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運輸:電梯是如何改變一切的?

(圖片來源:Dan Kitwood/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圖片來源:Dan Kitwood/Getty Images)

關於電梯的恐怖故事比比皆是、多如牛毛。無論是「電梯」還是「升降梯」,它們指的無疑都是同一個事物,無論你怎麼稱呼它們,總會令人聯想到被困其中的恐懼,抑或沿著漆黑眩暈的通道徑直墜入死亡深淵的驚悚。這為電影製片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1983年,在迪克·馬斯(Dick Maas)執導的荷蘭恐怖電影《殺人電梯》(De Lift)中,電梯就盡顯其最為兇惡的一面。片中的電梯裝配了生物計算機芯片,它用各種凶險的手法殺害那些不明真相就傻乎乎地坐上電梯的人。

若要相反的例子,則推薦觀看艾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執導的《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這是一部極富格調的驚悚懸疑片,於1959年上映,由加裏·格蘭特( Cary Grant) 飾演被錯認為間諜的廣告經理羅傑·索荷(Roger Thornhill)。

片中有一幕,羅傑與他的母親、兩個追殺他的壞人以及一群旅館房客共乘高峰時段的旅館電梯。他的母親以極其禮貌的口吻問兩位殺手:「你們兩位先生並不是真想殺了我兒子,對吧?」這一問,電梯裏的緊張氣氛即刻被打破。電梯裏擁擠著的人們,包括兩位行刺未遂的槍手,先是嗤嗤小笑然後爆發出歇斯底里的大笑,而格蘭特則冷酷地凝視著前方。

自從1853年,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Elisha Graves Otis)在紐約萬國博覽會(New York Exhibition of the Industry of All Nations)上展示了他的電梯安全制動器之後,人們對電梯這種強烈恐懼和擔心情緒就不斷地發酵。

這位表演家兼發明家站在一座高高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用斧頭砍斷了升降梯的提拉纜繩。底下的人群幾乎還來不及喘息,轟隆隆墜落的升降梯就突然停了下來。接下來,將其反覆進行多次。

由此,這場戲劇性的展示讓全世界相信,電梯是安全的。其實,公元一世紀羅馬的建築學家維特魯威(Vitruvius)曾提到過一個阿基米德(Archimedes)大約公元前235年完成的升降梯設計,這表明升降梯早在至少2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奧的斯證明了,升降梯在日常使用中是安全的。

上行

1857年,紐約市(New York City)百老匯街(Broadway)的新E·V·霍沃特大樓(E V Haughwout Building)內裝配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動力客運電梯。這座主營瓷器、玻璃、銀器和枝形吊燈的百貨大樓由約翰·P·蓋納(John P Gaynor)操刀設計,以其外牆仿造桑索維諾(Sansovino)設計的威尼斯聖馬可圖書館(St Mark』s Library)著稱。

可1857年的紐約已是現代社會,所以,這些十六世紀風格的外牆是由鑄鐵仿製而成的。至於電梯,將其建在僅有五層樓高的霍沃特大樓(如今該建築已愉快地被列入紐約建築文物保護的範圍,並得以修複)內,真是奢侈享受。

可在奧的斯先生的安全梯問世之前,這已經是商業和住宅建築中的最大高度了。而埃德爾·霍沃特(Eder Haughwout)深知,僅僅為了乘坐這部電梯,顧客都會徑直衝進他的百貨大樓。

電梯的出現使高樓成為可能;從那時起,伴著高樓的崛起,電梯也隨之上升。在過去的150年中,各種不同形式的電梯數量激增。雖然其中大部分電梯只比能在漆黑的通道中升起落下的大箱子強出一點點,但是,其中有少數電梯卻自成奇觀。

1889年的一幅插畫展現了埃菲爾鐵塔內電梯的運行方式(圖片來源:Oxford Science Archive/Print Collector/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1889年的一幅插畫展現了埃菲爾鐵塔內電梯的運行方式(圖片來源:Oxford Science Archive/Print Collector/Getty Images)

奧的斯為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建造的電梯就令人嘆為觀止。那些前往埃菲爾鐵塔前兩層的電梯為雙層結構,它們循著鐵製網格狀塔基的壯觀弧線,一直爬升到屹立於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之上。站在電梯上,你不僅可以看到巴黎的驚艷景色,還能觀察到埃菲爾(Eiffel)如何以精美迷人的方式拼接起了這座空前巨塔。

奧的斯公司還為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製造了73台電梯。若想到達這座藝術裝飾壯麗雄偉的摩天大樓的最頂端,我們就需要換乘電梯。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在帝國大廈的高度增長到第五大道(Fifth Avenue)建築物中前所未有的最高點的過程中,其上部體積逐步變小,就像某種拉伸後的金字塔。

