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多負擔50%成本!台積電赴美設廠除了分散供應鏈外,還有哪些原因?-科技新報 TechNews|商周
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寧願多負擔50%成本!台積電赴美設廠除了分散供應鏈外,還有哪些原因?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產業動態

寧願多負擔50%成本!台積電赴美設廠除了分散供應鏈外,還有哪些原因?

寧願多負擔50%成本!台積電赴美設廠除了分散供應鏈外,還有哪些原因?
張忠謀證實日前路透社的報導,關於台積電將在美國設置3奈米晶圓廠的計畫。 (來源:商業周刊)
撰文者:Atkinson
摘要

1.路特社報導,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5奈米晶圓廠落成後,還計畫設置3奈米晶圓廠。對此,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給予肯定的答案。

2.台積電在美國奧勒岡州已有一座8吋晶圓廠,營運成本比在台灣多出50%。因此,台積電赴美設置5奈米、3奈米晶圓廠的計畫,讓外界認為並非單純商業考量。

3.台積電赴美設廠除了響應美國政府的本土製造,以及考量美國晶片法案外,也需滿足美國客戶的在地供應需求,並符合市場希望供應鏈多樣化的趨勢。

近期半導體業界最大消息就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確認台積電會到美國設立3奈米晶圓廠一事,引起市場人士與投資人關注。有人指這是各國半導體業界的「去台化」政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感到憂心;也有人認為即使3奈米到美國設廠,技術研發依舊留在台灣,最新技術持續由台灣主導,台積電布局全世界市場反而值得期待。究竟會有哪方面影響,本文試著簡單分析。

由台積電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的5奈米廠即將建成,12月6日舉行首批機台設備進廠典禮,已有大批台灣台積電工程師前往亞利桑那,進行量產前準備,2024年按時量產。根據路透社報導,台積電還計劃將3奈米製程帶到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張忠謀也對此報導給予肯定答案。

張忠謀表示,台積電目前在美國亞利桑納州建的是5奈米晶圓廠,為美國目前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不過,台積電接下來在台灣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將會是3奈米,代表台積電在美國投資的5奈米製程只是N-1模式*。張忠謀強調,現在有一個計畫,還未完全敲定,但也差不多了——5奈米是第一階段 (Phase 1),同樣在亞利桑那州設廠的3奈米會是第二階段(Phase 2)。不過,張忠謀並未透露美國3奈米晶圓廠建廠計畫的投資規模,以及會在何時啟動。目前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5奈米晶圓廠的產能規劃為每個月2萬片,計劃中的3奈米晶圓廠產能也預計會是從每個月2萬片開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編按:N-1模式是指台積電在美國的設廠投資,會是以台灣最先進製程的前一代為主。

奧勒岡州8吋晶圓廠證明營運成本多50%,台積電赴美的盤算是?

2019年台積電宣布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5奈米晶圓廠的計畫,但由於台積電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在台灣高出許多,因此外界普遍認為,台積電這樣的決定並非單純從商業角度考慮。而且,張忠謀先前曾表示,台積電在美國奧勒岡州一直營運著一座8吋晶圓廠,從營運該座晶圓廠多年的經驗可證明,在美國成本較台灣高50%的情況下,該晶圓廠雖然能獲利,但幾乎沒有準備擴建的規劃。

因此,台積電在亞利桑納州設置5奈米晶圓廠,外界都預期是台積電因應美國政府的要求,以及考量到美國政府在2022年通過關乎520億美元規模的晶片法案。而且,就在美國晶片法案通過之後,也有其他的半導體廠商,循著台積電的腳步在美國進行投資。不過,這樣的補助金額就張忠謀來看是遠遠不足。「雖然美國本土的晶片產量會提升,但相對的單位成本也將會增加,這使得美國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張忠謀指出。

