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紅事件蔓延八方雲集!餐飲股王半年連出三包,到底怎麼了? | 遠見雜誌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加入會員獨享優惠

蘇丹紅事件蔓延八方雲集!餐飲股王半年連出三包,到底怎麼了?

吳婉瑜
user

吳婉瑜

2024-03-05

瀏覽數 20,250+

蘇丹紅食安風波擴大,3/5又有八方雲集、海底撈等業者中鏢。曾榮登餐飲股獲利王的八方,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中鏢的台灣上市公司。取自Wikimedia
蘇丹紅食安風波擴大,3/5又有八方雲集、海底撈等業者中鏢。曾榮登餐飲股獲利王的八方,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家中鏢的台灣上市公司。取自Wikimedia

蘇丹紅辣椒粉食安事件持續擴大,八方雲集(2753)、海底撈等業者今日也中鏢。曾榮登餐飲股獲利王的八方雲集,是目前唯一家中鏢的台灣上市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八方雲集半年內接連發生三大食安事件,不禁讓人質疑產銷過程中品質把關到底怎麼了?

八方雲集(2753)專賣鍋貼、水餃,分店數多、價格親民,曾榮登餐飲股「獲利王」,2022年每股獲利10元,且毛利率一直保持35%左右,過去十年EPS未低於6元,可謂庶民小吃標竿,營運面也繳出亮眼成績,去年2月股價一度從119元漲至240元,被視為「最強水餃股」。

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費者最重視的議題,也是餐飲業者恪守的天條,然而過去一年內,八方雲集卻三度發生食安事件。

去年9月,有網友投訴,經外送平台Uber Eats 購買八方雲集鍋貼,不料打開吃了幾顆後發現,餐盒蓋子上疑似有數條小蛆。事件一出,八方業績下跌17%。今年1月,有網友分享自己前往八方雲集中和新生店消費,但買到一盒外皮嚴重焦黑的鍋貼,難以食用。緊接著3月5日,八方雲集再次被高雄市衛生局檢出,從津棧、佳廣查出的3份進口報單,有5批問題辣椒粉的確流向八方雲集,總重6264公斤。

截至目前涉入蘇丹紅的廠商中,八方雲集是唯一一家台灣上市公司。

截至目前涉入蘇丹紅的廠商中,八方雲集是唯一一家台灣上市公司。取自FB@Bafang Dumpling

截至目前涉入蘇丹紅的廠商中,八方雲集是唯一一家台灣上市公司。取自FB@Bafang Dumpling

【八方雲集回應】 

2023/9/6蛆蟲事件:煎台烹煮溫度超過攝氏140度,在此條件下,不可能有蛆蟲等活體在產品表面存活。針對此外送個案,由於運送過程、消費者實際用餐時間、以及現場環境並未通盤瞭解,不便多作評論,且該店當日並無其他顧客反應,過往亦未發生過類似狀況。

2024/1/16燒焦鍋貼事件:門店向消費者致歉、更換一份現點現煎鍋貼給消費者,同時立即召回店家進行教育訓練,並停業一天。

2024/3/5蘇丹紅事件:起初八方澄清未採購違規辣椒粉原料,但經高市府、新市府舉證八方曾買進6264公斤的蘇丹紅辣椒粉後,八方表示已立即全面配合高雄市衛生局查核,並自主擴大停止使用該供應商之原料,同時表示公司一向重視並遵守台灣食品安全衞生法規,產品原料除經自主實驗室檢驗外,並定期送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檢驗。

目前八方旗下共有三大重點品牌,包括八方雲集、梁社漢、芳珍蔬食、丹提咖啡等,其中八方雲集全台共1000多家分店,新分店幾乎都是員工展店,營收占比分別為八方雲集(含香港三個品牌)72%、梁社漢25%、芳珍0.9%、丹堤2.2%。近期,在國內更加碼投資硬體設施,斥資4.78億元買下淡水土地與建物,有意擴大零售事業。

此外,八方雲集也有在美國掛牌的計畫,挺進美國市場後,仿效快餐「熊貓快餐」「CAVA」等模式展新店,於美國南加州的布雷亞及聖地牙哥兩地各開一家新門市,是海外第6家門市。

國際碳權威帶你打破傳統碳思維|2024ESG國際大師論壇

面對這次的蘇丹紅辣椒粉食安事件,是危機也是轉機,業者藉此優化食品產製品管,進而強化長期競爭力,成為一場危機處理與經營考驗。

事實上,過去不乏上市公司深陷食安風波,並且因此失去消費者信任。比如2013年上市的王品集團(2727),一掛牌就擊退晶華酒店躍居觀光股王,當年每股獲利衝上13.64元,賺近1.5個資本額;但隔年接連爆發餿水油、黑心油事件,王品危機處理慢半拍,形象大傷,連帶波及餐飲股被打入冷宮,王品不得不回歸餐飲食材基本面,花費半年時間,打造內部食材追溯系統「食品雲」。

從過往案例中可見,每一次的食安事件滴水穿石,對業者來說,最困難的莫過於重建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