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欧盟无果,立陶宛外长称外交领域受中国束缚,双向旅行被限制_腾讯新闻

求助欧盟无果,立陶宛外长称外交领域受中国束缚,双向旅行被限制

据《塔斯社》报道,在欧盟外长会议期间,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向媒体表示,中国正在对立陶宛施加外交压力,这可以被视为所谓的“外交暴力”。按照兰茨贝尔吉斯的说法,立陶宛在外交领域受到中国的束缚,但立陶宛方面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中国单方面降低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水平,限制了双向旅行和所有外交行动的可能性。
图片
中国与立陶宛之间的外交矛盾来由十分清晰,源于立陶宛不顾中方反对,允许民进党当局设立所谓的“台湾代表处”。中方随即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为临时代办级,然后发出外交照会,将中国驻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外交使团的地位,从大使馆改为中国代表处,并停止向立陶宛公民发放签证。
中方如此做法清晰地表明了,对立陶宛触碰台湾问题红线的不满,但立陶宛方面却死不悔改,执意与民进党当局加强关系,表达对所谓的“民主自由”的支持。这也导致在降级对立陶宛外交关系后,中方还在两国经贸往来事宜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直接结果就是立陶宛对华贸易暴跌。
图片
中立两国之间的矛盾,也从外交层面拓展到经贸层面,而这引来了欧盟插手,于2022年8月份在世贸组织提起对华诉讼,并提请世贸组织成立专家组,解决立陶宛对华贸易争端。欧盟当时的做法,被公认为是在给立陶宛强出头,将中立两国的矛盾分歧,转化为中国和欧盟的争端,以迫使中方妥协让步,但历经一年多时间后,欧盟最终还是放弃了。环球网此前报道称,欧盟以“技术原因”为由,暂停了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不再强行为立陶宛出头。
在这种情况下,兰茨贝尔吉斯跳出来叫屈,声称中国对立陶宛施加“外交暴力”,无非是想吸引欧盟注意力,希望欧盟不要放弃对立陶宛的支持,尤其是在对抗中国外交和经济施压方面。简而言之,兰茨贝尔吉斯的表态,其实是对在场的欧盟其他国家外长喊话,希望他们讨论欧盟对外关系政策时,将立陶宛目前的情况纳入考量范围。
图片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立陶宛担心被欧盟“抛弃”,不想成为欧盟改善对华关系的“牺牲品”。欧盟近来在中欧贸易方面有不少大动作,与中国在电动车行业的摩擦,已经引起外界对中欧贸易战的担心,我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还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特意回答了有关中欧是否走向贸易战的问题,并委婉的警告欧盟,中方可能在贸易方面,针对欧盟不当举措发起反制,更多的欧洲产品可能面临贸易反制。
欧盟方面当时没有就此表态,但傅聪大使警告后不到三天,欧盟就借口“技术原因”,放弃在世贸组织为立陶宛强出头。在这一背景下,立陶宛不由得不多想,欧盟是不是要以放弃对立陶宛的支持,换取中方不在贸易问题上,对欧盟某些单方面对华限制措施,不采取反制或者过于激烈的回应。
图片
当然,欧盟具体是什么样的想法,恐怕只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等一众高层清楚。但立陶宛作为欧盟中,少数看不清大势,冲在反华第一线的国家,试图通过叫屈中国施加“外交暴力”,获得欧盟的同情及支持,恐怕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