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患者較去年同期累計增加22倍,臺灣病例再創新高

文◎林育瑋

0
383

  嗡──!嗡──!溽暑之夜,空氣黏膩得令人煩躁,就快要入睡了,卻又聽到蚊蟲的撲翅聲響,不禁令人焦躁地擔心起「要是染上登革熱該怎麼辦」。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6月已累計有221人染疫,相較去年同期累計的10人,高出了22倍有餘;此外,再審視近6年登革熱病例趨勢圖,2023年累計(至6月)人數為統計以來的次高,僅少於2019年,再次使民眾不得不重視居家環境和病媒蚊等議題。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衛教資訊表示,登革熱又稱為「天狗熱」或「斷骨熱」,經常藉由病媒蚊叮咬而進行傳播,一旦染症,有可能發生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酸痛等症狀。傳染途徑則包括蚊蟲叮咬和母子垂直感染,若胎兒在懷孕期間遭受感染,就有可能造成早產、出生體重過低,甚至死亡;同時,由於病媒蚊傳播無對象之選擇性,一旦當登革熱病毒進入社區後,不分老幼,居民皆有被叮咬而染疫的風險。

  雖然染疫人數創新高,不過登革熱也並非僅發生在臺灣,世界衛生組織就在2023年發布的資訊說明,根據模型估算顯示,每年有39億人面臨登革熱病毒感染風險,其中3.9億人染有登革熱病毒,9,600萬例有臨床症狀;此類病毒目前流行於非洲、美洲、東地中海、東南亞等地區,而光是亞洲案例就佔了全球70%。

  儘管根據統計,登革熱致死率普遍低於1%,但若患者沒有危機意識而錯過醫療時機,就有可能發生嚴重血漿滲漏、出血、器官損傷等重症,屆時致死率將超過20%。因此,建議民眾除了定期清掃居家環境、保持乾燥清潔之外,也要配齊醫療險種,避免風險來臨時沒有保障可以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