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翠玲:定存儲蓄保雙線出擊 爭取穩定收息 - 20231024 - 經濟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經濟

鄺翠玲 理財信箱

鄺翠玲:定存儲蓄保雙線出擊 爭取穩定收息

【明報專訊】吳女士(62歲)兩年前從公營機構退下來,並領取了300萬元的退休金。她自住物業已供滿,和老伴有點積蓄,退休生活也過得舒適。

去年開始加息時,吳女士也抽調100萬元作定期存款,這100萬元是屬於閒錢,估計未來10年也毋須動用。吳女士原意是用來購買高息公用股,期望股息派發穩定,更希望股價有一定升幅以抗衡通脹,但2022年股債皆弱,吳女士也不敢亂動,後來看見定存高息於是想試試,但大前提是新資金才有高息優惠。幸好她有兩個戶口,去年便是由甲銀行戶口搬至乙銀行戶口做了半年定期存款,期滿時再由乙戶口搬回甲戶口。這種「螞蟻搬家」的操作,在過去一年平均賺取了約4.2厘的利息,吳女士也很高興,她準備將這筆錢留在春節時辦年貨、封利是之用。

是否可繼續「螞蟻搬家」賺取高息?技術上是可行的,但問題徵結是這高息環境某程度上受美國加息周期影響,而市場已預計利息上升空間有限,明年美國息率或會回落,香港的息率自然也會隨之回落,甚至會重回低息年代。吳女士心想可能只多做一次高息定期存款便沒有了,本來興奮的心情一下子減退。

續「螞蟻搬家」賺高息

退休人士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就是要穩定收息、方案簡單、不需多花心神管理。以吳女士的情况,筆者建議她將這100萬元資金一分為二:先把50萬元放進一年的定期存款,繼續賺取現在4.5厘的息率(如半年和一年的利息分別不大,就乾脆定存一年吧,因為半年後息率已有機會回落);另一部分的50萬元放進一個兩年繳的儲蓄保險。

當定期存款在一年後期滿時,吳女士可賺取22,500元的利息及取回50萬元的本金,她可將這本金作為繳交保費的資金。一年之後(即第2年完結、第3年開始的時候),吳女士便可以安排提款了,就像一個息率5厘的定期存款一樣,每年可提取5厘的利息出來(5萬元),這樣操作下,吳女士在這兩年可賺取共72,500元的利息。

若定期存款息率在明年維持4.5厘不變,吳女士繼續「螞蟻搬家」的話,她可賺取9萬元的利息,比建議的策略多啊!但明年是否仍有4.5厘息率,相信沒有人有水晶球可預料到,第2年保持得到,那麼第3年呢?反之建議方案的收息較為穩定,毋須再擔心定期存款的息率走勢,是其可取之處。

筆者在此舉一個例子:吳女士從第3年初開始,每年提取本金的5%(即5萬元)來辦年貨、封利是,在第10年完結時(72歲),共提取了8次共40萬元,那時戶口價值約102萬元。好了,吳女士繼續每年提取5萬元,直至100歲,她共提款36次共180萬元,其後戶口價值約245萬元。換言之,除了這180萬元的提款外,這計劃帶來了145%的增幅,平均年回報約為3.8%,在抗通脹上發揮一定作用。

若期間身故,家人也可獲得不少於當時戶口價值的身故賠償。

美聯金融集團副總裁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鄺翠玲 理財信箱]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