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Cosmo TW edited by Venus Law
14 Feb 2022

打疫苗前後必須注意事項!香港政府推行疫苗通行證,計劃最終將要求市民接種3針疫苗。無論你打算接種科興還是復必泰,相信也聽過不少有關疫苗副作用的消息。到底打針前打針後有甚麼需要注意?來自台灣、同是具中西醫雙執照的蔡宗璟醫師分享了疫苗接種前、中、後的身體保健方法與注意事項,以減少打針後唔舒服情況,並透過中醫角度,講解從根本調整、讓身體恢復得更健康的方法。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打針前必讀:避免發炎、免疫力低時接種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疫苗接種前、中、後都有不同的注意事項,但主要的目標訴求皆是讓身體維持在良好狀態,避免發炎或是免疫力低落時接種。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打疫苗前準備1. 盡量避免經期打針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有些女士在打完疫苗後經期出現提前或延後的狀況,但亂經的現象不一定和疫苗相關,目前並未有明確研究證實疫苗有亂經副作用。但蔡醫師建議,女性預約疫苗接種日期時,應避開經期時段。因經期時女性正值氣血虛弱的時期,若加上疫苗誘發的免疫反應會讓身體更不舒服。

打疫苗前準備2. 良好飲食與作息習慣降低發炎反應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蔡醫師建議,在接種疫力前一晚需有至少8小時的充足睡眠,並避免食用油炸食品,以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另外,接種前建議吃一點食物墊墊胃,避免空腹注射。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打疫苗時準備3. 放鬆心情、觀察調適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打針前都會有人員在場確認每個人的特殊病歷或是過敏藥物。到你準備打針時,可慢慢深呼吸,調整心情維持放鬆狀態,以讓接種更順利。如果本身怕打針,也可以事前告知醫生及護理師。

打疫苗後3大注意事項:不揉壓、多喝水、吃好睡飽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 疫苗接種後的打針處可能會有紅腫熱痛的現象,不要揉或是壓,自然恢復即可。
  • 建議以「少量多次」的補充水分,大約100 cc/小時的水分攝取量最剛好,避免身體出現缺水的狀況。
  • 打完疫苗後盡量維持足夠的睡眠,建議每日七小時,避免身體不適。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疫苗副作用通常會在接種後一星期內最為明顯及嚴重。這一周之間,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生活細節,不僅可以避免副作用的加劇,更能讓身體恢復得更快。

打疫苗後一星期內的注意事項1. 避免劇烈運動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打完疫苗一週內身體機能會受到影響,建議避免會讓心跳過快的激烈運動,像是跑步、重訓、有氧舞蹈及拳擊運動等等,以減少「肝火」的產生。

蔡醫師建議,此時以步調較慢的緩和運動為主,像是瑜珈、伸展或者散步都是適合的選擇。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打疫苗後一星期內的注意事項2. 健康的飲食習慣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打針後一星期內要維持身體的免疫機能,應盡量避免吃一些刺激性的食品,像是凍飲、甜品以及油炸辛辣,進補的湯品也暫停;建議以均衡、不油膩的原型食物為主,避免發炎的反應。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打疫苗後一星期內的注意事項3. 保持睡眠充足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熬夜的隔天經常會覺得身體正在被疲倦反噬,也對食欲影響很大。打完疫苗的一周內建議不要熬夜,維持每日睡滿充足7小時的睡眠量。睡眠時是身體機能的修復與恢復時間,睡不夠會降低身體機能,讓副作用加劇。

打疫苗後一星期內的注意事項4. 發燒超過2天需就醫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多數人在接種疫苗後都有發燒的狀況,除了冰敷之外也可以吃西藥的退燒藥降溫。如果發燒持續超過2天以上,且退燒藥無效,建議以中藥治療退燒。蔡醫師的診所接獲多起發燒4-5天的病患,透過中醫治療,能有效退燒,調整疫苗副作用的不適。

打疫苗後一星期內的注意事項5. 注射部位紅腫可針灸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疫苗接種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注射部位的疼痛,有些甚至有紅腫及硬塊。冰敷可以緩解物理上的酸痛,也能求助中醫師,以針灸的方式治療,約2-3次療程就能明顯消腫並緩和疼痛。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疫苗接種後一個月的生活建議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有些人在接種疫苗後會感覺到疲倦或是體虛,身體也可能出現免疫力降低的反應,像嘴破等等。這些小狀況可以透過生活上的步調與習慣調整,讓身體恢復得更健康。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疫苗接種後的生活建議1. 維持均衡飲食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打完疫苗,副作用減緩之後仍感到身體虛弱,可以透過「正確的飲食」來調身。中醫的理論中,身體免疫所需的能量皆是來自消化系統的食物能量轉換;也就是說,腸胃將攝入的食物消化後產生「衛氣」與「營氣」可以抵抗外部的免疫力和轉化血液的成分。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衛營氣的調和可以讓人有防禦能力抵抗外來的感染,而食療更能讓身體內部維持在良好的狀態。因此,建議在打完疫苗之後的日常飲食中,以豐富、均衡的菜單為主,搭配好油與優良蛋白質,降低身體發炎之外,更補充足夠的營養。

疫苗接種後的生活建議2. 心血管方面不適需立即治療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許多人擔心打疫苗之後會產生血栓、血小板低下與心肌炎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會伴隨一些症狀,建議大家都可以在打完疫苗後多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打疫苗注意事項|中西醫分享10招減少副作用、紓緩打針後不適

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會產生胸痛、呼吸困難、持續性的嚴重頭痛、視力改變、腹痛超過24小時、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出血點或是紫斑,甚至是癲癇。心肌炎經常伴隨的現象有胸悶、喘、心悸。如果持續出現這些現象,一定要儘速就醫並按照醫囑進行治療。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