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台灣,別慌」 一名旅居荷蘭台人:照顧好健康和情緒,你就贏了一半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87,895

「親愛的台灣,別慌」 一名旅居荷蘭台人:照顧好健康和情緒,你就贏了一半

疫情升溫,對抗病毒是一場艱難的戰役,在人心惶惶的時刻,我們更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健康且堅強地面對。對蘇瑋璇來說,在這樣的危機時刻,每個人都有很強大的「反脆弱力」,並分享這幾週可以做的事情。

這兩天台灣疫情突然拉警報,全台陷入一陣恐慌,我以這場新冠肺炎戰役從第一天開打至今沒完,家人、同事、朋友都得過了新冠肺炎的海外旅人親身經歷,跟台灣人分享未來幾週內,你可以做的事。

1. 「保持心靈健康」

焦慮、不安是難免的,但過度緊張焦慮更損害健康,身體還沒染病,先被焦慮嚇死了好多健康細胞。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傷害免疫力是有科學根據的,這段期間內,請努力保持心靈健康,開朗、正向、樂觀、平靜是防疫最佳良藥,少接觸不正確資訊,減少對防疫的錯誤認知及降低焦慮感,防疫效力跟少出門同樣管用。

2. 「對所有患病者及第一線防疫人員有更多寬容」

台灣對於染疫者「獵巫」般的肉搜撻伐,或許在第一時間追蹤了足跡,有助於防疫,但隨疫情擴大這招恐怕不再管用,畢竟一天要追蹤幾百例案源的社會成本太高了,往後我們一起將心比心,體諒染疫者絕非自願,他們經歷了很大的身心痛楚,別給他們煎熬,給他們寬容、諒解、加油,他們會更願意分享自己的經歷,幫助全社會。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3. 「為自己找到定錨」

接下來在家工作、不能出門,生活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連出門購物都得搶貨廝殺的不確定感很可怕。這時候,一定要為自己的生活安排秩序,維持生活作息,該工作時工作、該休息時休息,盡可能在不確定的生活裡劃出邊界,維持運動、看書、學習的日常,然後找到「能讓自己快樂」的元素,無論是做家務、整理空間、看影集、打電動、約朋友線上聚會、做瑜伽,都能讓生活中找到安頓身心的定錨。

4. 「行有餘力,多幫助別人」

我覺得新冠肺炎的最大啟示,是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我們能健康平安地活著,都很幸福,因此趁這機會多多reach out,用自身力量去幫助別人,無論是辦線上活動為大家排遣寂寞、開辦線上課程分享知識、多寫文章分享經驗、把不出門省下來的錢小額捐款等等,都很有力量。過去這一年我因新冠肺炎宅在家做的事有:

  • 捐出一個月薪水,並獲資助,創辦「蘇慶鵬紀念獎學金」。
  • 舉辦職涯諮詢,與幾十位朋友線上一對一諮詢,並參加了領英(LinkedIn)職場導師「職場人時間捐贈計劃」,幫助新開展職涯的朋友探索職涯。
  • 我的讀書會社群「筷子共荷國」從2020年3月起舉辦電影馬拉松,每晚講一部「有病」的電影,我們連續講了三週電影,有參加者說:「這是在不確定的年頭唯一能確定的事情。」筷子也自去年3月起將活動移到線上,反而擴大群眾,至今台灣、香港、荷蘭、德國、挪威、美國、加拿大都有朋友參加。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台灣人創意十足,相信一定有很多超級驚豔的點子,讓世界在每一個疫情的峰波中,看見台灣。

危機就是轉機,雖然這樣講有點奇怪,但我很幸運、很感謝新冠肺炎的影響,讓我與家人有更多緊密相聚的時光,讓我體悟到健康的重要性,讓我有很多時間學習,讓我有更多反省、思考、閱讀的時光,非常珍惜。

親愛的台灣,危機時刻,請別驚惶,靜下心來,每個人都有很強大的「反脆弱力」,打不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台灣加油。

(本文轉載自Su Wei Hsuan臉書,作者蘇瑋璇為跨國企業溝通管理顧問、筷子共荷國Readerland讀書會發起人)

 

【新冠肺炎懶人包】情緒紓解篇

防疫在家常看疫情相關新聞,可能引起恐慌焦慮,出現許多不同的心情感受,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心理做好調適呢?來玩身心療癒測驗、看看居家療癒園藝風…

防疫在家常看疫情相關新聞,可能引起恐慌焦慮,出現許多不同的心情感受,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心理做好調適呢?來玩身心療癒測驗、看看居家療癒園藝風…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