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y指日可待 says #躁鬱之心躁鬱之心(改版) - 凱.傑米森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我一直覺得我讀過這本書了,因為真的超古早超經典的。我第一次聽到躁鬱症這個詞就是因為這本書。但由於完全想不起來內容——其實這種事 - #pesih1 - Plurk
Jeany指日可待 say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躁鬱之心躁鬱之心(改版) - 凱.傑米森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我一直覺得我讀過這本書了,因為真的超古早超經典的。我第一次聽到躁鬱症這個詞就是因為這本書。

但由於完全想不起來內容——其實這種事也是很常發生。不然我今年就不會立志一定要看完每本書都紀錄一下了——所以就又拿起來看了。

結果發現我應該是沒看過吧⋯!到底為什麼我會以為我讀過了😅

我覺得她以精神科醫師/該領域權威研究者,出書公開自己的躁鬱症,其實真的很了不起。也是第一個這麼做的專業人士。1995年出版後就不再看診。不過她到現在仍然擔任 John Hopkins 的 mood disorder center 的co-DirectorKay Redfield Jamison, Ph.D., M.A., Professor of Psyc...#Jeany讀書 #讀嘛讀嘛 #2023全站馬拉松
latest #10
Jeany指日可待 say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抄一下簡介開始=

—文案—
一位躁鬱症女精神醫師的回憶錄

她似乎比別人多了一副靈魂,
有時如春天般明朗亮麗而充滿夢想;
有時又似墜入地獄,
抑鬱恐慌而寧願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聰明、美麗、深具智慧,
她是臨床心理博士,是躁鬱症權威,
就在擔任大學教授三個月後,
她,瘋狂了…… 在本書中,身為世界躁鬱症研究權威的傑米森博士,揭露自己從少女時代即與躁鬱症纏鬥之心路歷程。她於一九九五年完成本書後,即停止診視病人。
Jeany指日可待 say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作者簡介—

凱.傑米森 Kay R. Jamison

傑.凱米森博士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系教授,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情感性疾病門診主任,並當選該校「科學女傑」,列名於「全美最佳醫師」內;她是美國「國家諮詢委員會人類基金研究」的成員,同時也是「戴納機構躁鬱症基因基礎」的臨床主任。

此外,她曾製作撰寫一系列獲獎之公共電視節目,內容均與躁鬱症和藝術有關;著作包括《為火所染:躁鬱症和藝術特質》,以及八十多種科學出版品,內容涵蓋情緒失調、自殺、心理治療和鋰鹽等,其中較知名作品有《躁鬱之心》、《熱情洋溢》,以及《夜,驟然而降:了解自殺》(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簡介結束=
Jeany指日可待 say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這本書原書是1995年寫的,作者是躁鬱症的開創性研究者及該領域權威,自己也是躁鬱症患者。

其實我發現大部分研究心理和精神領域的醫學院教授/臨床醫生,研究某個特定領域,很多都是出於個人原因。

就像是研究腦神經多元性如ADHD/ADD(注意力缺陷/過動)、ASD 泛自閉光譜、閱讀障礙等等的學者,大部分就是因家族成員、自己、或自己的小孩有這樣的狀況。

我覺得作者可以在躁鬱症的領域裡有這麼多的創新和突破,和他自己有躁鬱症也是密不可分吧。

他最後一段寫到了正名為兩極症 bipolar disorder (formerly called manic-depressive illness or manic depression),會讓人誤解了患者總在躁鬱之間轉換,簡化了躁症和鬱症有可能纏繞合併出現的複雜性。
立即下載
Jeany指日可待 say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書中也談到基因的部分。和60-90年代一直時時捲土重來的優生學潮流,她也收到過下地獄吧、不配有小孩之類的信。但也有更多的人覺得這本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After Writing About Mental Illness, Kay Redfield Jam...
看來她今年又出了一本新書,不知道會不會有中譯本。

“The desperate, uncertain, even heroic attempt to heal is at the center of Jamison’s new book, “Fires in the Dark: Healing the Unquiet Mind,” out on May 23 from Knopf.”
Jeany指日可待 say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作者在 John Hopkins 的演講(我發現她現在仍然是 co-Director )Kay Jamison |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Perspectives...
從 4:05 分開始
這個演講是針對研究生,引言提到大部分校園心理健康研究如抑鬱症和自殺率的著重點是大學生,但其實也好發於博士班學生和博士後研究員。有許多憂鬱症是兩極症(躁鬱症)引起的。
crosswalk
1 months ago
這本我看過,而且是因為身邊同學躁鬱症所以去找來看的。我覺得躁期很可怕,因為看起來就像瘋子,跟她站在一起非常困窘,可是又不敢走開放著她不管,因為不知道會不會因此加重她的憂鬱程度。

無法想像一般心理治療像CPT這類要怎麼治療躁鬱症,因為是兩極的情緒反應,有時候要往這邊拉,有時候要往反向拉,感覺實在太困難了
Jeany指日可待 say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crosswalk: 我看這本書感覺是要藥物治療(低劑量鋰鹽),搭配 CPT。不過由於這是1995年的書,離現在都快三十年了。說不定有更好的方式。
但最難的應該是躁症的時候沒有病識感吧!
crosswalk
1 months ago
憂鬱症發作起來應該也是沒有病識感的,要在發作前先查覺徵兆不要讓自己掉進去。這樣想就覺得控制躁鬱症好像很難,憂愁的時候要把自己拉回來,高興的時候也要把自己拉回來,好累的感覺
Jeany指日可待 says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crosswalk: 看這本書,覺得輕微躁症的時候其實會讓病人感覺特別好,會讓作者流連不已,不想錯過這樣的感覺和創造力。所以很容易停止服藥。
但是躁鬱症應該真的很難控制吧,鬱症發作的時候有自殺傾向。然後服藥就一切都很遲鈍,副作用嚴重。當年的劑量比較高,嘔吐頭痛等等,無法閱讀,理解困難等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