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歐洲單車之旅–使用裝備和器材–
其他

穿越歐洲單車之旅–使用裝備和器材–

52 8 7234
oncepachiao oncepachiao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11-26, 11:21


一個人去歐洲長途單車旅行該如何準備,在這篇文分享自己從台灣出發所攜帶和歐洲當地添購的裝備與行李使用經驗,讓大家可以參考,甚至避免攜帶到不必要的東西。然後,騎乘時間是2017年的八月到十一月,路線上由西北方的英國一路向東南方走到土耳其,有刻意避開下雪的時段。

內文分享個人器材使用和準備分成了這七大類:
1⃣單車與行李包部分
2⃣修理和打包單車用工具
3⃣露營器材
4⃣服裝部分
5⃣醫療包和衛生用品  
6⃣電子產品
7⃣
資料證件與雜物

1. 單車與行李包部分

攜帶項目:單車、單車鎖、前後車燈、馬鞍袋、登山背包、攜車袋、腰包、可折式輕便雙肩背包袋、購物袋、行李鎖。

重點分享:

(1)單車:旅行用鋼管單車Surly LHT

攝於蒙特內哥羅的柯托爾(Montenegro, Kotor)

單車上為長途旅行需求有加裝:牛角握把、水壺架、快拆式踏板、能負重30公斤的Topeak旅行後貨架、單車碼表。外胎用德國牌的Schwalbe防刺胎,車輪是特製的手編輪。

最初想用原有的捷安特登山車去歐洲長途自助單車旅行,但實際評估原有的單車車架偏大,要重裝長途騎上幾個月未必適合,加上一堆配件也要更換,就毅然換購入這輛車。

單車騎乘下來,印象深刻的是煞車塊沒特別在請人組車時用品質比較好的,結果從英國到德國才騎2000公里左右就得換煞車塊,後來在德國使用別人贈送品質較好的BARADINE煞車塊,就一路騎到土耳其,甚至隔年騎完路況極差的中亞帕米爾公路,都不用再更換煞車塊。



(2)前後車燈

【啟程時】
DOSUN AF500 2016版 自行車前燈
+
日本貓眼 CATEYE 自行車 安全警示後車燈 TL-LD560-R Reflex


【旅途中換用】
Trelock LS-360 自行車前燈
+
Busch Muller 自行車後燈


旅途中會更換前後單車燈的原因是:前後車燈被英國的雨淋到損壞。一路用手電筒照明撐到德國後,考量歐洲入秋冬會越來越早天黑,可能遇到夜騎機率越來越高,為了後續旅程安全,還是花錢添購德國製的單車燈。

德製的單車燈都沒有閃燈功能,也無法調整亮度,但是推崇裝電池用的後車燈防水力夠強,後來淋了幾次大雨都沒損壞能持續使用。

總之,有用USB充電的這類單車燈遇到下大雨時,一定要收起來,不然雨水太容易滲入USB充電處,造成單車燈的損壞,這是騎在多雨的英國學到的慘痛經驗。

(3)馬鞍袋和車手袋:德國Ortlieb牌的馬鞍袋40L一對和車手袋7L(紅)一個


這牌單車用馬鞍袋和車手包,最受推崇的就是絕佳的防水性和掛鉤的負重力極強,只聽說被老鼠咬才會出現損壞的狀況,不然要用來單車環遊世界幾圈都不是問題。

(4)登山背包:Deuter 40L的登山背包
純粹是個人不想多花費買單車用防水袋裝馬鞍袋放不下的行李,就直接拿個人的以前澳洲渡假打工買的登山背包撐著用,雖然每次單車上行李要用彈簧繩綑綁登山背包在單車後座相當麻煩,但是也是一路用到完成歐洲和中亞旅程。

