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变异毒株_百度百科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2021发现的变异毒株
收藏
0有用+1
0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2021年5月,世卫就开始用希腊字母为新冠毒株命名,已命名11种变异毒株,包括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等。
越南卫生部长阮青龙于2021年5月29日宣布该国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它是此前在英国和印度发现的变异毒株的混合体。
阮青龙当天在越南全国新冠疫情防控视频会议上说,这种变异毒株混合体“非常危险”,传播性更强,能在空气中迅速传播。 [1]
2021年8月31日消息,此前,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表示,正在密切关注被命名为“C.1.2”的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 [3]
2021年8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正在对一种名为“Mu”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21进行监测,该变异毒株2021年1月首次发现于哥伦比亚。 [4]
中文名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发现时间
2021年5月29日

命名问题

播报
编辑
英国“天空新闻”网站2021年8月8日报道称,2021年5月,世卫就开始用希腊字母为新冠毒株命名,到目前已命名11种变异毒株,包括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等。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警告称,可能存在疫苗也无法抵御的新变异毒株,这些毒株是“真正的威胁”。
为防止24个希腊字母被用完,世卫正在研究新命名方法。范克尔克霍夫称,正考虑天文学星座命名法,比如猎户座、狮子座、双子座和白羊座等。她还补充道,针对星座命名法,世卫还在研究之中,以避免引发争议。
范克尔克霍夫此前警告称,以最初发现的地方命名变异毒株很可能让这个国家或地区遭受“污蔑”。为规避这种情况发生,她在去年要求建立一个命名体系。 [2]

变异毒株

播报
编辑
Mu变异毒株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和拉美部分国家均已报告发现被“Mu”变异毒株感染的病例。世卫组织表示,尽管监测显示“Mu”变异毒株在全球的流行感染率有所下降,但在哥伦比亚和其邻国厄瓜多尔仍处于上升趋势。 [5]
C.1.2变异毒株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曾表示,正在密切关注被命名为“C.1.2”的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该变异毒株包含多重突变,研究人员怀疑其可能逃避部分免疫系统的“攻击”。
当地时间2021年8月31日,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表示,世卫组织已与南非研究学者取得联系,对其首先发现的新冠病毒C.1.2变异毒株进行监测和评估,目前该变异毒株并未加速传播,未被世卫组织列为“需关注的变异毒株”。 [3]
B.1.621变异毒株
2021年8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正在对一种名为“Mu”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21进行监测,由于该毒株具有对疫苗的抗药性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观察,因此将该毒株列为“待观察变种”。2021年1月首次发现于哥伦比亚。 [4]
  • 次变种AY.4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2021年10月25日报道,印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中心前主任拉凯什·米什拉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次变种AY.4对新冠疫苗的突破性或感染性更强,它也不是一种新变种。 [7]
AY.4.2毒株
当地时间2021年10月2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卫生部证实,发现一例新冠肺炎输入病例。该病例感染德尔塔系变种毒株AY.4.2。 [8]
据路透社11月15日报道,AY.4.2正在英国迅速传播,大约已占到英国目前所有测序病例的10%。与原有的德尔塔毒株相比,AY.4.2用于感染人体细胞的刺突蛋白发生了两种突变,科学家们目前还在研究该变异的特性。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AY.4.2的传播情况,尽管目前不能断言该亚变异株是否会降低疫苗有效性,但有迹象表明AY.4.2的传染性会更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42个国家报告了AY.4.2的感染病例。 [10]
B.1.640毒株
2021年11月,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地区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新毒株“B.1.640”,其刺突蛋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异。 [9]
德尔塔变异株(AY.4 进化分支)华沙株
2021年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通报称,经过国家卫健委病毒学研究结果确定,近期浙江本土病例(包括宁波)与上海、江苏两地疫情病例的病毒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为同一起关联疫情。经过宁波市疾控中心病例标本三代测序,结果为德尔塔变异株(AY.4 进化分支)华沙株。 [11]
奥密克戎毒株新变种BA.2亚型毒株
当地时间2022年1月21日,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正在调查奥密克戎毒株新变种BA.2亚型毒株在英国的传播情况,感染该毒株的病例所占比例还比较低。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会对该变种毒株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截至2022年1月10日,英国发现了53例感染BA.2亚型毒株病例。 [12]
2022年2月15日,世卫组织在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中指出,早期研究数据表明,奥密克戎亚变体BA.2毒株更易传播。根据丹麦的疫情数据进行测算,该亚变体比奥密克戎原始毒株BA.1的传染性增加了30%,但其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与奥密克戎原始毒株相比并无差别。 [14]
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12和BA.2.12.1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3日,美国纽约州卫生厅表示,该州发现两种新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12和BA.2.12.1,约占该州新冠感染数的80.6%。 [19]
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12.1
据韩联社2022年5月3日报道,BA.2.12.1生成于美国,是被称为“隐形奥密克戎”的BA.2系列的亚型毒株。据悉,BA.2的传播速度较奥密克戎要快三成,而BA.2.12.1的传播速度较BA.2还要快23%-27%。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在当日的记者会上表示,韩国境内报告首例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12.1的境外输入病例。该病例为已完成三针新冠疫苗接种的50多岁女性,4月16日自美国抵韩,次日确诊。 [27]
奥密克戎重组毒株--亚型BA.1和BA.2遗传信息的“重组体”
2022年4月28日,日本仙台市公布,在市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新型重组毒株。 [24]基因分析的结果显示,该毒株是混合了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1和BA.2遗传信息的“重组体”,病原性和感染力等特征不明。 [23]这与4月11日在机场检疫发现的日本国内首次确认的“XE”毒株属于不同类型。 [24]
2022年4月初,巴西卫生部确认了一例奥密克戎XE变种,该变种是BA.1和BA.2的重组毒株。 [28]
奥密克戎新变种BA.1.1和BA.2的毒株组合而成
当地时间2022年5月5日,巴西医疗权威机构布坦坦研究所证实,在该国东南部圣保罗州发现2例奥密克戎新变种感染病例。奥密克戎新变种是由BA.1.1和BA.2的毒株组合而成。巴西卫生部已经认可了该新变种。 [28]
奥密克戎BF.15
2022年8月29日,深圳市卫健委表示,发现奥密克戎BF.15变异株,是BA.5.2.1的子分支。 [38]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
2022年9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报告一例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经过国家基因测序检测,该病例属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F.7进化分支。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即BA.5.2.1.7的缩写。奥密克戎变异毒株BF.7进化分支较其它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扩散性及逃逸性,极易造成大面积传播,疫情处置、控制难度较以往成倍增加。BF.7变异毒株感染后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虽然BF.7传播力增强,但无症状患者和轻症患者居多,因此很容易“潜行”在人群中。 [39]
BQ.1是奥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传播过程中,通过病毒的变异变迁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BQ.1.1是BQ.1的第一代亚分支。这些进化分支致病力明显减弱,致重症和死亡比例明显低于早期流行的变异毒株。 [42]