不僅如此,這也是由於,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電梯都有一個安全極限值,這個極限由負責提拉和放低電梯的鋼絲繩的強度來決定。就在去年,芬蘭的通力(Kone)電梯公司宣佈發現新的碳纖維纜繩,這種纜繩比鋼絲繩更輕,強度也更高,足以讓新一代電梯上行超過一公里的高度。因此,不久的將來,你只要換乘一次電梯,就可以到達高度超過一英里的大廈頂端。

聲名顯赫的美國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早在1956年便提出,要在芝加哥建造一座一英里高的摩天大樓——伊利諾伊大廈(The Illinois)。然而,當時電梯技術的水平遠落後於賴特滿懷雄心的願景,於是他提出了「原子電梯」( 「atomic elevators」)的概念。

時至今日,我們都非常清楚,我們更信賴靠鋼鐵和碳纖維纜繩製造的電梯,而不是20世紀50年代的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那種電梯。如果是乘坐那種電梯,那麼我們在到達伊利諾伊大廈的觀景台和頂層豪華套間前,早就被燒得灰飛煙滅了。

世界之巔

頂層豪華套間就是坐落於大樓最高處的奢華公寓,從《西北偏北》上映後開始,它們透露出一種新的男性導向的魅力。現在,電梯安全性非常高,它可以載著富豪,迅速攀升到摩天大樓頂端,為他們帶來一種主宰宇宙般的觀感體驗。城市建築的頂樓曾經是佣人居住的閣樓,而電梯的出現將它們變成了最炙手可熱的居所。

生於布魯克林的鮑勃·古奇奧內(Bob Guccione)是一名西西里裔的天主教徒,因創辦《閣樓》(Penthouse)雜誌而發家致富。這本發行於1965年的「國際化」男性情色雜誌,旨在與休·海夫納(Hugh Hefner)的《花花公子》(Playboy)相抗衡。如果沒有奧的斯的安全制動器,就不會有住在城市摩天大樓頂層的各國花花公子,當然,也不會有《閣樓》或者古奇奧內的財富。

電梯已遍布世界各地,因而那些沒有財富的人也能享受到驚心動魄的電梯之旅。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哈里發塔(Burj Khalifa)中的電梯以最高時速60公里的速度疾馳到樓頂,期間還閃爍著炫目的燈光秀。

當你乘上中庭酒店大堂的玻璃電梯時,其眩暈的內飾可以讓你驚得合不攏嘴,這種電梯在美國的中庭酒店中尤其普遍。20世紀80年代,理查德·羅傑斯及合伙人事務所(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設計了勞埃德大廈(Lloyd』s Building),大廈的玻璃電梯攀附在其外牆上。時至今日,它依然是狹窄封閉的倫敦街區中最引人注目的風景之一。

世界第一高樓——迪拜的哈里發塔中有一部速度最高可達60千米/小時的電梯
圖像加註文字,世界第一高樓——迪拜的哈里發塔中有一部速度最高可達60千米/小時的電梯

每個人都有一段最為鐘愛且富有戲劇性的電梯之旅。我的最愛就是搭乘都靈安托內利尖塔(Mole Antonelliana)內地面中央所升起的那一架電梯。這座瑰麗的建築竣工於1889年,2000年起成為了意大利的國家電影博物館。

塔中央的玻璃電梯懸浮在空中,徑直上升,可以進入並穿過建築圓頂。就在圓頂尖端似乎要壓碎小電梯的時候,它猛然射穿越過一個細小的圓孔,恰到好處地停下,將屋頂外無與倫比的城市和山脈風光呈現在我的眼前。

有些電梯是鏈斗式(Paternoster)的,這種電梯得名於天主教的念珠,由一串不間斷移動且沒有門的電梯艙組成,足以使你小心翼翼地進去,戰戰兢兢地出來;有些電梯是籠狀的,可以垂降至煤礦礦井的深處;還有像過山車或者有軌電車一般的電梯,歡騰地衝向192米高的聖路易斯(St Louis)大拱門(Gateway Arch)再盤旋迴轉。聖路易斯大拱門位於密蘇里州,由埃羅·沙裏寧(Eero Saarinen)設計,於1967年向公眾開放。

還有些電梯非常稀奇古怪,有拋光黃銅、威尼斯玻璃和綠色皮革加襯,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脈(Bavarian Alps)克爾史坦山(Kehlstein)山峰內攀爬124米到達鷹巢(Eagles Nest)。鷹巢是為慶祝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50歲生日而建造的山居別墅,如今是一家餐館和啤酒花園。

1853年,伊萊沙·奧的斯打開了電梯通向人類世界的大門,從此這種垂直運輸工具一步步崛起,它在征服群峰、挑戰我們集體想像力的同時,永遠地改變了我們的建築——和文化。

(責編: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