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蝸居救星來了!這家美國公司做出「微型公寓」,蓋公寓變得跟堆積木一樣簡單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台灣蝸居救星來了!這家美國公司做出「微型公寓」,蓋公寓變得跟堆積木一樣簡單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在寸土寸金的都市叢林裡,要找到一處舒適、負擔得起的安身之所實在不容易,這類問題也促使微型住宅於近年掀起一陣旋風。微型住宅的建築概念是,合理地運用有限空間、讓小小的地皮容納更多人,卻不會犧牲應有的生活品質。這項概念其實非常適合地狹人稠、房價高居不下的台灣。(責任編輯:曾宜婷)。

在美國,你很難找到北京回龍觀和廣州城中村一樣的密集型社區。不過這樣的居民區,很快就要問世了。

開發商 Panoramic Interests 操碎了心,他們的目標是建造精緻的集成房屋,4 層即能容納 100 戶,為城市流浪漢提供住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 MicroPAD™ 微型公寓最終誕生。

由於是集成公寓,公寓組裝、拆卸起來特別容易。具體來說,它是由一間間房屋「搭積木」般組合而來,其中的每間房間都是事先裝修並佈置好的。

「搭積木」般的建造法

每間房間面積在 12 平方公尺左右,配備私人浴室、開放廚房、壁櫃、書桌以及床,能滿足拎包入住的需求。

3 公尺的層高加上大窗戶、淨白的牆面,房間充滿光照,色彩上給人開闊的視覺體驗。室內外風景無縫銜接,窗外風景和簡潔的傢俱交相輝映,讓室內更加明亮和寬敞,擁擠的不適感在這些設計中被消除。

居住區域包括兩用沙發、書桌、壁櫃
生活區有開放廚房、浴室

居民很重視的隱私性,MicroPAD™ 也有考慮到。因為房屋面積小,居民密集,房屋在設計時加強了牆壁隔音效果,給浴室安裝上雙層玻璃,使得每戶的日常生活不會相互干擾。

MicroPAD™ 結構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房屋還由伯克利負擔,勞工會幫忙解決,完全不用住戶買單。

當時在加州,這些房屋還只是一種模型。在為這些房間定價時,每間房間的月租也只設在 1000 美元每月。這在高房租的美國已經相當於廉租房。在伯克利,平均房租也高達 3306 美元每月,大概流浪漢會對此感激涕零。

MicroPAD™ 模型展覽中,供人參觀

三藩市街上約有 7000 名流浪漢,MicroPAD™ 不僅能夠解決它們的居住問題,事實上還根治了他們居無定所的現狀。因為房屋結構採用的是鋼筋,力求內在穩固,完全可以是固定住宅不二之選。

Panoramic Interests 甚至聲稱不用擔心房屋在地震時會坍塌。

MicroPAD™ 在加州已經通過了一系列質檢,符合建築在用電、能源、管道等一些使用上的標準,經久耐用,重新定義了現代生活中的經濟適用房。

其實這些年在美國,微型公寓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許多年輕人都樂意選擇類似的微型公寓居住。在這樣的房間,他們能充分利用房間的優勢,比如說,利用層高在儲物上的諸多便利,他們可以把床立起來嵌入牆面,或者折疊成沙發;直接選擇有儲物收納功能的床等等,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總之,小小的地皮容納下了更多人的居住,而在其中的居住者也會合理利用房間縱向和橫向的空間,在縮小居住面積的同時不降低該有的生活品質。

只是也有人說,微型公寓將城市青年的孤獨與冰冷展露無遺,它是生活的現實,卻是設計的大忌。

Panoramic Interests 設計的 Nexus 建築,在伯克利是一種「樂天派」的大膽表達

Panoramic Interests 在此之前為伯克利設計過一套 Nexus 建築,認為伯克利的建築需要現代化的衝擊力。那麼微型公寓在這一點上,也許從理念和外觀來看都能使之增色。

雖說是集成房屋,但建造時打造得比較牢固,要想遷移它所付出的代價也會不小,Panoramic Interests 表示儘量保持它位置的固定比較好。

所以,以後的街頭流浪漢真的會擁有自己的家了,一個堅固、永遠的可以休息的地方。

 

(本文經合作夥伴愛範兒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這家開發商做出微型公寓,要免費送給城市流浪漢〉。首圖來源:Panoramic Interests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