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四大合夥人揭時間管理心法 勿做「死綫」戰士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商業 - D161206

年輕四大合夥人揭時間管理心法 勿做「死綫」戰士

商業

發布時間: 2016/12/06 11:58

最後更新: 2016/12/06 11:58

分享:

分享:

會計界以工時長見稱,在行內打滾18年、現年不足40歲的羅兵咸永道合夥人、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副會長柯灝泓(Ivan)有特別的時間管理學。

他將職業生涯分成3至4個「十年」,視20至30歲為拼搏黃金期,30至40歲的目標是培訓後進,並奉行兩大原則:要有紀律、勿做「死綫」戰士;同時記住初衷,勿放大工作上的不愉快事,保持拼勁。

由大學開始,Ivan已熱愛規劃:考試前每本教科書至少要溫習3遍,絕不臨急抱佛腳。這個原則令他高分通過大小的專業資格試,並延伸至現時,如他會在淡季時計劃好部分在旺季時要做的工作,避免到真正忙碌的時候要不斷追趕死綫。

周末還給自己 彈琴打網球

近年社會吹起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風,他卻有一套特別的時間管理學。追求規律的他將每周日「還給自己」,寧願平日多花時間完成工作,到周末時完全做感興趣的事如打網球,以及他近年迷上的彈琴、打鼓及室內設計等,隻字不提工作。

在他眼中,工作生涯有3至4個十年,而20至30歲是首個十年,堪稱黃金時間,是上坡階段,付出之努力愈多,收穫愈多。Ivan指,自己把時間放8成於工作、2成於生活,笑言就像小孩成長,在吸收能力最快的時刻,花一個單元(unit)的努力,可得到3倍高回報,例如快速晉升。

【延伸閱讀】德勤搞極速約會 會計師:「Why Not?」

激勵年輕人 力求1+1=3

現時處於第2個十年的Ivan,表示30至40歲的目標是培訓後進,不做高高在上的領導者(the top of people),反而追求做「眾人中心」(the centre of people),冀自己影響更多年輕人,並激勵同事做到「1+1=3」。為完成這個目標,Ivan不時到大學進行座談會,分享行業現況,並透過參與澳洲會計師公會,開班教路備戰專業試的方法。

【延伸閱讀】5A尖子又如何?德勤揀蟀考眼神

有份參與請人工作的的Ivan亦表示,招聘時最看重新人有否熱誠,包括對行業有沒有充分理解,以及希望在職涯上得到甚麼。

他認為,享受工作即可保持熱誠,並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如果你享受工作,即使分配了8成時間,也會感覺只得6至7成!如果不享受,就會覺得自己9成時間都在工作!」他籲記住初衷,勿無限放大工作的缺點,多感受好的部分。

不再控制狂上司

Ivan憶述,自己當初做經理時,是一個很指令式(directive)的上司,會告訴下屬及同事自己的目標,要完成這個目標需要1至10項工作,然後將10項任務分發予不同的人完成,笑言自己是控制狂。

經過兩年海外工作後,他發現新世代其實不喜歡接受指令,追求彈性,如果凡事要求跟足上司指示,會有被當成嬰兒的感覺,亦感受到一個人的能力及時間有限,團隊合作比個人成就更重要。

他改變領導手法,以授權(empower)取代指令,先提出一個目標,讓每個人認同及看着同一目標,再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工作。他坦言方法沒有好與壞,最重要是謹守承諾,已答應的事情要如期交貨,「如果不能做到,就不要作出承諾,信用是個人品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他熱話】不同年齡護膚秘訣 幾時開始抗衰老?

【其他熱話】Columbia 世上最刺激的工作 環遊世界挑戰極地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