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_百度百科

霸王别姬

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电影
展开33个同名词条
《霸王别姬》是由汤臣(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剧情爱情电影,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影片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围绕段小楼、程蝶衣两位京剧伶人,通过描绘中国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气势恢宏地叙述了一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霸王别姬》于1993年1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1993年7月2 ... >>>
精彩图集查看更多
概述图册
各国电影海报
扬名国际

基本信息

《霸王别姬》是由汤臣(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剧情爱情电影,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18] [26]
影片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 [28]围绕段小楼程蝶衣两位京剧伶人,通过描绘中国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气势恢宏地叙述了一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27]
《霸王别姬》于1993年1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1993年7月2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18]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 [29]2020年,《霸王别姬》于4月1日在韩国重映。 [2]2022年4月1日,《霸王别姬》在台湾重映。 [20]2023年7月28日,《霸王别姬》4K修复版在日本上映。8月16日,修复版登陆法国院线,也是本片首度在法国公映。 [31]9月22日,重制版在美国上映。 [29]9月30日,修复版在中国香港上映。 [30]
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此外,影片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并且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1994年,张国荣凭借此片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2005年,该片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1]
中文名
霸王别姬
外文名
Farewell My Concubine
Adieu Ma Concubine [18]
其他译名
再见,我的妾 [18]
类    型
剧情爱情
出品公司
汤臣(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
中国 [18]
拍摄日期
1992年2月24日 至 1992年7月27日 [3]
拍摄地点
北京市
发行公司
汤臣(香港)电影有限公司
导    演
陈凯歌
编    剧
李碧华芦苇
主    演
张国荣巩俐张丰毅葛优英达雷汉
片    长
171 分钟
上映时间
1993年1月1日(香港)
对白语言
普通话
色    彩
彩色、黑白
imdb编码
tt0106332 [18]
主要奖项
1994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4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
1994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199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1993年戛纳电影节FIPRESCI Prize展开

剧情简介

播报
编辑
《霸王别姬》剧照
1924年冬天,9岁的小豆子被当妓女的母亲切掉左手上那根畸形的指头后进入关家戏班学戏。戏班里只有师兄小石头同情关照小豆子。十年过去了,在关师父严厉和残酷的训导下,师兄二人演技很快提高,小豆子取艺名程蝶衣(张国荣),演旦角;小石头取艺名段小楼(张丰毅),演生角。俩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师兄弟二人也红极一时。蝶衣希望和段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
段小楼娶妓女菊仙(巩俐)为妻,依恋着师兄的蝶衣,心情沉重地来到师兄住处,把他用屈辱换来的、师兄向往已久的名贵宝剑赠给小楼,并决定不再与小楼合演《霸王别姬》。在关师傅的召唤下,师兄弟二人再次合作。
抗战结束后,两人被迫给一群无纪律无素质的国军士兵唱戏,段小楼与士兵冲突,混乱中菊仙流产,而后有士兵以汉奸罪抓走蝶衣。段小楼倾力营救蝶衣,低声下气去求曾经玩弄蝶衣的官僚袁世卿(葛优)。菊仙要蝶衣说谎苟且求释,并将小楼不再与蝶衣唱戏的字据给蝶衣看。于是蝶衣在法庭上始终不屈,却因其技艺被国民党高官营救。解放后,两人的绝艺并没有受到重视,误尝鸦片的程蝶衣嗓音日差,在一次表演中破嗓,决心戒毒,历经毒瘾折磨后在段小楼夫妻的共同帮助下终于重新振作,却被当年好心收养的孩子小四陷害,小四逼着要取代他虞姬的位置与段小楼演出,段小楼不顾后果罢演,菊仙为了大局劝他演,段小楼最终进行了演出。蝶衣伤心欲绝,从此与段小楼断交。
文化大革命时,段小楼被小四陷害,并逼他诬陷蝶衣,段小楼不肯,被拉去游街,此时蝶衣却突然出现,一身虞姬装扮,甘愿同段小楼一起受辱,段小楼见蝶衣已经自投陷阱,希望能保护菊仙而在无奈中诬陷蝶衣,甚至说他是汉奸,蝶衣听后痛不欲生,以为段小楼只在乎菊仙,又看到自己所怨恨的菊仙此刻竟在可怜自己、帮助自己,便将所有的愤懑发泄在菊仙身上,抖出菊仙曾为娼妓,段小楼因此被逼与菊仙划清界线,说从来没爱过菊仙,菊仙在绝望中上吊自杀。
打倒“四人帮”后,师兄二人在分离了11年的舞台上最后一次合演《霸王别姬》,师哥段小楼引出了程蝶衣说出了那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蝶衣这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男儿身,终于明白了自己一直都活在了戏中。

演职员表

播报
编辑

演员表

张国荣 饰 程蝶衣
配音  杨立新(部分原声)
巩俐 饰 菊仙
配音  -
张丰毅 饰 段小楼
配音  -
吕齐 饰 关师傅
配音  -
英达 饰 戏园老板
配音  -
葛优 饰 袁四爷
配音  -
雷汉 饰 小四(成年)
配音  -
童弟 饰 张公公
配音  -
尹治 饰 小豆子(少年)
配音  -
马明威 饰 小豆子(童年)
配音  -
赵海龙 饰 小石头(少年)
配音  -
费振翔 饰 小石头(童年)
配音  -
李丹 饰 小癞子(少年)
配音  -
杨永超 饰 小癞子(童年)
配音  -
黄斐 饰 老师爷
配音  -
蒋雯丽 饰 小豆子娘
配音  -
备注  小豆子的母亲
智一桐 饰 青木三郎
配音  -
李春 饰 小四(少年)
配音  -
吴大维 饰 红卫兵
配音  -

职员表

出品人汤君年徐枫成志谷
监制徐彬、徐杰、才汝彬
原著李碧华
导演陈凯歌张进战(执行导演)
副导演(助理)白玉、金平、张金庭、赵虹阳(导演助理)
编剧李碧华芦苇
摄影顾长卫、赵发全
配乐赵季平
剪辑裴小南
道具张先春、朱明、杨玉林、李明山、侯毅、王贯英
艺术指导陈怀皑
动作指导陈怀皑
服装设计陈昌敏
灯光纪建民、刘振江
录音陶经
场记冯颖
布景师王春璞、张瑞和、宋万祥、崔秀荣
发行舒琪
展开