(5)帶到但不實用的用品:攜車袋和行李鎖
「攜車袋」部分,本來擔心歐洲旅途中需要帶單車搭火車或客運移動時,沒有裝在攜車袋的話,會無法帶單車搭乘,結果旅途中在英國帶單車搭火車,以及從阿爾巴尼亞往科索沃搭客運,都沒用到,這東西就一直在行李裡默默佔個角落了。

「行李鎖」部分,只有在英國的青年旅舍的行李櫃使用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用過,露營住帳棚時這東西更用不上,旅程整趟下來,行李沒上鎖也都沒有失竊。

2. 修理和打包單車用工具

攜帶項目:打鍊器、單車用打氣筒、4號~6號板手、束帶、補胎片、拆胎棒、內胎、可調整小型扳手、抹布、潤滑油、電器膠帶、封箱膠帶、剪刀、彈簧繩。



重點分享:

(1)抹布:個人私推的露營用好物。


一開始帶抹布只想要搭機拖運單車時包著變速器保護用,以及單車清潔用,但是後來歐洲旅程好幾次遇到露營在雨天或一早要趕路,抹布能趕緊把帳篷內外的雨水或反潮水氣擦掉,方便收帳,才驚覺超重要的!甚至在奧地利旅途中,半路想起一早離開露營區時沒收到抹布,還趕緊折回去拿。

(2)電器膠帶:修理用神物。



個人在歐洲旅途中,從一出發坐墊和喝水用的樂扣杯杯蓋撞壞要修補,到放置手機用的蜘蛛架在單車上要固定,甚至帳篷被老鼠咬破洞,都靠這修補,最後到旅程結束打包單車封箱時,這也派上用場。個人使用量大到旅途中有在德國補貨,建議買寬厚一點的,比較好用。

(3)彈簧繩

攝於科索沃

單車裝箱時,可綁車架和車輪在一起時用。旅程時則能用來綁登山背包在後貨架,以及偶爾在戶外當曬衣繩用。

個人在歐洲旅途裡,另一偏好是把罐裝洋芋片和罐裝保久乳,或去超市買的其他食物裝袋,順便用彈簧繩綁著放後座,方便休息食用時隨時取用。

彈簧繩在綁時,要確保勾子要卡好貨架,避免鬆脫卡到輪子,造成騎乘時的危險。
  
3. 露營器材

攜帶項目:帳篷、睡墊、睡袋、充氣枕頭、鍋子、刷鍋布、擋風板、汽化爐、燃料鋼瓶、打火機、瑞士刀、筷子、杯子。



重點分享:

(1)住宿器材

攝於荷蘭的羊角村(Netherlands, Giethoorn)



A 帳篷:Natrurehike塔加雙人帳

這款中國品牌的帳篷優點是重量輕不到1.5公斤和防水系數超過3000mm,騎在歐洲最會下雨的英國露營使用時,雨下一整晚睡在內不會滲水,但是缺點是這是「非自立帳」,每次都要打釘才能紮營立起帳篷,有時遇到紮營地土質硬超難打釘,真的超棘手的。

特別建議單車旅行用的帳篷,要用「自立帳」比較好,遇到硬地不打釘也能搭好使用,便利性會更高。

另外帳篷購買時附贈的地布,個人旅程開始不到一週就遺失,也不影響帳篷的使用。

B 睡墊:Sundick的蛋巢睡墊
雖然蛋巢睡墊體積比較大,但是收放方便,能適應許多地形不平坦的野營地,不用擔心會被尖銳的石頭刺破,中國製的品牌就很夠用。

C 睡袋:【飛狼 Jack Wolfskin】Lite Tech Jr 人纖睡袋
這款睡袋標示的適用溫度是11℃到-4℃,在歐洲入秋後,內陸地區晚上常常不到攝氏十度的氣溫下,耐寒係數就不太夠,要靠在睡袋內塞衣物,才能撐過夜。好處是睡袋不重,體積不大,價格也不超過2000台幣。

