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見本土猴痘案例 猴痘是什麼?一文了解 | 公視新聞網 PNN

台灣首見本土猴痘案例 猴痘是什麼?一文了解

圖/疾管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疾管署1日宣布,台灣首見2例本土猴痘案例。猴痘疫情去年5月自英國爆發,全球累積109國、8.6萬例確診,WHO於去年7月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什麼是猴痘?感染後會發生哪些症狀?《公視新聞網》帶您一文了解。

什麼是猴痘?

根據中華民國111年6月23日衛授疾字第1110100867號公告,「猴痘」(Monkeypox)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若有猴痘病例,應在24小時內完成通報。

猴痘病毒(Mpox virus)於1958年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1970年於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人類感染猴痘病毒首例,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染給人,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亦是天花消滅後,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感染症。

圖/美聯社

猴痘傳染史?

猴痘最初在非洲地區傳播,1996年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大規模疫情;2003年傳至美國,47人感染猴痘,多數患者曾接觸受猴痘病毒感染的進口寵物鼠;2017年奈及利亞超過500名疑似病例、200名確診病例,死亡率約3%。

2018年至2022年,在英國、以色列、新加坡、美國等陸續報告自非洲境外移入病例;2022年7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根據衛福部資訊,目前地區性流行猴痘的國家包括:貝南、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 迦納(僅有動物病例)、象牙海岸、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剛果、獅子山共和國與南蘇丹 。

感染猴痘的症狀有哪些?好發年齡及族群?

猴痘潛伏期為5至21天,此期間不具傳染力,發疹期間傳染力最強,持續到全身疹子結痂脫落為止。

猴痘症狀包括發燒、頭痛、極度倦怠,與感染水痘最大的差別為淋巴腺腫大;發燒1至3天後,皮膚出現疹子,通常自臉部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依階段變化出現斑疹(macules)、丘疹(papules)、水泡(vesicles)、膿疱(pustules),最終結痂脫落,症狀嚴重的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

WHO公布統計非屬猴痘流行國家的資料顯示,病患年齡中位數介於30至40歲。

根據衛福部資訊,研究證明接種天花疫苗預防猴痘有效性為85%,而台灣民眾由於1955年後未有天花病例發生,1979年停止牛痘接種後出生民眾較易感染猴痘。

圖/美聯社

傳染猴痘的媒介?

猴痘傳染的方式有兩種。

  • 人畜共通傳染: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或黏膜;或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
  • 人傳人:透過飛沫傳播,接觸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皮膚或黏膜等;產婦若感染猴痘病毒,可能經胎盤垂直傳染給胎兒。疾管署表示,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以親密接觸之人際傳播可能性較高。

如何預防猴痘?接種疫苗?

衛福部提醒,民眾前往猴痘流行地區,應避免接觸齧齒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若食用肉類,必須徹底煮熟。

前往旅遊疫情為「第二級:警示(Alert)」國家或地區旅遊時,應避免與不特定人士密界接觸的社交場合。

目前WHO針對猴痘疫情,以公衛措施為主要手段,建議接種猴痘疫苗族群為高風險醫護人員或與病患密切接觸者為主,現階段並不建議大規模接種猴痘疫苗。

國際間核准使用預防猴痘的疫苗MVA-BN(Jynneos/Imvamune/Imvanex),為2019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由含有減弱的天花病毒株製成的新疫苗,適用於18歲以上感染猴痘的高風險族群;另外ACAM2000為含有活病毒的天花疫苗。

本土首見猴痘個案。圖/疾管署提供
圖/疾管署

如何治療猴痘?

多數猴痘病患病程為自限性(self-limiting),意即發病中有各種不舒服的症狀,但最終將於幾週內自我康復,因此猴痘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例如輸液治療、維持營養。

但若病患免疫力低下,或是症狀嚴重,台灣目前採購並配置的抗病毒藥物如下:Tecovirimat為歐洲藥品管理局核准,用以治療正痘病毒屬的天花、猴痘及牛痘;Cidofovir與Brincidofovir、Vaccinia Immune Globulin Intravenous (VIGIV),均用以治療正痘病毒屬病毒感染病患。

感染猴痘後遺症或併發症?

衛福部表示,兒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是併發重症的高風險群,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