角色介绍

播报
编辑
演员张国荣
配音杨立新
京剧名角,对京剧非常痴迷。自小被母亲卖到京戏班学唱青衣,后与师兄段小楼因合演《霸王别姬》而成为名角。程蝶衣饰演虞姬时达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忘我程度,再加上程蝶衣小时的奇特经历,所以程蝶衣真正沉入自己的“戏梦”中。在文革时期,程蝶衣对毕生的艺术追求感到失落,在跟段小楼排戏时自刎于台上。
演员巩俐
配音巩俐
花满楼头牌妓女,为京都优伶名角段小楼所喜欢,后来与段小楼日久生情,二人最终走在一起并结为夫妇。新中国成立后爆发文化大革命,段小楼为求自保违心的说不喜欢菊仙,这让菊仙彻底看清了段小楼的面目。在与程蝶衣告别后,她在屋内悬梁自尽。
演员张丰毅
配音张丰毅李岩
与程蝶衣一样痴迷于京剧,程蝶衣唱京剧时的搭档。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坚强,其实内心非常软弱。他嘴上说要爱国不为日本人唱戏,但自己被抓起来后还是师弟程蝶衣牺牲自己去救他出来。在文革时期,他为了随波逐流的活下去,不仅否定了自己一生的事业,还将妻子和师弟程蝶衣统统出卖、揭发。
演员葛优
配音葛优
中华民国时期没落的贵族,一代梨园霸主,人称“袁四爷”。他爱京戏,更懂京戏,对戏曲艺术一掷千金,毫不吝啬。在关家戏班中,段小楼和程蝶衣因唱《霸王别姬》而名誉京都,袁世卿欣赏后对程蝶衣出神入化的精湛演技深深折服,只叹“虞姬再生”。
以上资料来源 [4]

播出信息

播报
编辑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香港
1993年01月01日
丹麦
1994年01月21日
美国
1993年10月15日
爱尔兰
1994年01月28日
法国
1993年10月27日
澳大利亚
1994年02月03日
德国
1993年12月02日
日本
1994年02月11日
荷兰
1993年12月02日
西班牙
1994年03月09日
台湾
1993年12月10日
瑞典
1994年03月11日
韩国
1993年12月24日
匈牙利
1994年03月31日
葡萄牙
1993年12月31日
芬兰
1994年04月22日
英国
1994年01月07日
哥伦比亚
1994年06月15日 [9]

重映日期

2020年3月3日,电影曝光韩国重映版预告。该片时长171分钟,将于4月1日在韩国重映。此前,该片曾定档3月25日,后来调整为张国荣逝世17周年纪念日(4月1日)当天。 [2]4月17日报道,影片《霸王别姬》的修复版重新定档5月1日在韩国重映,海报更新。该片原定于4月1日在韩国重映,以纪念张国荣去世17周年,后因疫情撤档。 [21]
2022年4月1日,《霸王别姬》在台湾重映。 [20]
2022年6月3日,《霸王别姬》在日本进行最终放映 [22]。2023年7月28日,《霸王别姬》4K修复版在日本上映。8月16日,修复版登陆法国院线,也是本片首度在法国公映。 [31]
2023年4月1日,《霸王别姬》在韩国重映,纪念张国荣逝世20周年。 [23]8月,该片发布预告和海报,并宣布4K重制版将于9月22日在美国纽约论坛剧院上映,然后进行小范围扩映 [24]9月30日,香港电影资料馆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呈献《霸王别姬》4K修复版。 [25]
《霸王别姬》(1993)4K经典 [25]

播出平台

《霸王别姬》可在搜狐视频、电影网、哔哩哔哩、西瓜视频、乐视、腾讯视频等视频平台观看。 [32-37]

票房收益

1993年1月1日,《霸王别姬》成为东方院线的开业之作,19天票房达915万。 [38]影片在大陆的最终票房为4000多万元, [41]在内地的观影人次也突破一千万人次(按当时平均4元的电影票价计算)。 [40]
《霸王别姬》曾在美国79家艺术影院同时放映,于1994年初创下522万美元的高票房,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29] [43]影片当年的全球票房高达3000万美元,是当年华语电影全球年度票房冠军。 [44]
《霸王别姬》于1994年在日本公映,反响强烈,曾创下连续放映43周的奇迹。该片在日本上映后,仅文化村(Bunkamura)影院一个小剧场的收入就接近1.76亿日元,是亚马逊中国影视剧、雅虎最人气中国电影中的必推剧目。 [42]
2018年,《霸王别姬》值25周年之际推出数位修复版在中国台湾上映,截至上映第10天,全台票房已近157万人民币,刷新了数位修复片在台湾的票房纪录。 [39]
2020年4月1日,《霸王别姬》在韩国的重映首日,拿下了567.2万韩元票房,位列当日票房第11位。该片累计在韩国上映的天数已经达到了1464天,总票房有9.54亿韩元。 [44]

幕后制作

播报
编辑

团队组建

《霸王别姬》缘起戛纳,1988年陈凯歌带着他的《孩子王》出席电影节,一位名为徐枫的女士主动相约会面,且拿着李碧华的小说专程来见他,见了便说做出这样一部电影非陈凯歌不可。事情谈起来后,陈凯歌真觉得徐枫是深受了自己角色的影响,现实里也是女侠般的人物,她亲自出任制片人。陈凯歌说自己手下另一个片子(《边走边唱》)才启动,而徐枫竟真的花了两年半时间等他。 [45]