D 充氣枕頭:Natrurehike戶外自動充氣枕頭
這款體積大佔空間又不好睡,就要花費買充氣枕頭的話,還是買其他款吧。

(2)烹飪器材


A 汽化爐:MSR的Whisperlite International款
個人考量旅程上取得燃料的便利性,選擇用汽化爐,MSR系列購買時,裡面就有附贈簡易擋風板,至於加購的燃料油瓶是買590ml的。

B 鍋具:K-2犀牛牌的雙人鍋具組
這款露營用鍋具購買時,裡面有附贈刷鍋布,鋁合金鍋重量雖然不像鈦鍋輕便,但是價格較便宜,也很夠用。

(3)餐具
餐具上如果要極簡,可用瑞士刀組就好,但是要吃得習慣建議自帶筷子比較好。至於個人習慣帶樂扣杯,是為了裝熱水泡茶喝方便。

(4)其他
燃料用汽油或去漬油,到達歐洲當地再買就好。

4. 服裝部分

攜帶項目:單車安全帽、棒球帽、毛帽、魔術頭巾、長短袖排汗運動衣褲、休閒便服、牛仔褲、內衣褲、防雨透氣外套、羽絨外套、雨褲、單車手套、保暖長手套、超薄乳膠手套、夾腳拖、運動涼鞋、運動鞋、襪子、雨鞋套、護踝、變色運動眼鏡、一般眼鏡、隱形眼鏡、摺疊傘、束褲帶、反光背心條。

重點分享:

(1)帽子部分

去海外單車旅行,要不要戴單車安全帽?世上多數各國家是沒有強制規定騎單車要戴安全帽,但是長距離騎乘難保不會遇到摔車的意外,出於保護自我安全的考量,自己是都有戴。

如果確定旅途要露營,旅程期間會遇到戶外溫度低於攝氏十度以下的話,要特別留意頭部的保暖,減少感冒的機會。天氣低溫沒騎單車時,隨時戴個毛帽和魔術頭巾,保暖頭部和脖子,避免著涼感冒。
  
(2)手套部分

A 單車手套
要買品質好又便宜的首推台灣製的單車手套,不過個人在荷蘭不小心有掉單車手套,臨時找車店要買,就買不到台灣製的了。

B 保暖長手套
戶外溫度低於十度以下,穿著騎單車才不會凍傷手,然後要方便滑手機直接使用的話,記得要買「觸碰式」手套。

自己在歐洲秋冬低溫騎乘單車時,是一般的觸碰式輕薄長手套,外頭再套半截式短指單車手套,沒再額外買單車專用的長指手套。

C 超薄乳膠手套
本來帶這個是為了要下雨天時做手部防水時用,實際下雨天戴著騎下來,由於這不透氣加上手部一定會排汗,手部一樣會全濕,只適合組車和修車時戴著用。

(3)衣服部分

個人是不穿車衣車褲騎車的人,騎乘單車時習慣穿排汗運動服,另外準備一般休閒服至少一套,方便休息日到景點參觀時穿,讓拍照留念的衣著能有一點變化。

由於自己不穿單車褲騎車,就要另外準備束褲條綁長褲口,避免寬鬆的褲口在騎乘時,捲入單車齒盤造成摔車的風險。

另外在騎到德國南部,天氣開始入秋時,因為睡袋保暖係數不夠,自己有再去德國的連鎖廉價商店″KIK″加買保暖衣服睡覺時穿。

A 防水透氣外套:T-Tek穿山甲防暴雨外套


知名國際品牌防水透氣外套例如始祖鳥或Gore-Tex,常常一件要價近萬,甚至破萬,超出個人預算太多,於是自己尋覓到這款台製品牌T-Tek購買,一件防水透氣外套加上可穿在內的人工羽絨衣外套,只要3950台幣,省下不少錢。

實際使用下來,不只在歐洲秋冬季節單車旅行時穿沒問題,甚至歐洲單車之旅結束,自己穿這件在日本滑雪場地區工作一個雪季也沒問題。

B 雨褲:君邁休閒達人BrightDay休閒雨褲
這件台製的透氣雨褲本來只是預計騎車遇到下雨時穿,發現到歐洲11月入冬時穿,也剛好能禦寒,應該下雪時穿著騎也沒問題。

