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下【生活美學】期末考報告 - 吳小玟 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108下【生活美學】期末考報告
2021/01/06 11:35
瀏覽1,73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空中大學 108 學年度下學期  科目:生活美學  期末考【正題】 

面授老師:王柏傑  班別:5U7301  學生成績:83  作業作答供參考

 

一、蓮懺法師創立「中華五眼協會」照顧身心障礙朋友,鄭淑勻小姐辦無障礙旅遊帶領身心障礙朋友出遊。愛心最美,面對身心障礙的朋友,請問您會如何幫助他們?

 

若我想幫助身心障礙者,第一件事情並不是直接詢問怎麼幫助,而是在心態上要先有所改變。當自己心態及認知上有所改變之後,必須在語言上的使用更為警慎,避免使用針對身心障礙者的詞彙,減少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標籤。

事前瞭解障礙者的障礙程度及障礙類別,有充分的背景知識時,在協助上也較為容易。若沒有時間,其實可以直接上前詢問障礙者,在我的經驗當中障礙者多數會直接告訴我,或者告訴我目前自己不需要幫助。

對於障礙者的生活,給予適時的協助固然重要,但是絕對不要什麼都給予幫助,之所以要有背景知識,是可以讓我去判斷哪些是障礙者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哪些是他們做不到的事情,再去作協助。這才是真正的協助障礙者。

 二、本課程介紹蘇錦皆老師的跨領域教學:「用愛看世界」。請問您有何感想?

 進行跨領域統整教學實踐,教師必須具備統整教學的理論背景,以及足夠的跨領域專業知能,才能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同時亦必須擁有足夠的相關教學資源設備,才能將課程規劃設計與課程實施加以執行落實;而教學領域不斷擴大,教學時數有限,教師更必須在全面多元的教學環境中,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

教師跨領域專業不足,校內不同學科教師的專業可以整合互補,而教學資源設備的不足,可以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共享,站在教師的角度而言,教學是否得以順行進行,「教學熱忱」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前提。儘管再有效的教育理論,再完美的課程設計,再豐碩的教學成果,教師若缺乏教學熱忱,一切將毫無價值可言。

教師必須時時提醒自己,除了教學成果的滿足外,如何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態度,用心經營,做到「分享教學設備」、「擴大教學參與」、「精進教學實務」、「提昇教學專業」,才是教師對自己應有的堅持,也才能獲得教育行政單位、其他教師、社區及家長等多方人士的大力支持。

當代教育環境已今非昔比,資訊科技的發達,高速傳播的網路時代來臨,視覺文化環境大幅改變,大量影像充斥於日常生活之中,學校教育的領域不斷地擴大,課堂上的學生也大不同前,因此,強化學生對於視覺文化環境中的影像學習,顯得格外重要,蘇錦皆老師的跨領域教學設計,涵蓋不同學科領域,並統合視覺文化、人性議題、藝術創作、資訊科技議題等等;同時也考量多元的批判與尊重、全球化與多元文化觀點,及學生自身與社區生活的在地思維,冀望教育不再淪為僅僅是知識的教育,而是教導學生與時代、人類、社區、生活之間相互關注的學習歷程。

 

三、看過本課程介紹的私人藝術館:富貴陶園和名冠藝術館,您有何感想? 

 