剧本创作

陈凯歌用了大半年时间打磨剧本,李碧华作为原著作者自然是编剧的第一人选,此外又找来了芦苇,聚在一起反复聊,直到觉得终于聊透了故事。原小说旧版中的结局是程蝶衣和段小楼若干年后在香港的浴室相见,都没有穿衣服,坦诚相待、回首前尘,感慨不已,然后出得门去,各走各路。陈凯歌跟李碧华说这个结局得改。 [45]
所以,陈凯歌还是决定把这个想法放到程蝶衣身上,经历了十年浩劫的“霸王”和“虞姬”,终于有机会又站在物是人非的舞台上,程蝶衣就在《霸王别姬》的故事里,像虞姬那样面对霸王自刎而终。“这个结局在当时也是受到激烈抨击的。有人说这个情节在政治上是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文革’都结束了,他怎么反而自杀了呢?蝶衣的自杀跟政治无关,程蝶衣在演一个个人的故事,个人才是我书写的兴趣点所在,历史和政治都是饱满个人形象背后的氤氲隐隐而已。我的结局是,程蝶衣就是想告诉段小楼‘我爱你’,虞姬一直爱着霸王,并且要用死再最后一次告诉你,‘我爱你’。” [45]
无疑这是犀利而极端的人格呈现,陈凯歌自知风险,便更加精心铺排了一系列的笔墨。“反复琢磨,我加上了一个小说里没有的情节,他是六指,斩断六指他就成了一个女人。后来再有那句‘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削去了头发’,以及程蝶衣如何不断念错这句被打,都是从六指情节里生出来的,说到底是他如何开始拒绝成为男人,他的童年记忆注定了他会崇拜虞姬,因为虞姬是从一而终的,所以他要求段小楼以对虞姬的态度来对他。这个失落的理想,自然达到自杀的结局。” [45]

角色选择

当时霸王别姬中程蝶衣这个角色是想要请尊龙来扮演的。但却因为双方谈不拢而作罢,这才去香港邀请到了张国荣。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张国荣对人物完美的诠释。其实,在李碧华的心中,张国荣也是不二人选。早在她的《胭脂扣》中,张国荣就将“十二少”这一角色演绎的活灵活现。那样风华绝代,让梅艳芳饰演的如花的美貌失去了说服力。而张国荣也不负所望,尽管他在这之前不曾学过一天戏,但他的天赋却似蝶衣一般,当时给他请了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曼玲和史燕生夫妇教授他京剧知识,京戏名伶宋小川担任他的化妆师。仅数月,张国荣就凭着天资和勤奋,学会了所有在电影中需要的京戏技巧,并且与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而当初段小楼这一角色是想要请成龙来演绎的,但遗憾的是档期排不开,才请了张丰毅。 [40]

拍摄过程

演小四的演员雷汉在“文革”中出场,1962年出生的他认为自己对“文革”体验还不是特别深,陈凯歌就反复启发雷汉,要演出年轻人那种特别兴奋的情绪,小四在这里找到了出人头地的感觉。小四与师傅程蝶衣决裂的那一场,他回头的一幕反复拍了多遍。
整个拍摄过程中,陈凯歌说他与张国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该到哪儿了就一定到哪儿,尤其令陈凯歌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那些节骨眼上的关键时刻张国荣没有一次失手。比如程蝶衣犯烟瘾小楼来看他那一场,一开机张国荣就疯了,他拿着棍子乱打墙上的镜框,玻璃碴四处飞溅。当陈凯歌喊停,张国荣却已哭成泪人,久劝不止。
还有一个细节,陈凯歌一直记得。那是拍张国荣走路的一个简单镜头,走着走着,镜头里的他突然就站住了。陈凯歌吓了一跳,不过张国荣只提起脚轻轻地抖了抖,之后又接着往前走,陈凯歌才注意到原来那地上有很多煤渣子。这不经意间的一个提脚,相当传神地表现出了程蝶衣的洁癖。 [5] [8]

造型化妆

张国荣一贯是英气勃勃的小生形象,与程蝶衣相差甚远。为了把他改造成这个男花旦,剧组和他本人都下了好大功夫。剃了他的眉毛,因为太粗太直了,这回要修剪成纤秀的形状。为了让他保持消瘦的体形,结果常年健身的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瘦得整个人都细了。还有他的胡须,张国荣的胡须比一般人浓重,长满半张脸颊,每天都要剃两次,梁朝伟()曾经羡慕地说:‘为什么张国荣可以蓄络腮胡,我就只能蓄山羊胡’,为了符合蝶衣的气质,化妆师刮干净胡须还不够,还得在他脸上涂粉来掩盖,但是有些镜头仍然可以看到一片青色的须根。” [46]