(4)鞋子部分

鞋子上最初自己只想帶夾腳拖洗澡時穿,以及運動涼鞋加襪子,但是怕在歐洲秋冬時這樣穿會凍到腳,還是多帶了一雙運動鞋。

結果在英國時,遇到大雨把運動涼鞋淋到濕透,就先把運動鞋拿出來穿,才不用穿夾腳拖或濕透未乾的運動涼鞋上路。之後入秋冬天氣冷時,穿一般運動鞋騎單車,確實比較保暖舒服。

(5)眼鏡部分
長途單車旅行會長時間在戶外,歐洲戶外紫外線強弱,個人完全沒概念,但是戴個太陽眼鏡保護眼睛絕對不會吃虧。

由於自己有近視,習慣帶眼鏡,是直接帶一副有變色鏡片功能的眼鏡,作為太陽眼鏡,由於使用的是以前澳洲渡假打工時配的,忘記是什麼品牌。另外仍有帶備用眼鏡和隱形眼鏡。

反光衣著用品
原本擔心萬一雨天或天黑騎車時,後車燈的示警效果仍不夠,自己有買調整型伸縮反光背心用,但不夠好穿之下,實際使用率超低。建議買一整件指揮交通用的反光背心穿,或是直接在外套上黏好反光條,比較方便實用。

(7)摺疊傘
會帶這個是個人預計休息日遇到下雨外出時使用,旅程使用次數不多,但是會去歐洲多雨地區單車旅遊就還是帶著會比較方便。另外戶外如廁時,也能用這遮一下,但個人是沒這樣用。

5. 醫療包和衛生用品  

(1)醫療包

基本上醫療藥品的準備,個人分兩大方向準備:「外用」和「口服」。

外用藥品主要應對萬一摔車受傷,大面積擦傷的處理,長時間騎乘的肌肉痠痛,以及一些意外小傷害的處理。

口服藥品就是應對旅遊容易遇到的感冒和拉肚子症狀為主。
 
A. 外用藥品

攜帶項目:澳洲木瓜霜、OK绷 、透氣膠布、 生理食鹽水、 紗布塊 、 痠痛軟膏、優碘 、眼藥水 、消腫油、 棉花棒、彈性繃帶、人工皮膚、防水護墊 。
  
澳洲木瓜霜是出了名的萬用藥膏,可護唇又能處理燒燙傷、割傷到蚊蟲叮咬,台灣本土連鎖藥妝店例如屈臣式都買得到。然後如果你跟我一樣,根本沒鍛鍊體力就出發去海外長途單車旅行的話,痠痛軟膏或貼布在出發剛開始的一週是蠻需要的。

B. 口服藥品

攜帶項目:風和綜合感冒膠囊、利痛炎膜衣錠(治神經痛、頭痛、生理痛)、大正止瀉藥、喉糖藥、運動用電解質補充粉、 喉痛發炎藥、 抗生素 、止痛藥 。

有關口服藥部分,如果你的歐洲旅程是從德國和奧地利開始,有興趣做功課研究當地藥妝的話,可以抗生素以外的藥品,全部當地買就好,價格優惠品質又好,不過自己是沒時間研究就全部還是從台灣帶。另外個人在歐洲旅程,完全沒吃到瀉藥過。

(2)衛生用品

攜帶用品:小包衛生紙、快乾毛巾、牙刷、沐浴乳、洗髮精、牙膏、牙線、乳液、化妝水、衛生棉、指甲剪、小鏡子、洗面乳、梳子。


牙膏、沐浴乳、洗髮精等用品,個人從台灣出發時都只帶小份量,應付剛到歐洲的兩天用,另外直接在當地買大份量使用,才不會佔用託運行李重量。
  
另外旅途中手洗衣服時,個人是直接用洗髮精和沐浴乳洗,沒特別再用洗衣皂或洗衣劑。

6. 電子產品

攜帶用品:手機、耳機、行動電源、相機、相機清潔組 、歐洲多國用電話卡、筆電、外接隨身硬碟、萬用轉接插頭、擴接頭、USB線、充電器、延長線、小型蜘蛛架、手電筒。

 
重點分享:

(1)手機:Sony Xperia XZ F8322
這手機除了容易過熱影響拍照錄影使用外,超級防水耐摔,陪我一路用到騎完歐洲和中亞帕米爾公路。

(2)多國用電話預付卡:英國3電信預付電話卡

這家預付卡雖然不能分享網路使用,但是可以加值使用到6個月,而且線上加值還能選擇方案,對長時間在海外旅遊的人來說非常方便,而且除了歐洲國家可用,部分美洲、亞洲和大洋洲國家也能用,到2020年可使用國家已經超過70國。

雖然歐洲不少景點和咖啡店有免費的Wi-Fi,但是單車露營常在荒郊野外,就算去露營區,一堆網路都要收費,有一張行動網卡還是比較方便。

這電話卡我一路從英國用到克羅埃西亞,在土耳其將結束旅程時,送給要騎去英國的馬來西亞車友。
  
(3)相機:Olympus TG-6

獨自一人單車旅行下來,個人拍照攝影習慣以方便為主,並不太講究技巧,大多使用手機。但是還好有多帶這一台相機,讓我手機在土耳其有幾天出狀況無法正常拍照錄影時,有這能替代為旅程留記錄。

(4)筆電:Lenovo X230
這款筆電二手購買,不到一萬元就能買到,重量不到2公斤。旅程帶著主要是為了手機和相機的拍照錄影存檔到外接硬碟使用,其實使用次數超少。
 
(5)延長線和轉接頭
去歐洲旅遊不管是住別人家、青旅或露營區,這兩個都必備,才方便充電各種電子產品。轉接頭部分,如果歐洲旅程只在歐陸國家,直接買兩圓孔歐陸通用的規格就足夠,不用到萬用轉接頭。
  
其他
旅程到後來有在波士尼亞買自拍棒。

個人蠻後悔沒有一開始就買,常用手機攝影的話,能用自拍棒拍照和錄影的取景角度會更好看和寬廣。

7. 資料證件與雜物

攜帶用品:旅遊工具書、入境用的英國行程表、台灣國貼紙、護照、 護照影本、台胞證 、護照用大頭照、保險資料英文版(正版和影本) 、YHA卡、資料夾、提款卡、信用卡 、現金(台幣、外幣)、錢包、小記事本、筆、口紅膠、指北針&哨子、台灣造型書籤、台灣產的茶包、鋼戒、衣架、跳繩。



重點分享:

(1)旅遊書
自己只有帶MOOK地球步方編集室-東歐這本旅遊工具書,主要有介紹巴爾幹小國的資訊,那方面網路旅遊資訊實在太少,旅遊工具書才完整,加上一人的旅程有一本中文書在手,也能翻閱當作在異鄉的精神糧食。其他國家的旅遊書資料,都行前跟公立圖書館借書掃描成電子檔來看。更多有關於行前旅遊工具書的分享,可見這篇:跨歐洲多國的旅行工具書找尋與應用方式
  
(2)英國行程表
看人分享英國海關對從非歐洲國家入境的航班的外籍遊客,有的會審查較仔細,準備一份大略的英國行程表會比較保險。
  
(3)證件部分

A 護照
耳聞過有的歐洲海關容易一看到台灣護照上的英文有China,會立刻要求出示申根簽證才能入境,反而要費時解釋,索性實驗在護照上貼台灣國貼紙下來,歐洲之旅從英國到土耳其,一路遇到的邊境海關,沒有質疑過為何我沒申根簽證。
  