事實上,不久前晶圓代工廠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之所以能夠在世界上領先,主要是工程師素質佳、成本相對低、價格比美國便宜。也因為晶片交易是國際價格,使得台積電可以一直賺錢,並把賺到的錢再持續投資到先進製程的發展中。因此,如果沒有這些條件,台積電就算搬到美國,優勢也不一定能繼續存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此大環境條件下,為什麼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5奈米晶圓廠後,還計劃興建3奈米晶圓廠?市場專家分析,首先是為響應美國政府本土製造的號召,其次是為了服務台積電的美國客戶們。畢竟,美國客戶就占台積電營收前10大客戶當中的8家,其中蘋果(Apple Inc.)更是一口氣占了超過1/4的營收金額;加上近期有消息指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準備把新一代FSD晶片由三星轉交由台積電代工,使得特斯拉在2023年有機會成為台積電前7大客戶之一。

台積電在美國客戶營收占比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建廠服務客戶成為理所當然的決定。此外,台積電赴美建先進製程晶圓廠,也一定程度的回應美國客戶要供應來源多元化的供應鏈安全需求。

隨著美國晶片法案的生效,目前已有多家半導體廠商開啟在美國的投資建廠計畫,其中包含台積電、環球晶圓等台灣半導體廠商。與此同時,一些晶片設計廠商也希望將晶片製造供應來源分散,以避免供應鏈風險。像是前面提到的蘋果公司,計劃將其部分晶片的生產放到美國本土,後續還會從歐洲晶圓製造廠採購晶片。另外,高通(Qualcomm)於2022年宣布延長與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的長期協議,同意向格羅方德的紐約工廠額外購買價值42億美元的半導體晶片,進而讓高通到2028年的採購總額達到74億美元。

撇圖其他考量,供應鏈過於單一就不是好戰略

事實上,蘋果執行長Tim Cook就曾公開表示,全球60%處理器供應來自台灣,不管你的感覺或想法如何,60%來自任何地方都不是個好戰略。而台積電的大客戶——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之前也表示,在部分大型設備製造商要求晶片供應商必須符合來源多樣化的背景下,如果業務需要,聯發科將不得不為同一款晶片找尋多個來源。而這說法也呼應聯發科先前與英特爾(Intel)達成合作協議,計劃將部分晶片交由英特爾代工的決定。

至於,台積電競爭對手南韓三星,旗下的晶圓代工業務企業規劃負責人Sim Sang-pil日前也表示,因為地緣政治危機不斷升高,使得全球科技產業正尋求先進半導體的第二供應來源,這情況下讓三星有更多機會與這些廠商打交道。

因此,就台積電的布局分析,一方面是將台灣半導體製造產能持續放到台灣以外的地方,因應客戶就地採購的需求;另一方面,晶片設計客戶也開始將晶片製造訂單,交到台灣以外的晶圓廠。這時,由台積電在海外的晶圓廠接單,訂單仍舊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針對近期半導體產業「去台化」的說法,張忠謀表示,現在大家都知道晶片是個重要的產品,讓很多人嫉妒台灣有那麼好的晶片製造能力。也因為羡慕、嫉妒的人非常多,因此有了各種理由,例如:國家安全、獲利、賺錢等因素,使得有好幾個國家來問,能不能到他們國家設廠、生產晶片。但張忠謀表示,哪幾個國家就不透露了,台積電不可能將生產分散在這麼多的地方。

延伸閱讀:
美國晶片禁令一刀砍下,台積電、三星、中芯哪家傷得最重?
無法採購中國產品,蘋果開始向三星購買 iPhone 記憶體晶片

*本文獲「科技新報」授權轉載,原文:美國生產成本高 50%,台積電為何 5 奈米後還有 3 奈米建廠計畫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台積電 半導體 供應鏈 晶片 美國
科技新報 TechNews
科技新報 TechNews
科技新報 TechNews
展開箭頭

由多位喜好並擅長各種科技知識的朋友共同創立的「科技新報」。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