幕后花絮

  • 张国荣非常敬业且为人真诚,给了剧组一个惊喜。在剧中饰演程蝶衣徒弟小四的演员雷汉回忆到那时内地还没有演员明星制的概念,张国荣带来了香港成熟市场下的演员作风,极端认真,被称为“戏痴”。也有人认为这部戏的成功,是张国荣以他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改变了陈凯歌的轨迹,也推动了陈凯歌的艺术思维。白钰记得每天中午演员要从北影厂的摄影棚去大门外吃饭,这点时间张国荣也要利用上。他穿上戏服,边走边甩水袖、练步态,口中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 张国荣第一次到内地拍戏,练普通话台词也是个苦活,每次开拍前他都要拉上张进战,把台词小声地说一遍,让他纠正。入戏极深的张国荣从眼神到动作,时时刻刻都在体会程蝶衣。白钰说陈凯歌的信心是在剧本修改、与演员互动当中一步步加强的。
  • 张国荣认真的劲头也和大家互相影响着,白钰说大家每天工作的时间非常长,拍完一场戏,演的人过瘾,看的人也过瘾,都期待着下一场。于是片场“好似一盘流动的活水,每个人都在尽力做到最好”。拍得最辛苦的,除了戏班中浓油重彩吊眼贴片子之外,其实“文革”场面更身心俱疲。“文革”在夏天拍,北京盛暑,酷热苦闷。为了这么场歇斯底里的出卖与被出卖,迫害与被迫害,说不清的三角关系,演员拍得几乎不支倒地。
  • 片场上张国荣没有任何生活上的额外要求,偶尔为之的是如果收工较早,他就邀请剧组人员和演员一起去喝咖啡。 [5]
  • 陈凯歌表示张国荣是极端用功之人,《霸王别姬》开拍前他到北京生活了六个月,专心学戏。
  • 片中张国荣饰演一位男扮女装的京剧旦角。张国荣如此入戏,以至于陈凯歌准备的一个京剧演员替身到最后也没派上用场。
  • 《霸王别姬》里的几位客串角色:花满楼一位嫖客是黄磊,红卫兵小头目是吴大维,给蝶衣擎伞的跟班是宋小川,庭审的法官是张进战
  • 从《霸王别姬》小说来看,只需要两拨演员——少年和成年,但陈凯歌觉得还不够,所以他又选了一拨幼年的小演员,而且那些小孩们都是戏校的。
  • 《霸王别姬》现场的张国荣扭着旦角身段,说起话娇滴滴,笑起来酸溜溜,举手投足活脱一个训练有素的旧戏子。剧组人们对他的演技佩服极了,私下开玩笑的说:“你可真是个妖精。”
  • 蝶衣戒烟一节,第一次拍完陈凯歌就说可以了,张国荣不满意,要重拍一遍。连续拍了几次之后,他砸玻璃砸得太狠结果把手指削去一块肉,大家都很紧张,他笑着说没关系,这一回终于拍好了。
  • 张国荣为人也十分随和。拍戏他是最按时到场的演员,从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如果赶上拍脚步声,胳膊,腿等镜头,坚持不请替身,他认为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通心的,是有感觉的,局部镜头也是某种情绪。
  • 巩俐那时刚拍完《秋菊打官司》就来到的剧组,所以刚开始的几天,还找不着感觉。从现代农村妇女到旧社会的妓女,一时转不过劲儿来。她谈了很多对菊仙这个人物的理解,说她在陕西时就找了书什么的?做了挺多功课。
  • 拍完菊仙跳楼的那场戏,陈凯歌拿了两个高脚杯,倒了两杯白酒。和巩俐在桌前坐下,要和她喝交杯酒。大概是摄影师抗着机器离得非常近对着他们,巩俐非常不好意思,想婉拒。陈凯歌不依笑着把胳膊弯过来,非要喝。最后两人一饮而尽
  • 巩俐拍戏过程中看了很多资料,就是关于妓女方面的。巩俐的同学非常好,她给了巩俐一些书,就是写一些文革期间、文革之前的一些妓女的书。
  • 张国荣在拍摄《霸王别姬》期间连行走坐立的姿态都改了,那段时间照片上的他坐下来都是紧并双腿,而他一向的习惯是大大咧咧地叉开腿坐,从前是那样,拍完《霸王别姬》之后也恢复了那样。
  • 张曼玲和丈夫史燕生是张国荣的京剧指导老师。第一天他们到片场时,就发现张国荣脸很红还在练习压腿,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发着高烧,可他还坚持在练。张曼玲表示张国荣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京剧,但他的悟性超乎想像,是个奇才。
  • 张国荣拍戏时总是会自掏腰包请工作人员吃饭,《霸王别姬》也不例外,当时正值盛夏,他还包办了剧组的水果和冷饮,没有他的戏份时也带着西瓜去片场慰问。
  • 张国荣和张丰毅是同年同月生,而张丰毅仅比张国荣大十二天,而且两人都姓张,张丰毅便成了当然的师兄。张丰毅腰间配有一块红布,说是本命年带上红布可以辟邪。张国荣到北京后,张丰毅神神乎乎地向他宣扬红布的威力,并亲自送了一块红布让张国荣系在腰上,此在摄制组传为笑话。 [46]
  • 张国荣以一票之差与戛纳影帝失之交臂。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其一是《霸王别姬》已经获得当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荣誉金棕榈大奖,评委会希望把其他重要的奖项(戛纳影帝)颁给另外的优秀电影;其二就是一位名叫克劳迪亚·卡迪娜尔的意大利评委故意给张国荣投了一票最佳女演员奖。
  • 尽管张国荣以一票之差与戛纳影帝失之交臂,但是他在《霸王别姬》中的表演依然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认可。担任那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的影星盖瑞欧曼一见到张国荣就抢过来握手,盖瑞说他实在演得太精彩了。路易·马勒见到张国荣时,也一直用“Wonderful”来评价他。
  • 在国内影展,张国荣由于政治因素没有得到任何提名:在中国内地《霸王别姬》由于涉及文革情节,先是全面禁映,在戛纳获奖之后才获准公映,但是不能参加金鸡百花等奖项的评选。在台湾《霸王别姬》被列为大陆电影,不能参加金马奖的评选。在香港,《霸王别姬》倒是没禁映,但是不算香港电影,也不能参加金像奖评选。
  • 《霸王别姬》没有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竟是一个误会:陈凯歌后来问奥斯卡的评委为什么《霸王别姬》落选了?奥斯卡评委说他们不是觉得这部电影不好,而是缺乏沟通。他们想《霸王别姬》已经得到了金棕榈和金球奖,又没有见到陈凯歌关于此片的人和宣传活动,所以他们以为《霸王别姬》已经不需要这个奥斯卡奖了。
  • 片中程蝶衣是杨立新配音的。尽管张国荣提前3个月到北京练普通话,拍摄过程中,已经能用很流利的普通话与大家交流了,但后期制作时还是发现广东味太重。
  • 陈凯歌为了让张国荣的努力在剧中有所体现,还是有两场戏保留了张国荣的原声:一场是程蝶衣神志昏沉抽大烟的戏,还有一场就是他与葛优饰演的袁四爷在后花园舞剑之时,醉后所唱的。
  • 姜文当初对于这部戏的确是有向往的,不过他看完剧本以后,表示想演程蝶衣。
  • 当年程蝶衣的可能人选,除了尊龙以外,还有一位京剧演员胡文阁,只是由于国际知名度不够未做进一步考虑。
  • 张国荣为了饰演好程蝶衣这一角色,不仅仔细看过梅宅布置,还买下《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认真研究,对京剧表演的程式术语,也细加钻研。在学戏的那段时间里,他每天上午都会到北影厂练四个小时,回酒店还接着练。就连大家一起吃饭,他都在想着动作。甚至发烧发到三十八度九,还在坚持压腿。
  • 《贵妃醉酒》一折,因为做工极其繁重,一般都是由具备武功底子的刀马旦应工,学戏多年的普通旦角,都不一定拿得下来,而影片中那一个“舒广袖”的旋舞卧鱼动作,却是由张国荣本人一气呵成演下来的,并没有经过后期剪辑拼接。
  • 张丰毅饰演的段小楼虽已是成年人,因为嫖赌触怒了师父,依然乖乖地像少时那样趴在长凳上,让师父抽光臀。拍这个镜头前,听陈凯歌一声“现场在打张丰毅的屁股”,张国荣随即乐得拍手叫好。张丰毅声明四十岁以下的女性离开现场方可开拍,陈凯歌只要求在场人不要拍照,引得一片笑声。

