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屋復舊翻新再利用 兼顧現代生活需求 - 客家電視台

新州屋復舊翻新再利用 兼顧現代生活需求

【 宋宇娥 蔡裕昌 新竹 】 2024-02-28

老屋翻新再利用,要如何在老屋保存修復,與商業空間設計之間,取得平衡,或許可以看看,新竹「新州屋」的例子,新屋主陳添順,把老屋外觀修復回90年前的樣貌,同時也注重當代生活需求,加設升降電梯,讓推娃娃車的人、行動不方便的人,都能輕鬆探索這棟老屋的文化故事。

當時新州屋是新竹最高的建築物,蓋了4層樓高,更狂的是8公尺寬的店面跨距,中間沒有梁柱支撐,以當時的建築工程而言,相當不簡單,陳添順買下新州屋4年,經過長時間田調、修復,終於在2023年年底,讓新州屋重新面世,拿出老照片對比,立面幾乎是恢復到90年前的樣貌。

新州屋第三任屋主 陳添順:「找了高雄的三和瓦窯,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用手工一片一片的,把這個溝面磚燒出來,我們燒了六、七個,不同的顏色、樣式,想要模仿它那個歲月的痕跡。」

老屋保存修復與商業空間設計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並不容易,但營運團隊還是努力,讓新州屋散發"既復古又時髦"的風采,保留住老屋特色與重要的歲月痕跡,也引進符合當代商業需求的設計。

新州屋營運主理人 沈婷茹:「雖然它是老房子,希望可以讓網美來這裡是可以拍照打卡,可是想要看深度東西的人,在這裡也可以找得到一個點,是讓他有感動的。」

臺灣近代對文化資產、老屋保存的概念,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成熟度,不過往往陷入老屋留是留下來了,但卻和當代使用需求有所落差,反而不具文資正式身分的新州屋,在有心的新任屋主手中,更能彈性呼應當代生活需求。

新州屋第三任屋主 陳添順:「如果有文資身分,它就會綁手綁腳,它修的工法,還要招標,透過公開的程序,時間會拖很久,還有它會限制你哪邊可以修繕,哪邊要照原本的保留,所以我當初就先想好,我不要申請文資身分,保留我比較多的彈性。」

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榮芳杰:「也就是在一個老房子裡面,我們必須先確認,哪一些東西是值得被保存,哪一些東西是不符合時代需求,但是從永續發展的角度,其實當代的需求需要先被顧及,所以如果屋主願意,在滿足他們當代的需求的情況下,我覺得室內的空間做適度的改變,其實是可以的。」

新竹不只是一座科技城,舊城區內的老建築,動輒都是百年時間累積的珍貴資產,新竹子弟正一點一滴喚醒新竹人,對歷史中「新州屋」的情感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