【富貴陶園】

富貴陶園的設計空間內,擺設的創作很有台灣本土之美。

標準的簡約主義設計,也的確需要這樣簡單的設計,才不會影響雕塑的味道。

角落佈置得像是家裡的餐廳區,屋外綠意一片,寧靜的午後,光是坐在這裡,看著屋外傾洩的流光,就是一大享受。

被簽約的創作者真的很幸福,畫廊老闆規劃這樣棒的環境展示他們的創作藝術,全然把創作本身的意境表達出來,創作本身就讓人激賞,搭配環境,更趨完美。

感覺進入富貴陶園,就已經放鬆身心靈,可以舒緩以及放鬆全身壓力。有機會的話肯定會去照訪。

【名冠藝術館】

名冠是一個因夢想而感動,因喜好藝術而成就藝術的傳奇。

從陶瓷廠到藝術館,前世今生都是美的靈魂,美的執著,無悔的不歸路。

改建後的名冠藝術館,外觀以木造、紅磚、水泥、琉璃瓦搭配落地玻璃窗,內部則以原木、古典紅地磚、素樸白牆、大扇雕花鑄鐵木門為元素,呈現中西融和、古樸典雅又具現代感的風貌;在燈光投射的光影之中,寬敞空間所延展出的開闊與深邃,以及藝品陳設所鋪陳的藝術氛圍,在一入門的剎時就觸動了心靈的某個角落。

以展場空間及服務功能來說,名冠已非一般的專業藝廊;耽美的靈魂,無悔的堅持藝術不歸路。這就是名冠藝術館

雖然我本身沒有走上藝術路,但看到總會在不經意中的讚嘆藝術的心靈感動,在這繁忙的世界中,總是在不經意的地方,發現不為人知的美妙地點。若有機會的話,肯定會親自到現場去清洗身心靈,讓自身隨時保持藝術的美感。

 四、何謂「觀過念怨」與「觀功念恩」?是否曾有「觀過念怨」而感不快樂或「觀功念恩」而感快樂的經驗?請舉一例說明。

 

觀功念恩:常看好處,肯定他人

對自己最有價值的是觀功念恩。看別人的功,別人不一定有好處,但自己一定有好處。

 觀過念怨:處處不滿,責怪他人

 自我傷害、日趨下墮、扭曲真相、加深怨懟。

 還記得我第一次聽到觀功念恩這個概念的時候,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只覺得它是蠻好的一個概念,教我們要心存感恩、正向思考,這大概是我最開始對觀功念恩的印象。但是透過自己一直持續不斷在心靈提升方面的學習,以及擔任過瞭社區的教師,然後從生活上去實踐觀功念恩,才漸漸體會到觀功念恩帶給我的幫助及成長。

觀功念恩有三個層面,第一個顯而易見的深恩、第二個觀察可見之恩,第三個逆境可見之恩。第一個和第二個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練習的,那我自己也是先從第一個開始練習起,我練習的對象是我的父母和師長。雖說是顯而易見的恩德,但是實際上當自己深細的去觀察、思惟父母親和師長對我們所做的、所給予的,就會發現他們對我的恩德是遠超過自己能夠看到的,我只是盡可能的去體會他們對我的用心,而我所體會到的,事實上是不足以能夠代表他們對我的愛與關懷。然而在自己還沒學習觀功念恩之前,幾乎是把這樣的關愛當作是理所當然,洗衣、煮飯、上下學的接送等等,好像本來就是父母親應該要為我做的。但是因為學習觀功念恩後,我開始去注意到父母親背後對我的心意,而那份感動非常深刻留在我的心中。

 五、觀賞過本課程之後,是否有提升您的審美能力?請舉例說明

 

簡單來講,「生活美學」指的是一種面對生活環境的態度和美感能力,也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與尊重環境的展現。其範圍相當廣泛,同時涉及個人素養與公共領域,可說是文化與經濟整體成就的表徵。

對於本學習觀賞過本課程後,多少加減都會有提升審美能力,同時也加深生命與文化的層次。

美感是主體對周遭世界與外來事物所感受的五感經驗。它不僅體現在生活與個人的生命經驗中,更啟發我覺知世界的方式。

我覺得影響審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所接觸的東西培養自己的審美,一定要多看:模仿是人類一切學習的開始。時刻讓自己接觸到高審美的東西,遠比專門學習更有效果,這是耳濡目染的力量。我覺得多拍照,是一個快速提升審美,提升穿搭水平很有效的方法,通過量的積累達到一個審美的跨越。多拍照能夠時刻記錄,看到自己的缺陷,對審美的成長也會越來越快。也可以多去看看別人拍的照片,有對比有傷害才有提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