音乐原声

播报
编辑
《霸王别姬》电影主题曲
霸王别姬
作词: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
演唱:林忆莲、李宗盛
语言:普通话
唱片公司:滚石唱片
类别:原声带、影视音乐
发行日期:1992年12月12日
《霸王别姬》电影配乐(中文版)
序号
配乐名称
序号
配乐名称
序号
配乐名称
01
启幕
16
喊嗓(少年)
31
失婴
02
断指
17
霸王别姬
32
交心
03
冬夜
18
镜中岁月
33
判决
04
识情
19
一辈子
34
牡丹亭
05
喊嗓
20
决心
35
大街
06
午后
21
赴宴
36
入怀
07
门外
22
醉酒
37
点戏衣
08
23
送剑
38
旧地重游
09
升帐
24
39
文革
10
通罚
25
泣婚
40
斗争
11
春葬
26
点妆
41
无爱
12
27
和好
42
不懂
13
念词
28
灵堂
43
重逢
14
29
成角
44
自刎
15
拾婴
30
心瘁
45
落幕
以上资料来源
《霸王别姬》电影配乐(英文版)
专辑信息
曲目
Farewell My Concubine
霸王别姬
专辑类型:精选集
语种:英语
艺人:City of Pr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唱片公司:Silva America
发行日期:2000年03月28日
原声套封
1、《Main Theme》
2、《Main Title》(from A City Of Sadness)
3、《Bygone Love》
4、《Halt The Sunrise》
5、《Goat Hongs Song》
6、《Main Title》
7、《Take For Granted》
8、《You Make Me Happy And Sad》
9、《The Fragrance Of Roses》
10、《Main Title》(from A Moment Of Romance)
11、《Burial Of Heart》
12、《Main Title》(from My Best Love)
13、《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14、《Blue Sea Laughter》
(参考资料)

影片特色

播报
编辑

主题寓意

电影《霸王别姬》以1924—1977年的北京为背景,讲述了程蝶衣与段小楼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在电影中的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外国入侵、政权变更和复兴重建等大事,社会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这与戏曲中的社会状态是高度吻合的。与此同时,影片中程蝶衣与段小楼作为京剧演员,两人分别饰演了戏曲中的虞姬和项羽,这样的方式让影片中的人物与戏曲中的人物形成紧密联系,达成人戏合一的状态。此外,影片中,程蝶衣遭到段小楼的残忍背叛,于11年后自刎于戏台。不过在这里,导演对戏曲文本进行了意义上的重构,将一场爱情悲剧转变为了人性斗争,将戏曲中对虞姬和项羽二人至死不渝的爱情的歌颂转化为对人性扭曲的控诉和讽刺。 [47]
陈凯歌曾多次提到《霸王别姬》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关于“迷恋与背叛”的主题。在《霸王别姬》中,蝶衣对戏的痴迷其实这是一种自恋,一种对理想自我的追求,对现实秩序的逃避。他的性别改写也并非出于社会暴力的强暴,而是主动选择。当小豆子出逃后见到了当时名嘈一时的“角儿”,他完全被绚烂华丽的苦孩子的梦想所征服,他“选择”了京剧,而不是被逼着走向京剧。如果说程蝶衣分不清戏跟现实的关系,那主要是他想借唱戏来逃避残酷的现实。而当文革中京剧被洗劫的时候,蝶衣在现实和舞台上都失去了扮演理想自我的机会,于是他只能待到和平时期后华丽自刎,实现一辈子当虞姬的梦。蝶衣对师哥小楼的同性情谊,更多的是同门师兄弟一起成长的亲情,还有蝶衣对小楼的崇拜。小豆子是妓女之子,他对于性和女性是本能地厌恶,他讨厌人前做戏,讨厌虚假。只有当见到戏台上威武霸气的“霸王”和听到关师傅讲述虞姬对霸王的“从一而终”的故事之后他才对艺术有了自觉的追求,并将“从一而终”的信念充分吸收化为自己的精神内核。蝶衣对艺术的追求实则是渴望改写自己的命运。蝶衣所希望于小楼的是一种戏剧理想,而菊仙所希望于小楼的却是一种生活理想。小楼一步步失却了当年“拍砖”的霸气,在对权势的臣服中苟活着,最终连菊仙也背叛了。 [51]

叙事手法

(一)电影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霸王别姬》通过描述中国文化沉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通过他们之间生与死、爱与恨的感情冲突以及主人公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大革命这几十年的时事风云,投射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在《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是一位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在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候也未能尽情的爱恨,只是听从内心对戏、对小楼的痴迷,在动荡的年代里“人戏不分”的“从一而终”。事实上,使得程蝶衣成为“角儿”的喜福成科班在这里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精华与糟粕的一面,小癞子的死、程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以及小四在文革时期的叛变与无情绝大程度上都是规矩大于人性甚至有点没有人味的科班的苦果。“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这句话与中国传统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出一辙,这种为艺术献身的艰苦放置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习艺术成为了无奈之举。小癞子的两次逃跑其实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挣扎,也是孩子们压抑在心底的想法。
(二)“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解读
影片中京戏唱段贯穿始终,不仅是整部影片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影片主题表达的另一个核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影片采用了经典的戏中戏结构,有两个舞台。一个是京剧舞台,在这个虚假的搭设的舞台上,段小楼和程蝶衣从民国初年经历北伐到抗战再到解放军进城直到“文化大革命”,都在表演京剧《霸王别姬》,在不同的时代讲述相同的生离死别的古老故事;另一个舞台则是广阔的真实生活,变动的政权和生死难料的小人物交替上演,书写着现实中不安定的种种故事。电影实则是隐藏了其作为“戏”的本质,并且以一种“人生”的常态吸引着观众,这种独特的方式将京戏与人生交织在一起,将人物的生命过程置于《霸王别姬》的戏剧情境中,细腻地刻画人物孤独无依的生命,营造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影像境幻。
(三)电影对文化大革命的思考
对文革的展现和思考是影片着力的重中之重。文革部分是影片极其出彩的片段之一,也大大拓展了影片的广度和深度。小四和程蝶衣的矛盾表现为优秀传统文化颠覆者和优秀传统文化维护者的对立;程蝶衣和菊仙的矛盾表现为精神与现实、艺术与世俗的对立;段小楼和菊仙的矛盾表现为人性的叛离与坚守的对立;段小楼和小四的矛盾表现为屈从与压迫的对立。而影片主人公段小楼和程蝶衣的关系几乎涵盖了以上所有的矛盾。影片通过描述人们对文革的态度挖掘出中国人很多自身的问题。在涉及到政治,尤其是在面对错误的政策时往往会选择自保,忍耐也是随处可见,这种忍耐甚至会展现出一种软弱无能的景象,最终又会导致自食苦果,在影片中段小楼是人性懦弱的代表,他不敢反抗,以至于最后失去本心,活成一个躯壳;而蝶衣,虽然做出了反抗,但最终还是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这都体现了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人们的普遍性,更有中国人的特殊性。 [50]

