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推出始末:再造一个新中环,会对香港城市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推出始末:再造一个新中环?_发展 10月6日,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其本届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在全文达3.4万…
关注者
63
被浏览
53,694

24 个回答

首先,从财务上,问题不大,林郑这两天也一直在说财务上不会是问题。

因为香港政府干公私合营已经干了一百多年了,中环、尖沙咀(详见:殖民地无冕之王的黯然陨落)、数码港(详见:早夭的数码港,未卜的香港地)都是这么开发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也是普通的市场参与者,所以港府不会有太大的财务支出,港府有一百种方法把开发的钱赚回来。


其次,政策执行力上,以前存疑,现在基本没有。

目前的立法会和未来特首选举基本是保证了的,所以定下来的计划,一定会推行下去,尤其是跟中央商量好了的政策。

至于一些理解力差的我懒得费时间解释了,自己看今年的选举改革。


然后,就是实际效果了,这个恐怕并不会有什么结果。

香港是full of old money的,他可以成为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制造业中心,金融中心,唯独成不了科创中心。

香港不具备这个土壤,即便具备,面对人力和土地成本更便宜,而且就在旁边的深圳,为什么要选择香港?

“小李在数码港项目的提议中,反复强调数码港的优势之一就是低廉的租金,这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科技公司入驻。然而,写字楼租金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并不是决定性因素,甚至都不能称为一个重要因素。

数码港的租金再便宜,能便宜过车库么(谷歌)?能便宜过自己家么(阿里)?能便宜过廉价出租屋么(大疆)?

退一万步讲,即便租金降为0,来自衣食住行等其他方面的成本也会让创业者望而却步。

充足的人才储备、低廉的人力成本、广阔的市场前景、完备的生产体系、宽松的创业环境,香港一个都不具备。”

——《早夭的数码港,未卜的香港地

这些年里,你听到过哪个特别牛逼的创新企业在hk诞生?即便想法诞生在香港,他们也会选择北上,比如大疆、比如货拉拉。因为留在hk,干不了创新这件事。

hk唯一跟创新有一点点关系的,倒是李家。没错,就是你们天天口诛笔伐的老李,以及你们一直嘲笑目光短浅的小李。

李泽楷是腾讯早期的投资人,虽然一年以后就退出了,但是220万美元变1260万美元,一年的收益将近6倍,放在哪里也绝对够看。而且没有那笔钱,腾讯当时就死定了。

至于李嘉诚,疫情火起来的zoom,还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基因编辑都是他的手笔。

但是不管是谁投,被投资的公司,都不是hk的。


之后,关于建居屋。

我也是很奇怪怎么什么低智的言论都存在,什么hk人以后就住大house啦,住房问题解决啦云云,大棋党人才可真不少。

首先,hk将近一半的人住在自置物业里。

大概有30%的人住在租金及其低廉的公屋里,租金是市场价的十分之一。

(来源:香港人口概況 | 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

经指正,很多人是跟父母住的,根据我身边的例子,也的确有很多人是这样。所以尽管50%的人口居住在自置物业里,实际上只有20%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来源:36人在港擁過百物業 165萬港人擁有一住宅 本地買家交易創3年高

算上这20%中的配偶以及未成年的子女,满打满算估计30%以上的人是不希望房价下跌的。200多万人也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通过猛增供应把房价打下来,也一样会引起震动,当时的八万五计划即是如此。

所以我仍然认为,港府的能力极限,就是通过供应,维持温和涨幅。五年以后,如果房价能维持在现在的水平,港府就已经120分了。

而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就是刚刚公布施政报告,受益地区的房价又来了一波涨幅。


通过大幅供应来把房价打下来,退一万步讲,就算它想,它也做不到。

当然,大棋党也可能会说,20%也算少数,少数应该服从多数,这部分人的利益不用考虑等等。这种打XX分XX的思想,这里就不做讨论了,你们继续好好下棋。

至于什么住房问题解决,人人大house之类的,我建议大棋党动动脑子。

北上广深,论面积、论执行力、论管控能力、论经济、论腹地、论人民的配合程度、论其他地区的支持程度、论各种,哪个不比hk牛逼?解决了吗?靠你下棋解决的?


最后,什么时候?

有排等。

2018的明日大屿就忘了?现在还在研究呢,即便能解决问题,也得奔十年以后了,十年以后还指不定怎么回事呢。

另外大棋党也真是读题不读全,林郑自己都说了,未来5年,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落成。

那么等5年以后,先等这三分之一落成了,再来谈下一步。


当然,有一个例外,就是强推,以香港的体量,如果中央强推,什么都能推起来。但还是那句话,都是强推,香港的收益不如深圳,阻力还比深圳大。

欢迎关注公众号:后天在说

3月21日,香港发展局计划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325.184亿港元拨款,用于古洞北/粉岭北新发展区的地盘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该笔资金中,约40%将用于道路工程,15%用于地盘清理及平整,剩余30%用于其他基础设施工程。

该发展区计划平整247公顷土地,占整个新发展区总面积的77%,预计2029年起居民可陆续入住,2031年或之前完成所有地盘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该笔拨款申请旨在配合古洞北/粉岭北新开发区域的后续发展阶段,涉及的土地将用于住宅、商业、公共及社区设施、休憩用地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拨款获得批准,土木工程拓展署计划于今年年中开始相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