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121 謂如於有情事作有情想及非情想,於非有情作非情想及有情想@廣論消文|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3-23 10:49:06| 人氣2,4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121 謂如於有情事作有情想及非情想,於非有情作非情想及有情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消文121  12110-1226

【如是不能於一尸羅,數修防護而善守護,反自說云:「我是大乘者。」極應呵責。】

斷除虛矯造作:如果連一條戒律都無法依靠防護心來守護,竟然自稱:「我是大乘行者。」是最應該被斥責的。

【《地藏經》云:「由如是等十善業道而能成佛,若有乃至命存以來,下至不護一善業道,然作是言:我是大乘,我求無上正等菩提。此數取趣至極詭詐,說大妄語,是於一切佛世尊前,欺罔世間,說斷滅語。此由愚蒙,而至命終,顛倒墮落。」顛倒墮落者,於一切中,應知即是惡趣異名。】

《地藏經》說:透過十善道才能成佛,但是,如果有人終其一生連一種善業道也不能守護,竟然這樣說:「我是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大乘行者。」這種人可說是極虛偽狡詐,他們在一切諸佛世尊之前欺誑世間,宣揚虛無斷滅之說。他在蒙蔽中直至死亡,並且步向顛倒墮落。須知「顛倒墮落」是惡趣的別名。

日常法師開示

如果你是外道還情有可原,人家知道你不相信佛,所以並不會因為你這樣說而以為佛法就是這樣。現在你自命為大乘,大乘行者是佛真正最重要的弟子,結果佛的弟子說不必護善業道,人家聽了會說:「你看!這是佛的弟子說的。」如果大家都相信他,豈不是把佛法都毀掉了!所以這是最可怕的。這在戒當中叫大妄語,隨便說一個普通的妄語,不一定會墮落到地獄,可是說這種話一定會墮落,非常可怕,因為所有的佛都這樣說,他卻把它否定掉。佛告訴我們的中道是最恰當最正確的道理,錯誤的見解有兩種,一種叫常見,一種叫斷見,現在這一類屬於斷見,這是見解當中最可怕、最糟糕的,所以大師特別說這個犯的是斷滅語。這種人命終以後,由於他的愚癡,看不見事實真相,顛倒了,所以會墮落。大師特別解釋經上說的「顛倒墮落」就是墮落三惡道,至於到哪一道去,後面的決擇業果會告訴我們。

 

﹝決擇業果分三: 顯示黑業果, 白業果, 業餘差別。初中分三: 正顯示黑業道, 輕重差別, 此等之果。今初﹞

子二 抉擇業果:

「抉擇業與果」分為三部分:

不善業果。 善業果。 業的其他區分方式。

第三、業餘差別。業當中有黑的、有白的,還有不能單單以黑白二者含攝的,統統放在「業餘差別」中去說明它不同的特徵。--日常法師

丑一 不善業果:

「不善業果」分三:

①正說黑業道。顯示輕重分別。顯示黑業的果報。

【云何殺生?〈攝分〉於此說為事、想、欲樂、煩惱、究竟五相。然將中三攝入意樂,更加加行攝為四相,謂事、意樂、加行、究竟,易於解釋,意趣無違。】

寅一 正說黑業道:

十種不善業道如下:

(1).殺生-在《攝抉擇分》之中,是以「事、想、意樂、煩惱、究竟」等五項來說明(以殺生為例:「事」指所從事殺生行為的物件、「想」指對所殺物件的認識、「意樂」指從事殺生行為的心態、「煩惱」指策動殺生行為的負面情緒、「究竟」指整個殺生行為的結果)。不過,我們也可以把居中的三者(想、意樂、煩惱)歸入「意樂」的範疇,再加上「加行」而成為「事、意樂、加行、究竟」四範疇來簡略說明每一種業道。這種說法既容易解釋,而且沒有違背原意。

台長: deepmind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