艺术手法

(一)光线艺术
影片中多用全景及人物运动全景来体现社会背景及当时的社会风俗风貌,塑造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状态。其次,影片采用的是一个大倒叙的结构。整部片子使用昏暗的光线,给人陈旧、怀念和沉重的历史质感。故事的开始就有一束很强的背光照进走廊,再慢慢打在两个人身上,给人一种故事即将开始的感觉。两人都身着白衣,但背景昏暗,对比较强,给人一种陈旧却又梦幻、不真实的感觉。之后,影片中有角度过于强烈的顺光,形成大片的白色与影子,加深空间纵深感与立体感,塑造了黑白分明空间感。最后影片采用了侧逆光,简单地勾勒人物外部轮廓,刻画了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反应,这种强烈对比与氛围营造真实地还原历史与现实的悲哀,借京剧文化的兴衰来书写民族性格。 [48]
(二)语言艺术
儿化词及带有北京本土特点的词语的使用
“玩意儿”“今儿个”“角儿”“自个儿”是电影剧本中出现的儿化词。“什么下三滥的玩意儿”“今个儿爷就要让他们看看”“哪天我要是成了角儿”“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儿化词使电影更具地域特色。 [49]
“破题儿”本指文章开头,电影中此词出现在小豆子开始练功的时候,词义引申为戏院师傅告诫小豆子吃苦的日子还在后头。“下三滥”指三个行业:捏脚的、剃头的、按摩的,这个词出现在“什么下三滥的玩意儿”一句中,是电影中一个粗人说的话,是北京人等级色彩的体现。“怎么个”“囫囵个”中的“个”也有其特色,更具口语化色彩。 [49]
丰富的情感色彩表现手段
①不同语句语境中“您”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您”为“人称代词,你的敬称”,是一个褒义词。在电影中,可以扩展为多个含义:第一种用原意,是褒义词。“哎呦,是您二位啊,我是您二位的戏迷”,“喝了它,您定能纤音入云”,这里的“您”是一个敬称,是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一种爱慕之情。第二种用为贬义。当菊仙去喜福成“救”段小楼时,段小楼师傅说:“呦,您是花满楼那姑娘不是,啊?您今天可是第一位贵客,您得坐好了……”这里的“您”带有贬义,看似“贵客”实为反讽,意在言外。第三种,“您”非褒非贬,和“你”的含义基本一致。“砸了我的脸面没什么,像您这样的,能给您囚起来”,这句话是那坤对戏园班主说的,戏园班主与那坤两个人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不存在等级高低、地位贵贱的状况,此处的“您”为一个中性词。
②修辞格的运用。
首先是反语、反问的运用。冬天小石头在院子里罚跪说“我都成火人了”这句便使用反语,“火”是热的源泉,衬托出他冷得透彻;段小楼打了菊仙一巴掌,菊仙说:“你可真会疼人”,“疼人”一词也是反语,菊仙用“疼人”一词反说段小楼不疼人。上文的“贵客”一词也是反语运用,因为菊仙不请自来,且喜福成科班师傅不喜菊仙,所以用“贵客”讽刺菊仙。“哎呦,我这面子天大了去了,这我怎么当得起?”这是喜福成科班师傅在挖苦两位戏角,“这我怎么当得起”言外之意便是“我可当不起”,使用反问语气加强讽刺。
其次是比喻借代的运用。菊仙赎身时,花满楼妈妈说她:“做你娘的玻璃梦去吧”,“玻璃梦”是将梦比喻成玻璃,形象生动地说明菊仙的梦易破碎,同时“玻璃梦”也具有指代作用,即菊仙不可能按照心中所想生活,一切都是空谈、空想。
③叹词的使用。
电影一开场画外音“哎呦,是您二位啊”,“哎哟”表达了一种欣喜的心情;那坤在小豆子玩弄剑时说:“哎呦,当心呀,我的小爷儿,这可是把真家伙。”这里的“哎呦”起警示意义;袁世卿将匣子打开时,那坤说:“哎呦,都说当年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赏戏能有这样的手面吗?”这里的“哎呦”是故作惊讶,有谄媚含义;菊仙去戏班找段小楼时,段小楼一转头说:“哎呦,你怎么上这儿来了?”“哎呦”表达了段小楼的惊讶和迷惑;戏班班主在段、程去“请罪”时,吆喝一声“哎呦,这可了不得了”,这里的“哎呦”表达的则是戏谑和调侃。 [49]
灵活多变的语法手段
《霸王别姬》剧本短句居多,句式零散,以语序变形、句式灵活且结构紧密的语法手段,使人物语言通俗易懂、意蕴丰富。
①运用连续发问和排比。小石头在小豆子从张公公府中出来时,问他:“你怎么了?说话啊?哑巴了?说话呀?”几句话短小精悍,却正能将小石头急切的心情描绘出来。“他给国民党伤兵唱戏,给北平行辕的反动头子唱戏,给资本家唱,给地主老财唱,给太太小姐唱,给地痞流氓唱,给宪兵警察唱,他,给大戏霸袁世卿唱!”段小楼这段措辞运用并列排比遮盖紧张的情绪,增强气势。
②运用反复句式使结构严密。“磨剪子来,戗菜刀”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过三次。第一次出现是小豆子刚到戏班时,为切手指做了铺垫;第二次在小豆子切第六指的时候,为他命运起到渲染作用;第三次是小豆子一个人独自落泪其他人在逗弃婴时,这为他和小四的命运发展有预示的作用。这是间接反复的运用用例,剧本还有几处是直接反复。段小楼在批斗程蝶衣时说:“你当了,你当?你当?当了”,“你当了”重复出现,含义有两层:一层是段小楼痛恨程蝶衣,痛恨得说不出话,只能断断续续地说;另一层则是强调确有此事。