发展历程

播报
编辑
截至2021年9月26日,已有39个非洲国家发现德尔塔变异毒株,45个国家发现阿尔法变异毒株,40个国家发现贝塔变异毒株。 [6]
当地时间2022年2月15日,世卫组织在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中指出,早期研究数据表明,奥密克戎亚变体BA.2毒株更易传播。截至2月14日,该亚变体毒株已在1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流行毒株。 [13]
2022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此前英国发现的一种被称为XE的重组毒株已报告并确认了超过600个基因序列。早期调查表明,与全球占主导的奥密克戎BA.2型毒株相比,该新毒株的增长率优势约为10%,但由于数据样本太小,其是否会成为未来潜在的威胁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15-16]
2022年4月,英国政府官网发布消息报告了3种新冠变种重组情况。 [17]
2022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COVID-19流行病学情况的最新周报中即指出,SARS-CoV-2病毒继续进化。鉴于全球范围内的高水平传播,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变异体,包括重组变异体。该组织正在追踪的重组变异体,包括Delta(AY.4)和Omicron(BA.1)的重组变异体(XD Pango谱系),以及BA.1和BA.2的重组体(如XE Pango谱系)。 [18]
2022年4月19日,韩国疾控部门表示,韩国首次发现2例感染新冠重组毒株XE的病例,以及1例感染XM的病例,此前韩国曾发现感染XL毒株的病例。 [20]
当地时间2022年4月21日,根据西班牙卫生部最新发布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监测报告,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2变异毒株仍占据该国传播毒株的主导地位,其次是亚型BA.1变异毒株。 [21]
当地时间2022年4月23日下午,新西兰卫生部宣布,该国发现首例新冠重组毒株XE感染病例。XE毒株是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1和BA.2的重组毒株。 [22]
2022年4月28日,日本仙台市发布消息称,确诊1例此前国内不曾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据悉这是奥密克戎毒株“BA.1”和“BA.2”遗传信息混合的“重组体”,与有可能导致感染者激增的衍生型“XE”不同。 [25]
2022年4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确认,该州已出现首例感染新冠病毒变种毒株奥密克戎BA.4亚型患者。由于该变种传染性强,预计将有更多人二次或者三次感染新冠病毒。 [26]
当地时间2022年5月8日,新西兰卫生部门表示,一名从南非入境新西兰的旅客已被证实感染了奥密克戎BA.5变异毒株。这是新西兰首次发现奥密克戎BA.5毒株感染病例。 [29]
2022年5月12日,援引朝中社报道,朝鲜发现奥密克戎BA.2变体毒株。 [30]同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消息称,在日本国内的检疫中首次确认发现了两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新亚型毒株,被称为“BA.4”和“BA.5”,其传染性比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A.2”更强。 [31]
2022年5月24日,据日本富士电视台网站报道,日本东京都首次发现两名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新亚型毒株BA.5和BA.2.12.1的感染病例。 [32]
2022年5月2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在线发文报告了我国首例境外输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感染者的具体情况。 [33]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0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过去一周,英国有近99万人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高于此前一周的约95.4万人。 [34]
2022年7月2日,美国疫苗研发公司诺瓦瓦克斯预计可在2022年第四季提供针对奥密克戎BA.4和BA.5变异毒株的新冠疫苗。 [35]
2022年8月25日,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情况:沈阳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开展阳性感染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确认此次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2.76进化分支,与西藏返辽人员感染毒株高度同源。 [36]
2022年8月27日,辽宁本溪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情况:根据阳性感染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确认此次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2.76进化分支,与西藏返辽人员感染毒株高度同源。 [37]
2022年11月9日,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批准辉瑞-BioNTech开发的二价新冠疫苗。该疫苗既针对原始毒株,也针对奥密克戎BA.4和BA.5变体。 [40]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2日晚,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紧急批准在巴西境内使用由辉瑞公司生产两种新冠二价疫苗,用作12岁及以上人群的加强针,此次批准的两种二价疫苗,分别可对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及变异株BA.1、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及变异株BA.4、BA.5产生效用。 [41]