B 保險
個人是保「和泰Fun心遊的一年海外旅遊險」。

由於自己4個月的歐洲單車之旅結束後,馬上就去日本滑雪場地區工作和滑雪,在海外時間會超過半年,才會買這款。
  
買海外旅平險的原因,除了怕在海外有萬一,需要緊急醫療之外,再來有發生過台灣自由行遊客搭機到歐洲,入境時海關檢查到沒有旅遊保險,拒絕入境的案例。有投保的話記得帶正本英文版,萬一被檢查時也好出示證明。
  
C YHA卡
這世界多國的青旅優惠卡在歐洲旅程完全沒用到,辦來浪費錢.因為歐洲各地當地超便宜的青旅,幾乎都不在YHA系統內。
  
(4)財務部分

A 金融卡和信用卡
個人是各辦兩張卡分開放,全都有開通海外提款的功能,確保萬一其中一組金融卡和信用卡掉了,還有另一組能用。在海外提款上,信用卡的匯率會比提款卡差,但是仍至少要帶一張,以應付旅舍住宿和訂機票時用。
  
另外,歐洲許多超市都能刷卡付賬,不限金額大小,自己有為這趟歐洲單車之旅,特別辦一張歐元雙幣信用卡。

  
B 現金  
個人台灣出發時,帶的現金為台幣、英磅和歐元。至於使用獨立貨幣的巴爾幹半島小國到土耳其,當地貨幣就銀行兌換或ATM提領。

海外自助旅行,身上的現金絕對是越少越好,需要時再去找ATM花點手續費領錢就好,歐洲各國在大城市都能輕易找到ATM。

(5)文具部分
個人攜帶的文具裡,紙筆剪刀之外,有特別帶口紅膠,是為了每一國寄明信片時黏郵票用。
  
文化交流用品

去海外長時間自助旅行,一定有機會跟當地人打交道,甚至受到招待和幫忙想答謝,個人不會寫書法、畫圖等技藝,就換送有台灣特色的小禮物作交流。
 
個人是選擇帶「台灣造型的書籤」和「台灣產的茶包」,這兩者都相當便宜輕便和體積小,方便攜帶,又能介紹台灣。
  
另外有帶跳繩,純粹是個人會一點花式跳繩,想說旅程若有跟當地人互動時,能娛樂表演一下,但通常跟人聊天時間都要不夠用,就沒有拿出來用過,遺憾變成多帶的行李。
  
(7)雜物

A. 鋼戒
當初看別人分享若女生一人在海外旅遊時,想減少被外國男性盯上騷擾的機會的話,可以帶個鋼戒偽裝已婚,特別在男性會熱情搭訕女遊客的土耳其可能需要。
  
然而,親身在歐洲旅程終點的土耳其伊斯坦堡街上獨自行走時,發現鋼戒有戴跟沒戴一樣,想搭訕騷擾人的土耳其男人,只要看你一臉外國面孔又是東亞女性就會先纏過來再說。

B 衣架
旅程偶爾住青旅要把手洗衣服晾乾,個人帶三個衣架用真的方便很多,沒見過其他人長途自助單車旅行分享有帶這東西,自己是蠻推薦的
  
C 保溫瓶

一開始覺得保溫瓶重,也不認為有需要,出發時並沒有帶,但是隨著歐洲一入秋天氣冷起來,想露營一早起來,或騎單車休息時,能喝上熱水取暖,保溫瓶就變成必備品。
  
個人是到德國慕尼黑時,才買入700ml保溫瓶,能直接放在單車的水壺架上,剛好德國EMSA牌的保溫瓶也世界知名,這也是在海外單車旅行在當地買的器材裡,旅程結束帶回台灣後最實用的,目前給小孩泡奶粉經常使用,從旅行器材變成育兒好物。

8. 總結



回顧歐洲單車旅遊器材和行李從準備的上路使用下來,有幾個深刻的感想:
  