③句式倒装。“臭婊子,你”和“怎么了,你”,从语境中人们可以看出,说话人强调的是逗号前的内容,逗号后的“你”是一个附加成分,语意上可省略。
④结合时代背景,突出政治化语言。剧情发展到文革时期出现很多标语和口号,如“打倒反革命分子袁世卿”“袁世卿与人民为敌,死路一条”“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这些口号人云亦云,反映了人们的愚昧盲目性。铿锵有力的口号将人们内心的胆怯隐藏,内容却是以粗俗暴力的词语展现。 [49]
非言语交际成分在语言表达中的特点
①动觉交际。
首先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小豆子和戏班兄弟同住面对屈辱时,他“愤愤地看着他们”,“愤愤地”是小豆子心存戒备的体现;当段小楼在揭发程蝶衣时菊仙惊愕地看着,她惊愕于段小楼的凿凿言辞,惊愕于段小楼的不顾情分;而当段小楼揭发完程蝶衣,小四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面部表情反映了小四的心理变化。
其次是目光接触。当菊仙以为段小楼的爱殆尽时,她愣愣地看着段小楼,与段小楼目光相接,段小楼低下了头,而菊仙的眼神里满是绝望,两人感情可见一斑。再者就是人物的身体动作。身体是人情绪很自然的表达,却具有深层次含义。“实物、动作及语境既是行为语言的构成要素,又是它借助的手段”。艳红带着小豆子出现在集市上,一个男子伸手抚摸艳红的脸,艳红一把推开他。一个动作既显示了男子的轻佻,也暗示艳红的职业。
②物体语言交际。
《霸王别姬》的每一个角色衣着配饰都不同,象征着不同身份。程蝶衣对一把剑念念不忘,他将这把剑作为“霸王”的必配物件,象征霸王身份,最后也以此了结人生。菊仙的嫁衣最终变为她自缢时所穿的衣服,这件衣服也是菊仙对爱情这种感情的外现。 [49]
(三)视听语言艺术
色彩的渲染
影片在色彩的渲染上主要使用了了黑、红、蓝三种不同的色调,一直贯穿影片始终,并且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事件有不同的色调。例如在影片的最开始则使用了黑白色调,因为小豆子将面临被母亲卖掉的命运,黑白色调的运用也暗示了程蝶衣一生命运悲惨的开始,用此色调意义深远,在影片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影片对于红色的运用也是另一亮点。尤其是文革时期,红色令观众触目惊心,无论是象征革命的红旗、红袖章,还是菊仙上吊时的红色衣服、红蜡烛,都充满了讽刺与无奈,增加了些许悲怆与冷漠的意味,各种感情的混合也使影片的文化蕴涵更为丰富。本片中也有不少蓝色的运用,主要是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悲凉和落寞。在蝶衣受到小楼的“背叛”后,最终还是去找了袁四爷,那场戏中就是以蓝色为主,蝶衣手中的那把剑通过反射原理发出幽蓝色的光,那是蝶衣对小楼娶了菊仙的悲伤和绝望。而在他离开袁府遇上日军进城的一幕中也是呈现蓝色的背景,更是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悲凉。
京剧及乐器的衬托
电影全篇大量使用了京剧中乐器班的配乐,不仅更加浓郁的体现出了民族传统韵味,也使得声画关系的配合、对影片主题的揭示都更深一层。在开始时戏班师徒抓小豆子拜师时的京剧声暗示了小豆子已无法改变自己戏子的命运;在小四抢戏的环节,台前京剧声的响起与其说是故事中的原声,不如说更是为了表现段小楼难以抉择却必须抉择、英雄末路的配音,虞姬的唱腔一直在耳边萦绕,却不是程蝶衣而是他认真栽培的徒弟小四的声音,更是增添了对今昔对比和对苦涩的现实的渲染。在“太庙大火”的场景中,沉重的打击乐声错落有致地响起,使我们的心头也饱受着和主人公一样的精神摧残。在菊仙自杀的时候,菊仙在空中悬挂的画面配着程段二人撕打发出的吼声和“听奶奶讲革命⋯⋯”的歌声,使故事具有了荒诞色彩,而广播中的歌词“却原来,我是风里生雨里长”暗暗包含了对菊仙一生的概括,更使故事具有了悲凉感。
画外音的配合
在影片一开场即出现的“卖子”一段戏里,就非常成功的运用画外音感染了观众。一处是影片一开始艳红抱着小豆子来喜福成科班学戏,当关师傅拒绝了小豆子以后,艳红怀里夹着儿子大步走到当街,拿过磨刀师傅戗好了的菜刀麻利果决地毅然斩下小豆子的六指,在此之前导演仅仅通过两声“磨剪子来戗菜刀”的画外吆喝声来做暗示性铺垫。另一处是在小豆子的六指被斩断之后,母亲又将他裹挟回喜福成科班。画外响起苍凉的京剧“夜深沉”的曲牌声,而画面上伴随这样的弦乐声的是哀嚎的小豆子被强扭着在香案前给梨园行的祖师爷的神位磕头,并被强迫着用血淋淋的小手在卖身文书上按押。按好手印后艳红随即离去,仅仅几秒后镜头移到门口时已经不见了艳红的踪影,这暗示着小豆子被抛弃的命运,也为他一生的依恋铺垫了最基础的恋母情结。屋内,气氛压抑灯光昏暗,而屋外却正是漫天飞雪,这种写意式地渲染剧情气氛、借以传达母子间生离死别和此时此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印象化创作手法使得观众感同身受的融入到小豆子的精神世界中,铺垫了观影的情绪。 [49]

