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马拉色菌或致永久性脱发 一定要当心_腾讯新闻

提醒!马拉色菌或致永久性脱发 一定要当心

头皮屑异常增多的原因,很可能是感染了马拉色菌。在我们的头顶上,有一种酵母菌在不停地大吃大喝,头皮简直是它们的天堂;马拉色菌在头皮上的大量繁殖引起头皮角质层的过度增生,从而促使角质层细胞异常脱落即为头屑。
图片
医生提醒,马拉色菌会导致头发油腻、头皮发痒,严重时会引起毛囊炎,导致毛囊化脓,破坏毛囊干细胞,从而形成永久脱发。
图片
目前发现,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有 17 个不同的种,头皮上分布最为丰富的是限制性马拉色菌 M. restricta 和球形马拉色菌 M. globosa。马拉色菌均缺乏细胞质脂肪酸合酶基因,不能从头合成脂肪酸。然而同时,马拉色菌的基因组中存在多个脂肪酶、磷脂酶和鞘磷脂水解酶基因,这些基因能让它利用宿主的脂质、生成游离脂肪酸,为自身代谢提供营养。因此,马拉色菌趋向于栖息在人体皮脂分泌较旺盛的部位,如头部、面部、背部和胸部。
图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限制性马拉色菌 M. restricta
图片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球形马拉色菌 M. globosa
马拉色菌虽然属于皮肤常驻菌群之一,但其异常定殖被证明与一些皮肤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头皮屑、马拉色菌毛囊炎、甚至系统感染。处于酵母相的菌种存在于正常皮肤表面,一旦转为菌丝相,则可侵入角质层,从而引起皮肤病变。马拉色菌进入毛囊中导致炎症,破坏皮肤浅部的隆起部,造成毛囊干细胞破坏,最终引起永久性脱发。
对于一般人的头皮健康而言,马拉色菌的主要危害是引发头皮炎症,导致头屑、皮脂过度分泌和脱发。从病理学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A)马拉色菌属与皮脂腺分泌物存在的皮肤区域有关。马拉色菌通常局限于皮肤漏斗区,可侵入毛囊造成损害和炎症。
(B)马拉色菌酵母菌的代谢副产物在皮肤的稳态中很重要。
一、马拉色菌引起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是由球形马拉色菌感染所致的一种毛囊性损害的皮肤真菌病。在适宜条件下,马拉色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将毛囊部位的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口产生较多脱屑并阻塞毛囊开口,造成过多皮脂驻留,加上游离脂肪酸反复刺激,最终导致毛囊扩张而破裂,内容物释放入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
马拉色菌分泌的脂肪酶和磷脂酶水解皮肤的三酰甘油,释放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破坏表皮角质层屏障功能,并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产生 IL-1、IL-2、IL-4、IL-6、IFN-γ、TNF-α 等促炎细胞因子,引起皮肤炎症反应和脱屑。炎症最终破坏毛囊和毛囊周围头皮的皮肤,导致脱发。
二、马拉色菌加重脂溢性皮炎
马拉色菌不一定是脂溢性皮炎的始动因素,但是患有脂溢性皮炎的皮肤由于皮脂大量分泌非常适合马拉色菌增殖,也因此导致脂溢性皮炎加重的恶性循环。马拉色菌素可与芳香烃受体结合,干扰皮脂腺细胞分化及脂质合成。同时,马拉色菌会在被β-内啡肽促生磷脂酶,磷脂酶会导致皮肤表皮屏障受损,加重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的代谢产物,不饱和脂肪酸和吲哚类物质在和皮肤及环境的综合作用下也会导致皮肤屏障的破坏并加重脂溢性皮炎。
简单说就是,马拉色菌天生爱“吃”皮脂,头皮分泌的多余脂质会让马拉色菌大量繁殖。马拉色菌的异常增殖最终会突破皮肤屏障防线,导致头皮问题,其过程可简要表示为:
头皮分泌皮脂马拉色菌大量繁殖炎症头皮屏障受损头屑头油脱发
以马拉色菌导致头屑的过程为例。
头皮正常新陈代谢产生的生理性头屑,通常是肉眼不可见的脱屑。而当头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头皮角质代谢过快,即产生明显可见的病理性头皮屑。头皮健康的情况下,头皮分泌适量的油脂,此时马拉色菌以孢子的形式存在,其种类和数量处于正常范围。一旦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或马拉色菌大量繁殖,此时马拉色菌以皮脂作为食物,排出游离脂肪酸。脂肪酸持续破坏头皮屏障,而皮肤为了抵御马拉色菌的“进攻”,不得不加强角质的增生代谢,死去的角质细胞不断脱落,就形成了我们经常所说的头皮屑。
提醒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早睡不熬夜!床单被褥勤更换,枕头定期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