(1)帳篷最好使用自立帳
旅程露營時,遇到一些地方要紮營,地卻硬到超難打入營釘,或是土太鬆很難固定營釘,好幾次有驚恐到是否要直接無帳篷下睡戶外過夜,但是為了把出發前太晚才買入來不及退貨更換的帳篷用回本,就想辦法搭起來住下去,卻很耗費精力。
  
所以我隔年和人去中亞單車旅行,寧願行李多重幾公斤,也趕緊換成自立帳,不想再搭帳篷時那麼充滿考驗。
  
(2)愛拍攝就不要省相關器材費
當初因為決定重買單車,嚴重超支行前預算,為了控制預算支出,只隨便買個不耐用的小角架,連自拍棒都沒買,更沒買運動相機,等旅途上要拍照錄影時,發現一人獨騎要有更適當的器材,才好記錄下很多騎乘時的獨特畫面。

儘管口頭上會說旅行是心靈感受最重要,畫面只是形式,但是如果旅程能重來,個人會選擇多花錢買好相關器材,為旅程不留遺憾的記錄下任何自己覺得特別的畫面。

不過空拍機的話,個人沒有特別想要,就反而從旅程開始到結束至今,都未在個人攝影器材購買計劃內。

(3)學會簡單
當所有食衣住行的用品都只能用一輛單車載,單車又沒有安裝前貨架下,更不能載過重,導致前後輪重量差太大,所有行李的攜帶都要仔細考量重量和空間,是這趟一人歐洲單車旅行在器材和行李準備攜帶上,特別讓人難忘的地方。

等到上路後,真的只靠上列器材和行李,也一路從英國幾乎全程騎到土耳其,自力完成整趟旅途,又讓人驚嘆生活物質上的需求竟然可以在如此簡單下,不用非常有錢,也能自由自在走遍超多地方,甚至以天地為家,這是海外自助單車旅遊對人一直有吸引力和難忘的獨特魅力。

對個人來說,即使回歸現實生活無法恣意長途單車旅行壯遊,但是不要太過追求物質,生活過的簡單,延續單車旅行時的單純生活感,找到心靈上的快樂,這是可以隨時提醒自己做到的。


攝於克羅埃西亞

※備註
引用自自行車筆記,補充有關「自立帳」與「非自立帳」的定義:

引用:
「自立帳」代表著帳篷可以不依靠營釘,僅僅需要營柱就能成型,但外帳可能會因為沒有營釘拉撐看起來會有點軟趴趴的。「非自立帳」則是需要營柱與營釘缺一不可,優點為大部分的非自立帳重量都會比自立帳來的輕,因此算..... (恕刪)
部落格原文請見:https://oncepachiao.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html

***************************************
👉 按讚 臉書粉專 → https://reurl.cc/rvpNx
👉 追蹤 INSTAGRAM → https://reurl.cc/dyRKV
👉 觀看 部落格 → https://reurl.cc/QE08O
👉 歐洲單車旅遊社團Europe Cycling Trip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30520620683009
上傳的縮圖
 

感謝 36
7234 次查看
隨風居
舊 2020-11-26, 16:16
沒有穿車褲 真心佩服毅力
又請問全程多少百分比住帳棚?
感謝 2
kimmydefaru 的頭像
kimmydefaru
舊 2020-11-26, 16:35
引用:
作者: 隨風居
沒有穿車褲 真心佩服毅力
又請問全程多少百分比住帳棚?
一樓大之前有貼歐洲騎車遊記
可以參考
印象中紮營蠻多次的

遊記很精彩
感謝 3
kimmydefaru 的頭像
kimmydefaru
舊 2020-11-26, 16:44
引用:
作者: oncepachiao
B 衣架
旅程偶爾住青旅要把手洗衣服晾乾,個人帶三個衣架用真的方便很多,沒見過其他人長途自助單車旅行分享有帶這東西,自己是蠻推薦的
衣架我也蠻推的
雖然我沒騎單車 只是去日本自助
但因為後來迷上洗衣服
往往客房提供的衣架不夠用
若此時有自備衣架 就很方便

