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同時配合300億元「共同投資基金」,由政府主導投資落戶香港的策略性企業。圖為香港科學園。資料圖片
◆李兆波

專家:市場薪酬 科技視野 市場化運作

剛公布的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措施「搶企業」,當中最為破格的是成立「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同時配合300億元「共同投資基金」,由政府主導投資落戶香港的策略性企業。基金經理與學者均認為,近年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變化,即使是美國也變得主動搶企業,香港早就應該順應這股大勢,未來的重點是共同投資基金需採用市場的薪酬基準招攬操盤團隊,尤其是由具科技視野的基金經理來負責,並以市場化來營運。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根據施政報告建議,「共同投資基金」將由「未來基金」撥出300億元成立,加上政府現行一些投資基金,預計日後「共同投資基金」的投資規模可能達到600億元,旨在吸引全球先進企業落戶香港;同時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向全球重點企業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服務,主力針對生命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綠色能源等策略產業,引入世界高潛力企業。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直言,今次建議設立的「共同投資基金」,跟外國的主權基金類似,其實早就應該推行,如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早在1974年設立,多年來幫助當地政府賺取大量收入,「特別是近20年,新經濟股的冒起,如果香港早設立類似基金,有關收益隨時可減輕本港對地產業的過分依賴。」

政府訂立相應投資指標

根據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介紹,「共同投資基金」不只是一隻要有盈利的投資基金,還是一隻肩負為香港吸引策略性企業的基金。故此,李兆波認為「共同投資基金」成功的三個關鍵:市場化運作、市場薪酬及管理人要具科技視野。他說,政府宜訂立相應的投資指標,例如淡馬錫的投資回報指標便有8%,為達到有關目標,管理「共同投資基金」的經理人,應招攬有經驗的創投基金經理,並予以市場水平的待遇,否則若有關基金沿用政府內部人士,實難以令公眾相信該基金能夠達到預期的投資目標。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盡量減少對基金的干預,特別是甄選目標公司方面,「只需要做好投資風險及回報的管理,增強透明度,相信基金自可按市場規律暢順運作。」

聘市場專家 確保前瞻性

特首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共同投資基金」,旨在用作投資新興產業,吸引全球創新企業來港,李兆波指出,過去本港一直有一些投資新企業的基金,他不少學生也曾經申請,但他指出,以往該些基金規模細,給予新企業的資金也偏少,僅能起資助作用,跟創投基金以追求「絕對利潤」為目標的運作不盡相同,故此過去成效並不算顯著。

例如由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016年成立的「未來基金」,目的同樣是希望透過長線投資,為政府財政儲備爭取更高回報。但多年來,「未來基金」都被外界批評缺乏前瞻性,只是賺取保證回報,未能驅動香港長遠的戰略發展。所以李兆波重申,「共同投資基金」若要採取創投基金的投資策略及管理模式,必先向外招聘市場人士,特別是具科技視野的人才來負責。

「未來基金」6年回報1692億

「共同投資基金」未來將由「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作,根據公司註冊處文件顯示,「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於10月11日成立,公司首任董事為朱兆荃,即金管局副行政總裁(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與金管局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私募市場首席投資官(私募市場)黃信成。

據金管局數據,「未來基金」在2016年至2021年的投資回報分別為4.5%、9.6%、6.1%、8.7%、12.3%及17.8%,投資表現仍然優於財政儲備的固定息率。由2016年成立至今,「未來基金」合共獲得1,692億元的投資回報,6年間的資產淨值增加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