能減緩大腦容量減少的幅度。她總是對病人說,無論幾歲,「不要拋棄你的大腦」。

十件小事,顧大腦防失智

十分鐘就能活化大腦,以下十種方法可以幫助你:

  • 快走

只需短時間運動,就能增加大腦血流,提高創造力。工作中,覺得大腦不靈光,待會兒又有重要會議,想要有好表現,可以試試在辦公室裡快走。

  • 吃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不僅有豐富的礦物質,更有類黃酮等植化素。類黃酮可以消除自由基,促進大腦供氧與血流。研究發現,兩小時前吃黑巧克力,可以增加記憶力和反應速度。但僅限於黑巧克力,威勒米爾接受採訪時說:「可可含量要高於七○%,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幾乎不含類黃酮。」

  • 坐直伸展背肌

只是挺胸,伸長脖子和背肌,就能提高大腦血流。姿勢端正,也可以帶來自信。腦外科醫師、神經科學家詹迪爾(Rahul Jandial)博士告訴《CNBC》:「大腦就應該放在挺直的身體上。」當人們站立或行走時,大腦會產生一種蛋白質,稱為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可以增進大腦表現。

  • 用非慣用手

只是換用左手(或右手)寫字這樣的小練習,就能將大腦帶離舒適區,連結舊的神經元,也長出新的神經元。經常打字或用手機輸入的人,用紙筆寫字也能刺激大腦。

詹迪爾醫師建議多使用非慣用手。他形容大腦是個花園,必須灌溉和刺激,而且要照顧到每個角落,尤其是被忽視的角落。例如左手,當你不用或很少用,運動皮層會告訴右頂葉,那裡不太用到,可以削弱。詹迪爾醫師建議,簡單用左手拿手機或點滑鼠,就有效果。

  • 吃一碗藍莓(或桑葚)

想要新生神經元?多吃藍莓。藍莓有類黃酮和多酚類成分,這些成分可以促進合成神經元。台灣本土的莓類,是清明過後就進入盛產期的桑葚。桑葚的花青素、多酚類成分也不遑多讓。

  • 每天學新單字

增加語彙,可以提升認知功能與智力,讓海馬迴可以持續新增神經元。增加字彙量的手機應用程式很多,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下載。

  • 腦中預演一整天行程

一早把一整天的行程、工作,像看電影一樣想過一遍。這個方法不只能安頓心靈,減少壓力,更能讓生活、工作更正面。許多企業經營者、職業運動選手在重要活動之前,都會使用這個戰術,並日日練習成為習慣。

  • 放空十分鐘

待在沒有電視、沒有手機的房間,沒有收到訊息的叮咚聲,也沒有電視節目的吵雜聲,遠離這些聲音帶來的分心與壓力,閉眼或睜眼都無妨,靜靜坐著十分鐘,這個練習可以鎮定交感神經,如果早晨練習,一整天都比較容易控制自己的精神和情緒。

  • 用香味消除壓力

在家裡或辦公室用精油,可減緩壓力,安定交感神經,改變腦波,甚至提升認知功能。薰衣草精油可以減輕壓力,佛手柑可以增加活力,乳香精油可以促進大腦氧氣供給。

  • 每天感謝一件事

日本腦科學博士岩崎一郎認為,只要感恩,就能讓腦部出現正面變化。生活艱苦卻依舊感恩的人,能建立感恩的大腦迴路。

寫下一件感謝的事,貼在每天會看到許多次的地方,如浴室鏡子、冰箱門上或電腦旁,這小小的提醒,會讓你舒緩壓力,提振心情。這些小事就能對大腦有益,如威勒米爾提醒的,「不要拋棄你的大腦」,因為你將一輩子用它。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慢老2.0:不是活得更老,而是延長健康中年! 全面升級健腦、強肌、抗衰的日常習慣》,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黃惠如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覺得自己還年輕,但身體卻老了?
打造可以長久使用的身體與心靈,
老年可以是你一生中最短的時期。

30多歲就渾身疼痛?40多歲就忘東忘西?50多歲就全身衰弱?
慢老2.0,升級六大科學的新主張、新觀點,幫助你聰明應對各種老化痛點。
你可能活得比想像的更久,但你準備好了嗎?不是年紀到了就一定會衰老,最新科學發現,透過健康、有效的方式,可以避免「老年病」提早上身。
繼2019年出版《慢老》,深耕健康醫療新聞超過20年的黃惠如,面對超高齡社會迫近,百歲人生來臨,提出「縮短老年期,延長健康中年」的新主張。
《慢老》幫你建立不顯老的日常習慣,《慢老2.0》從習慣中,幫你推倒往後仰賴別人照顧的高牆,為人生最後10年的生命品質奮戰,也讓所愛的人不用為照顧所苦。

本書彙整最新醫學研究、提出東西方抗衰技巧,帶你掌握6大慢老新主張,在生活中多創造一些明朗溫暖的日子。

  • 防止3種殺手級老化:科學新觀點,遠離腦中風、失智、骨鬆、肌少是首要
  • 把運動當第二天性︰世衛最新運動指南,活到老動到老,日行7500步
  • 能吃就是福,吃多樣點:最重食育的日本,新提倡一天至少吃10類食物
  • 睡眠變成你的超能力︰沐浴在晨光、壓縮藍光,最能改善睡眠
  • 樂於當菜鳥︰最新研究證實,學到老,才能活到老
  • 預習被照顧:結合醫師、家人、鄰居等建立關懷圈,不獨自承擔,是新孝道

懂生活的人喜樂,愛學習的人有所追求,
你現在的每一個選擇,都直接關係到你以後的生命品質。
現代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壽,卻不一定活得更好。我們對「老」的看法是過時的,台灣人健康餘命約73.3歲,73歲可說是台灣人平均需要照顧與否的高牆,推倒高牆,從現在開始。
慢老不是為了延長不健康的長壽,而是生龍活虎到人生最後一刻。

0010982682
Photo Credit: 天下雜誌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