获奖记录

播报
编辑
所获奖项
时间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类型
1993年
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霸王别姬》
获奖
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张国荣
提名
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
《霸王别姬》
获奖
第38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
陈凯歌
获奖
第38届亚太影展最佳剪辑
获奖
波兰国际电影节银蛙奖
顾长卫
获奖
波兰国际电影节金蛙奖
《霸王别姬》
提名
美国电影回顾奖
《霸王别姬》
获奖
《霸王别姬》
获奖
第5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配角
巩俐
获奖
第19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第27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1994年
第51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第66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提名
第15届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美国政论电影学会奖
《霸王别姬》
获奖
第4届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第4届日本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男主角
张国荣
获奖
第4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
张国荣
获奖
第4届上海影评人奖十佳电影
《霸王别姬》
获奖
第1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提名
1995年
伦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特设)最佳影片
《霸王别姬》
获奖
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特设)最佳导演
陈凯歌
获奖
东京电影评论家大奖(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特设)最佳男主角
张国荣
获奖
日本Mainichi电影大赛最佳外语片
《霸王别姬》
获奖
日本新闻界电影评奖“东京每日新闻电影大奖” 最佳影片奖
《霸王别姬》
获奖 [52]
影片综合荣誉
时间
机构
荣誉
备注
1999年
日本权威杂志《キネマ旬报》
史上100部最佳外国电影 [53]
2002年
英国《视与听》
1981年以来41部世界最佳电影 [53]
2005年
美国《时代周刊》
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 [53]
入选的四部华语片之一
2005年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
影响中国电影进程的22部电影 [6]
2006年
韩国电影频道OCN
100部最受欢迎的电影 [7]
入选的两部华语片之一
2006年
日本国家电视台NHK
日本观众最喜爱的十大电影
唯一入选的华语电影
2006年
韩国的电影频道OCN
100部最受欢迎的电影 [53]
2010年
英国电影杂志《帝国》
100部最伟大的非英语片 [54]
2021年
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
百年百部优质电影
获奖 [19]

影片评价

播报
编辑

大众评分

平台
评分
人数
豆瓣
9.6
2207308人
IMDB
8.1
/

媒体评价

国内评价
作为华语影坛的旗帜级作品和享有世界级重要荣誉的电影,《霸王别姬》兼具史诗格局与文化内涵,在底蕴深厚的京剧艺术背景下,极具张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错位及面临灾难时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其中蕴含的人性的力量和演员们堪称绝妙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的众多电影观众。(《新快报》评) [10]
电影描述了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以及京剧艺人的生活,细腻地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霸王别姬》充满激情地叙述了一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电影不仅具有纵深的历史感,还兼具细腻的男性情谊与史诗格局,它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掺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盘旋纠错地展现出来。(《大众心理学》评) [11]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它为张国荣带来了崇高的国际声誉。《霸王别姬》在说两个京剧艺人半世纪的悲欢离合,实则在言中国人对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时代的转换与人物命运的转折紧密相联,社会性与民族性紧密相联,信仰与现实紧密相联,陈凯歌说他要拍一个关于“迷恋与背叛”的故事,于是他拍了这样一个“真虞姬、假霸王“的故事,人性的错位与灾难的重击为影片罗致了多面和丰富的戏剧性。加上张国荣对“程蝶衣”近乎完美地演绎,可以说无论从影片还是表演,《霸王别姬》都是中国百年影史上的一座高峰。(《扬子晚报》评)
《霸王别姬》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影片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丰富深广。张国荣的演出是影片表演上最大亮点,他以形神兼备的演出,将程蝶衣这个“不疯魔不成活”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是《霸王别姬》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巅峰,这部作品是唯一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大奖的华语片。影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电影邀请几位大明星主演,具备充分的商业元素,但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认为是“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霸王别姬》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搜狐娱乐评) [12]
《霸王别姬》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等国际大奖,是中国内地电影在世界上的最高荣耀。在《霸王别姬》中,世界影坛一致评价最高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导演陈凯歌,一个是男主角张国荣。(《申江服务导报》评) [13]
张国荣在电影中扮演的程蝶衣一角已经成为影迷心中公认的最成功的角色之一。(《新闻午报》评) [14]
张国荣通过眼神和动作将程蝶衣的心理状态刻画出来,观众在张国荣的精心演绎下对程蝶衣的独特心理产生了同情感。南方网评) [15]
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饰演的程蝶衣是难以超越的经典角色。张国荣作为一名在香港出生,在英国接受教育、从未接触过京剧艺术的演员,在《霸王别姬》拍摄前以惊人的毅力苦练身段和京腔,更在电影中以精湛的演技成功诠释了京剧旦角程蝶衣的内心世界,震撼了观看影片的观众并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时光网新浪网评) [3]
国际评价
《霸王别姬》上映后在欧美电影界好评如潮。评论界称《霸王别姬》是中国的《乱世佳人》。许多影评指出这部电影虽然长达3小时,却无一分钟的累赘,电影跨越50年历史,反映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变迁,辉耀着传统文化的光彩,气势恢宏,情节跌宕。影片体现了电影技术及美学处理上的精湛技巧,将电影艺术的妙处发挥到了极致。
《霸王别姬》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最好的一部影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诗作品。(《时代周刊》评) [1]
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新高峰,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旷世巨作。(《纽约时报》评)
《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国际影评人协会评委评) [12]
《霸王别姬》具有历史性的共鸣和震撼,令人热血沸腾。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在这个无尽心碎的故事中贯穿始终。剧中程蝶衣在艺术生涯中所受到的挫折感人至深并在表演方面令人入迷。(《波士顿环球报》评) [16]
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的演出让人见识到什么是完美表演?(英国演员本·金斯利评)
陈凯歌导演虽然有很多作品,但是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霸王别姬》,张国荣在电影里的精湛的演技让我感动。(韩国导演李俊益评)
《霸王别姬》是取得世界性成功的艺术电影;这部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也令张国荣扬名国际。BBC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