特別是我後來在N店買到旅行專用的折疊式衣架
折起來以後很小
材質是塑膠所以很輕 而且有附夾子
帶出國用真的太爽

商品外觀見下圖
目前網路上查是缺貨 門市現場不知道還有沒有
(當然不一定要買我貼的這牌 網路商城有一模一樣且更便宜的)


送台灣造型的書籤真是好主意
收的人應該會很驚喜 送的人攜帶也方便
我推薦也可以送台灣風景明信片
之前在文具店(台式 金玉堂那種) 發現有不少漂亮的台灣明信片
有些是漂亮的風景照 有些是可愛的漫畫圖
感覺都蠻適合當小禮物送人
唯一缺點是 這可能比書籤貴
感謝 2
花甲阿伯 的頭像
花甲阿伯 花甲阿伯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11-26, 18:29
謝謝版主詳細分享,想請問版主在歐洲方便找到可防雨水的屋檐下露營嗎? 因為我不想帶帳篷的外帳 外帳有點重。謝謝你
感謝 2
bb123dd 的頭像
bb123dd bb123dd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11-27, 09:10
@
佩服
感謝 1
oncepachiao oncepachiao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11-27, 11:32
引用:
作者: 花甲阿伯
謝謝版主詳細分享,想請問版主在歐洲方便找到可防雨水的屋檐下露營嗎? 因為我不想帶帳篷的外帳 外帳有點重。謝謝你
其實我在西歐露營次數才多,也蠻常找付費露營區,印象中防水屋簷沒有很普遍,至於野營的話,就是隨緣,偶爾有機會碰到有屋簷的地方住。

總之,想單車露營裝備輕鬆一點,歐洲可以往夏秋季節雨少的環地中海地區走,這樣就不用像我要特別準備防水係數較高的帳篷。
感謝 2
oncepachiao oncepachiao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11-27, 11:39
引用:
作者: 隨風居
沒有穿車褲 真心佩服毅力
又請問全程多少百分比住帳棚?
老實說女生屁股肉較多,不穿車褲騎長程是還好啦,另外現在也有單車座墊可以選擇適合長途騎乘時乘坐的,都能有效減緩長程騎單車屁股痛的困擾🙂

我當時123天的旅程,有約43天住帳篷,超過三分之一天晚上住帳篷,不過野營的天數只有不到十天,大多很慵懶的去住收費露營區。
感謝 1
oncepachiao oncepachiao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11-27, 11:55
引用:
作者: kimmydefaru
衣架我也蠻推的
雖然我沒騎單車 只是去日本自助
但因為後來迷上洗衣服
往往客房提供的衣架不夠用
若此時有自備衣架 就很方便
特別是我後來在N店買到旅行專用的折疊式衣架
折起來以後很小..... (恕刪)
感恩你都有耐心看完我的長文,畢竟時隔兩年半才再分享歐洲單車旅途往事,還被記得很感恩😍

然後原來有出門自助旅行會想帶洗衣架的同好,真是開心,我也第一次知道有這種輕便式的洗衣架大開眼界,我都是直接拿家裡的洗衣架,反正那塞馬鞍袋或登山背包都還方便😆

有關台灣書籤部分,主要是個人之前在台灣的工作有做帶外國人玩台灣的英語導遊,以前有和其他外語導遊一次合購大量書籤,出國就順便拿著繼續用。

剛好書籤有不同台灣意象圖樣,能在贈送旅程上合得來或幫助自己的外國人時,順便簡單跟對方介紹書籤上的台灣景點或意想,一方面找話題聊也一方面介紹台灣,讓大家都開心☺

只是時間過好快,當時還是一人自在騎單車旅行,現在已經成家在忙顧寶寶,只能偶爾寫文回味過往逍遙旅行的青春了😂
感謝 3


主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